廣州南站[高鐵站、客運站]

廣州南站[高鐵站、客運站]

廣州南站(Guangzhounan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為特等站,隸屬於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於2004年12月動工建設、2010年1月投入使用。廣州南站是一個大型現代化鐵路客運站,是華南地區最大、最繁忙的高鐵站,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鐵路核心車站,是連線京廣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貴廣高速鐵路、南廣鐵路、廣珠城軌和粵西沿海鐵路及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和香港的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與廣州站、廣州東站和廣州北站組成全國四大鐵路客運樞紐(京滬穗漢)之一——廣州鐵路客運樞紐。 截至2010年1月,廣州南站總建築面積61.5萬平方米,站房面積48.6萬平方米,設15站台、28站台面、28股道,自下至上分為B1層(捷運站、停車場)、1F層(進出站層、購票層)、2F層(高架站台層、東落客平台)和3F層(高架候車層、西落客平台)共四層。 車站開通站內便捷換乘,已購聯程火車票的旅客到站後不必向下出站,可通過指引、經由便捷換乘通道向上返回三樓候車室並換乘接續列車。 廣州南站經停車次數量位列全國第一,超越上海虹橋站及北京南站等特大型車站。 2018年暑運期間,廣州南站日均到發旅客53.2萬人次,單日最高到發量為60.97萬人次。 2018年春運期間,廣州南站到發旅客1713.7萬人次,日均到發42.8萬人次,最高峰值55.72萬人次,單日最高傳送量為27.85萬人次,單日最高到達量為33.13萬人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區分

舊廣州南站是指位於荔灣區的黃沙火車站、貨運站;新廣州南站是指位於番禺區的石壁高鐵站、客運站,又稱為新廣州站、廣州新客站、廣州新火車站。

說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鐵路部門規定 及地名單一羅馬化原則, 廣州南站的規範英文名應為“ Guangzhounan Railway Station”。

•大事記

2000年7月,廣州交通規劃研究所在廣州流花地區綜合交通規劃中,提出發展鐵路第三客站的建議。

2001年11月,鐵路部門結合廣州戰略規劃調整,對廣州樞紐總圖規划進行了調整。

2003年8月,結合京廣客運專線規劃,對廣州新客站的規劃再次進行調整,確定以新廣州站為核心,與廣州流花站(即廣州站)、廣州東站共同形成廣州鐵路客運樞紐,同時建成後的武廣客運專線、廣珠城際鐵路接入新廣州站。 11月,時任廣東省、鐵道部領導共同簽署《關於加快廣東省鐵路建設等問題的會談紀要》,專家組從4大選址方案中確定新客運站選址番禺區鍾村鎮石壁村。

2004年8月,新客運站獲國務院正式批准立項建設。9月8日,5大設計方案開始向市民公示。 12月30日,廣州南站動工興建。

2009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武廣段投入運營,線上運行的CRH2C和CRH3型和諧號動車組列車最高時速可達394.2公里。 因廣州南站尚未建成,由廣州北站臨時充當武廣高鐵廣州始發終到站。

2010年1月30日(春運首日),廣州南站建成投用, 武廣高鐵動車組全部改由廣州南站始發終到。 武廣高鐵每天開行33對“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廣州南站先期投入使用7條股道,日均運能約3.3萬人。

2012年9月28日,京廣高鐵鄭武段開通運營,廣州南站開行發往西安北的G字頭列車。 12月26日,京廣高鐵全線開通運營,廣州南站開行發往北京西的G字頭列車。

2013年12月28日,廣州南站開行經南廣鐵路、貴廣高鐵往返南寧東、貴陽北方向的列車,廣州與南寧、桂林、貴陽之間的鐵路運行時間最短分別縮至3小時19分、2小時40分、4小時零9分,較此前分別縮短12小時、8小時、16小時以上。

2014年12月11日,廣州南站開行發往上海虹橋的G字頭列車。

2015年1月1日,廣州南站開行發往北京西、上海虹橋的夕發朝至D字頭動臥列車。 10月起,廣州南站開展南站地區綜合整治,從而完善站場內部標誌指引、提升服務旅客水平、提升最佳化交通組織。

2017年1月13日,廣州南站啟用人臉識別系統供旅客驗票驗證進站(即刷臉進站)。 11月,“智慧廣州南站”上線。12月,廣州南站啟用室內導航系統。

2018年1月25日,廣州南站開行經渝貴鐵路往返重慶西、成都東方向的列車,其中廣州至重慶動車組最快運行時間將由原來12小時左右縮短至7小時10分,珠三角地區的春運壓力得到顯著緩解,川渝地區南下務工和廣深地區北上返鄉客流的春運旅途更加方便、快捷。 2月1日,廣州南站啟用廣珠城際候車室,搭乘廣珠城軌列車前往珠海、新會方向的旅客,可直接在一樓西北、西南角(即27、28站台面下方,捷運L、C出口 )廣珠城際候車室候車、檢票、進站。 7月1日,廣州南站開行經廣深港高鐵、杭深線往返福州的G字頭列車,結束閩粵省會無直達旅客列車的歷史; 同日,江湛鐵路開通運營,廣州南站開行發往湛江西站的動車組列車,從而結束粵西三市(湛江、茂名、陽江)不通高鐵的歷史。

•建設背景

①客觀要求

廣州鐵路客運量逐年增長,鐵路樞紐能力日趨緊張;

廣州站既有客運設施能力不足,不能適應新線引入及客運量進一步增長的運輸需求;

樞紐既有客運設備能力也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及鐵路自身發展的要求。

因此,廣州需要再建一個 適應快速客運要求的大型客運站。

選址原則

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

不能離市區太遠、離市民居住區太近,照顧到佛山、中山、珠海等地市民的出行;

有利於廣州地區、珠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

經濟技術可行,滿足鐵路新客站與市政配套設施用地要求並有發展空間;

與城市規劃發展相協調,體現廣州“ 東進、西聯、南拓、北優”的發展戰略規劃。

④選址方案

廣州南站四大選址方案的對比
方案 名稱 地理 位置 優勢劣勢
市橋 方案 番禺市橋鎮以西 約2至3公里 北有野生動物園、南有珠江分叉河; 新光快速路直通; 捷運三號線經過 南北長度不夠、發展空間不足; 距老市區較遠、市民出行不便; 交通路線單一、不利疏散客流
大石 方案 番禺區 廣州市區與番禺各鎮區 的中間地段 交通便利,華南快速路、新光快速路、G105國道(廣州大道南、洛溪大橋)匯聚此地; 距離廣州城區較近、捷運三號線經過; 可接駁多方向城際鐵路、較好輻射到珠三角地區 周圍樓盤太多,建設用地安排困難
石壁 方案 番禺鍾村鎮 無規劃其它大項目,地勢平坦; 可兼顧廣州城區及其它珠三角城市; 捷運2、7號線共同終點站,利於集散客流; 與市區北部的廣州站相互分工又直達互通; 可順向接駁粵西部鐵路線; G105國道、東新高速和廣明高速相交此地; 捷運線、城際線 、公路幹線都能快速接駁; 用地面積大,可建巨大站房、車庫和多軌道岔段 暫無
瀝滘 方案 海珠區南面 瀝滘是捷運三號線站點和廣佛捷運廣州起點站; 規劃建設大型客運碼頭; 靠近市區,有廣州大道、環城高速路經過, 交通最發達 當地是一個島、面積小,水網密布,鐵路建設不易開展,城鎮密集,鐵路線穿城而過會破壞城市格局
最終 方案 石壁方案是鐵四院提出的第四個方案,石壁的地形比市橋、大石和海珠瀝滘三個點都開闊,利於系統開發利用。距廣州市中心17公里,距佛山市城區約19公里, 處於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地帶,可兼顧廣州及其它珠三角城市,符合廣州“ 東進、西聯、南拓、北優”的新總體發展戰略規劃。 時任鐵道部領導在與廣東省、廣州市有關負責人在察看石壁地形和相關情況後,也認可新站選址於石壁。新站建成後,成為一個交通、飲食、商貿中心以及(當時) 亞洲站場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現為西安北站)。
——參考資料
廣州南站地上一層 廣州南站地上一層
廣州南站立體功能引導圖 廣州南站立體功能引導圖
廣州南站 廣州南站
廣州南站航拍圖、效果圖 廣州南站航拍圖、效果圖
廣州南站各樓層 廣州南站各樓層

建築布局

建築設計

廣州南站總投資130億元人民幣,總用鋼量7.9萬噸,約為國家體育場(即“鳥巢”)的1.7倍,使用混凝土150萬立方米。車站由 東、西兩個廣場及體現廣東嶺南文化特色、以芭蕉葉為造型的 主站房組成,總建築面積約61.5萬平方米,站房建築面積48.6萬平方米, 南北長448米、東西寬398米,建築最高點距地面52米,檐口最低點距地面22.9米。因候車廳面積較大,故春運期間廣州南站也不會十分擁堵。

廣州南站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四院)設計。 車站建築外觀雄偉壯觀,外形設計具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色,成為展現廣州歷史神韻和現代氣息完美結合的標誌性建築。 其結構布局和交通引導比火車站總站、火車東站更加科學,在東西兩側設有懸空的廊橋供車輛直接開上出發平台送客,其立體化的交通方式與飛機場的設計風格相似。 然而作為 國內首批高鐵站之一,因缺少現成參考對象,廣州南站在規劃設計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如旅客換乘不便問題,其根源之一就是公交站、計程車站、長途汽車站分布不合理。 此外,二層用作列車調度的站台層、承重較大,所以一層大廳柱樑林立用以肩負支撐,兩排巨大的Y型柱子將一層分割成三條東西走向的主要通道,三條主通道間又有若干橫向通道相連。由於樑柱遮擋,通道間視線基本受阻,而售票機、捷運口、ATM機、飲水處、洗手間、停車場等各種設備設施又散落分布在樑柱後面或兩側的通道邊,這種在柱子一面看不到柱子另一面的井字格路線,對於初到南站乘車、卻沒注意查看南站 立體功能引導圖的旅客造成一定不便。

車站設計和建設充分尊重廣州山水城市的格局,做到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融為一體。巨大的玻璃穹頂棚形似6片漂浮於空中的芭蕉葉,體現了廣東音樂《步步高》的意境, 其中部為64米大跨拱形結構。 站房屋頂以一片片的芭蕉葉為基本單元,通過中央採光帶的串聯,形成極具特色的建築形態。天窗採用對角線格線的鋼筋結構,以拱頂形式呈現並鑲嵌ETFE氣枕,使得自然光可照入候車大廳,同時減少對外部熱量的吸收。 屋頂安裝了約2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車站供電。

樓層分布

車站構架按自下至上可分為地下一層(捷運站、停車場)、地上一層(進出站層、購票層)、地上二層(高架站台層、東落客平台)和地上三層(高架候車層、西落客平台)共 四層, 最多可容納5300人同時候車。

廣州南站效果圖 廣州南站效果圖
廣州南站航拍圖 廣州南站航拍圖
廣州南站地上一層(東廣場) 廣州南站地上一層(東廣場)
廣州南站地上二層(高架站台層) 廣州南站地上二層(高架站台層)
廣州南站地上三層(西落客平台) 廣州南站地上三層(西落客平台)

•地上三層(3F層)

功能:取票、改簽、落客、進站、安檢、候車

該層是 高架候車層,是旅客安檢、進站 候車和休息購物的主要區域,預留旅客出境聯檢廳,屋蓋採用預應力索拱及網殼體系。自東向西為1~28檢票口,1、28為獨立檢票口,A2和3A、A4和5A共用檢票口,B3和2B、B5和4B共用檢票口,往後類推,其候車面積71722平方米、商業夾層面積14694平方米; 5號人工售票廳可辦理車票改簽手續, 東西兩端皆放置自動取票機, 南 廣、貴廣方向的列車不支持刷用身份證, 旅客須先換取紙質車票才能檢票上車; 是 進站層,打的、駕車前來的旅客可由此進站、安檢、候車;西平台為 落客平台,開放時間為06:00-23:10,只落不上,且車輛停留時間不能超過3分鐘。

•地上二層(2F層)

功能:上車、下車、 換乘、落客、進站

站台雨棚為大型鋼結構無站台柱雨棚。 南端支持便捷換乘,持聯程火車票的旅客可由此層返回三樓候車室,換乘下一趟列車,可節約大量時間;是 進站層,打的、駕車前來的旅客可由此進站,進站後需乘坐電梯到三樓安檢、候車;東平台為 落客平台,開放時間為06:00-21:30,只落不上,且車輛停留時間不能超過3分鐘。

•地上一層(1F層)

功能:購票、取票、改簽、進站、出站、公交、的士、接親友

該層是 進站層,有三條通道,南北兩側的通道靠近停車場,通道旁邊設定有洗手間和自動售票機等,中間的通道兩側則為而二層列車到達旅客通往一層的扶梯。三條通道地面都設定有捷運入口,方便到達的旅客到負一層乘坐捷運。

15~28(含A、B)檢票口離西進站口更近,1~14檢票口(無論A、B)離東進站口更近,根據車票右上角標示的檢票口選擇相應進站口進站可節約時間,進站後乘坐電梯到三樓安檢、候車;是 購票層,具有三條拱形通道(南、中、北),南北兩側通道設自動售(取)票機,東廣場、西廣場設人工售票廳; 是 出站層,出站口位於中間拱形通道,往西可達 公交站台(西廣場),往東可達 汽車站(東廣場地下一層); 公交站位於西廣場。預留旅客入境聯檢廳。

•地下一層(B1層)

功能:捷運、停車、汽車。車站站房下方設捷運站,東廣場設廣州南汽車客運站,南北輔道下方設南、北地下停車場,東、西兩個社會車輛臨時停車場共提供550臨時停車位。

站台線路

站場規模

截至2010年1月,廣州南站設15站台(2個側式站台+13個島式站台)、28股道(全為到發線)、28站台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高鐵樞紐站。 地上二層自東向西依次為武廣下行車場、廣深港車場、武廣上行車場、廣珠城軌車場、貴廣線車場、南廣線車場。 1號站台(第1站台面)、15號站台(第28站台面)為側式站台,2號站台(第2、3站台面)~14號站台(第26、27站台面)為島式站台。

•主要線路

廣州南站北端引入京廣高速鐵路 (武廣段: 武廣高鐵 )、貴廣高速鐵路、南廣鐵路,南端引入廣深港客運專線 (廣深港高鐵)、廣珠城軌,是廣佛肇城際軌道 ( 廣州站 引出,暫未引入幹線廣州南站,實際已改為通過廣佛環線將城際廣州南站接入佛山西站 )、廣佛環線和廣惠城際鐵路 (原佛莞城際鐵路和莞惠城軌,另設城鐵站)的交匯點,是各線路的列車始發站兼終到站,並通過三眼橋聯絡線連線廣州站、廣州東站及廣州西站。

廣州南高架站(高鐵站,服務區際幹線鐵路):京港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鐵路、廣珠城際鐵路(廣珠城軌)。

廣州南地下站(城鐵站,服務城際支線鐵路):廣佛環線、廣惠城際鐵路(佛莞城際鐵路廣莞段和莞惠城軌)。

城際車站

•車站區分

已於2010年建成使用的幹線廣州南站是京港高鐵(京廣高鐵和廣深港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鐵路和廣珠城際鐵路共同的火車站,為一座大型高架車站,貫穿站內的軌道線路(不含捷運)呈南北走向。

新建城際廣州南站位於既有幹線廣州南站東南側,地面站房兼地下站台, 是廣佛環線城際鐵路和廣莞惠城際鐵路共同的火車站,為一座中型地下城鐵站,貫穿站內的軌道線路(不含捷運)呈東西走向。

•站名問題

城際廣州南站正在建設中,雖然軌道線路在地下,但主體工程緊挨著原廣州南站,且採用地面站房設計,所以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兩火車站在形式上合併,城際火車站仍以廣州南站命名,十字型同站異層換乘,類似於在建的東莞西站;另一種是兩火車站保持獨立性,不同站房間沒有無縫換乘通道,城鐵站需要新的站名,類似於已建的常平東站。因此,廣佛環線和廣惠城際鐵路線上的廣州南站,其名稱待定,暫以“廣州南站”稱呼。

•分站原因

廣佛環線城際鐵路和廣惠城際鐵路為橫線鐵路,其餘鐵路在廣州南站段內為縱線鐵路,若將廣佛環線和國鐵幹線交匯引入現有廣州南站,會導致線路迂迴繞長。加之既有廣州南站的主體工程及其周邊各配套設施已經建成或完善中,若強行並站就要對已建好的廣州南站進行大規模改造,拆遷成本巨大且不符合廣佛環線城際鐵路經過鬧市街段走地下的初始要求。故在保留鐵路十字型交叉的前提下也無法合併站房,亦不能在此接入國鐵幹線。

•用途明細

由於主體站房的相對獨立,既有幹線廣州南站和新建城際廣州南站將承擔不同的客運任務。幹線廣州南站開行中長途列車以及通往珠海、中山、江門、佛山順德區、東莞虎門鎮、深圳和香港的短途列車;城際廣州南站開行通往廣佛主城外環各片區(含順德區北的一部分地區)、莞惠兩市城區和深圳西部(穗莞深線)的城際列車。

運營情況

自助購票

廣州南站售(取)票處分布地點
售(取)票處人工售票處自動售、取票機
分布地點 一樓東南區人工售票處2(客流小) 一樓西南區人工售票處3(客流大) 三樓東北區人工售票處5(客流大) 一樓南北兩側通道 一樓人工售票處2和3 三樓候車廳東西兩端
備註 圖中紫色箭頭所指即為售(取)票處; 人工售票處5位於三樓候車廳B2口右邊,只能辦理改簽; 人工售票處2和3可辦理改簽,且兩處的機器只能辦理取票; 旅客可選擇客流較小處(如人工 售票處2)購票、取票或改簽; 以上客流大小均指 車站高峰期客流 相對大小
售票(取)票處、實名驗證驗票處 售票(取)票處、實名驗證驗票處
車站內部和各售票廳設定自動售(取)票機150台以供旅客自助購(取)票,人工售票處(2、3、5號票廳)日常開放售票窗30個、改簽窗13個、退票窗4個,特殊情況下,每日最大開放售票視窗可增至56個。

便民設施

•餐飲

車站內有七十二街、真功夫、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快餐店入駐,主要位於地上三層(高架候車層)。2017年7月17日起,乘坐該站G、D字頭的動車組列車出行的旅客,可以通過12306網站、手機APP等方式預訂所乘列車餐車供應的、沿途供餐站供應的社會品牌餐食。2018年1月18日起,訂餐時限由開車前2小時改為為1小時,並可預訂沿線地方特產。

•吸菸室

站內大廳、衛生間均禁菸,吸菸室設在車站三樓候車廳B10檢票口上方(即商業夾層),附有手機充電處。

•服務手冊

車站製作愛心服務指南、便捷購票指南、出行服務指南、到達服務指南和快捷換乘指南五本服務小冊子,將車站特色服務項目、購票小知識、車站功能立體效果圖、公交接駁和站內換乘細節等旅客經常用得到、問得多的知識點印製在小冊子上,放置在車站售票處、諮詢台等處,供旅客取閱以便最佳化乘車線路、減少候車購票時間。

•刷臉進站

廣州南站 已啟用 人臉識別系統供旅客 驗票驗證 進站(即刷臉進站)。每台票證人自助核驗閘機都有兩道閘門,第1道閘門的右邊裝有掃描口,旅客進站時需將二代身份證和火車票 疊放在一起,車票正面的二維碼朝上朝前,和下面的身份證一起 掃描,成功後第1道閘門自動打開進入第2道閘門,這時旅客只需面對右上方的攝像頭“ 刷臉”,成功後即可通過打開的閘門 進站。旅客如因二代身份證消磁或本人外貌與身份證信息相差太大等原因 “刷臉”不成功,不要慌張和強行闖過,可以退出再 改走人工檢票通道進站。

•女士專用廁所

廣州南站服務資訊 廣州南站服務資訊

2018年2月起,廣州南站設定兩間女性專用廁所,分別位於高架三層候車室302A和302B。

便捷換乘

廣州南站 停靠動車組數量居全國之首,中轉換乘的旅客也最多。 因此,車站開通 站內 便(快)捷換乘服務,已購聯程火車票的旅客到站後 不必向下出站,可 通過指引、經由 南端的換乘通道( A區向上 快速返回三樓候車大廳,等候換乘接續列車,但人性化措施有待完善。

便捷換乘提示:

•需要換乘的旅客,旅客須提前購買當日聯程車票並換成紙質車票, 否則將無法實現換乘;

•建議旅客購買聯程車票時,購買到站列車到達時間和出發列車發車時間間隔30分鐘以上的列車車票;

•京廣(含武廣)、廣昆(含南廣)、貴廣(含昆明南G字頭車)方向終到(或過路)列車,車頭與換乘通道同向;

•廣深港(含潮汕)、廣珠(含新會)方向終到(或過路)列車,車尾與換乘通道同向;

•部分站台南(A區)、北(B區)兩端均可進行換乘,攜帶行李少或者趕時間的旅客可通過步梯進入候車室,行動不便或者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使用站台南端的無障礙電梯(即垂直電梯)進入候車室,北端垂直電梯為工作人員專用。

•旅客返回三樓候車室可步行樓梯、搭乘垂直電梯,自動扶梯為下降傳動、無法搭乘返回三樓候車廳;

•旅客可通過站台地面、牆壁、樓梯的箭頭引導標識找到步梯或者無障礙電梯的便捷換乘通道, 也可諮詢工作人員。

•紙質車票右上方有車票的檢票口信息,該檢票口下方就是相應的站台位置,到達候車室後也可通過信息顯示屏查看列車檢票口和相應站台信息。

客運流量

2010年,廣州南站開通之後日均旅客 到發量約為2.6萬人次,2016年增加到了28.94萬人次,6年增長了十餘倍。 2010年,廣州南站春運總 到發量僅有110.6萬,2016年突破千萬人次,旅客 到發總量連年實現爆發式增長。旅客 到發總量從2010年的966萬人次增至2017年的1.35億人次,日均 到發旅客量從2萬多人次增至37.2萬人次,增幅近14倍。

2016年 暑運期間,廣州南站旅客總到發量2281.55萬人次,高峰日旅客到發量42.2萬人次(8月21日),日均到發旅客36.8萬人次。2016年 國慶假期,廣州南站到發旅客超過319萬人次,其中傳送1638689人次,到達1556511人次,高峰日(10月5日)到發量為431801人次。

2017年 春運期間,廣州南站累計 到發旅客1474.34萬人次,日均 到發36.86萬人次,最高峰值為44.62萬人次(2月3號,大年初七),同比增加25.07%,學生流、務工流、探親流、旅遊流高度疊加。節前日均 傳送旅客22.1萬人次,節後日均 傳送旅客16.4萬人次。單日最高 傳送量為23.99萬人次(1月21號,臘月二十四);單日最高 到達量為27.39萬人次(2月4號,大年初八)。

2017年7月1日,廣州南站迎來 暑運,學生、探親、旅遊、商務等客流呈雙向高峰,集中於7月中上旬與8月中下旬。 該站累計 到發旅客2753.61萬人次,日均 到發旅客達44.67萬人次,單日最高 傳送量為25.67萬人次。 單日 到發客流7月8日、15日、17日皆突破48萬人次,8月5日 到發旅客51.74萬人次。

2017年 國慶假期,廣州南站日均 到發旅客超過50萬人次, 日均 傳送旅客25萬人次,到達量與傳送量基本持平, 其中10月1日創下單日 到發56萬人次、 傳送31.17萬人次的客流最高峰。

2017年,廣州南站 全年旅客 到發量高達13525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一。

截至2018年2月9日,廣州南站日均客流量和經停車次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2018年春運開始後累計傳送旅客218.3萬人,同比增長10.6%。

2018年春運期間,廣州南站累計 到發旅客1713.7萬人次,日均 到發42.8萬人次,最高峰值為55.72萬人次(3月4號,正月十七),同比增加16%, 到發旅客總量位列全國之首。 傳送旅客862.77萬人,日均21.56萬人,同比增加117.88萬人,增長16%; 到達旅客850.93萬人,日均21.27萬人,同比增加121.48萬人,增長17%。單日最高 傳送量為27.85萬人次(2月10日,臘月廿五);單日最高 到達量為33.13萬人次(3月4號)。

2018年“五一”假期三天時間,廣州南站總計 到發旅客167.23萬人次(傳送87.81萬人次,到達79.42萬人次),日均 到發旅客55.74萬人次,同比上升20.50%。其中,4月29日廣州南站總計 到發旅客57.43萬人次,刷新歷史峰值。

2018年6月16日,廣州南站單日 傳送旅客29萬人次。

2018年上半年,廣州南站日均 到發42.4萬人次,同比增加16.9%。

2018年暑運期間,廣州南站日均 到發旅客53.2萬人次,同比增長20.5%。 其中,7月1日深茂鐵路江茂段的開通給日均客流帶來3.4萬人次的增量;8月18日~19日連續兩天日均到發旅客突破60萬人次,其中8月18日出現客流峰值,單日到發旅客60.97萬人次。

車站車次

主詞條: 廣州南站列車時刻表

廣州南站是廣鐵集團所轄站點中列車開行密度最大的車站,在客流尖峰時段平均每分鐘發出1.2列動車組列車, 是華南地區最繁忙的鐵路客運站。

廣州南站是全國停靠動車組數量最多的鐵路車站, 2017年春運期間單日始發終到列車319對, 位居2017年春運全國九大熱點樞紐首位。 2018年春運期間,廣州南站滿圖開行動車組列車441.5對,相比平時增加37對,同比增加55對。 根據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官網顯示, 廣州南站經停車次數量(含始發、終到、過路)位列全國第一,超越上海虹橋站及北京南站等其他國家特大型車站。

特色服務

•愛心驛站

車站在東廣廳(東進站口)設立“愛心驛站”服務台, 將愛心服務、出行指南、預約服務、投訴受理、失物招領、廣播找人等內容納入服務範疇,最佳化全過程、系統化服務,旅客可以利用用網路、微信、電話等提前預約服務。

•愛心專區

車站在候車大廳中心位置設立愛心專區(老幼病殘孕服務專區),為老人、兒童、孕婦、母嬰、殘疾人士等特殊旅客提供優先安檢、候車提醒、開水供應、行李送站等服務。

•人工智慧

2016年起,廣州南站開始嘗試“網際網路 ”人工智慧服務,如智慧型機器人、手機APP“廣南百事通”。 2016年國慶、2017年春運期間,車站投入智慧型機器人(“小璐”)服務旅客,屬全國首例。智慧型機器人雲端智慧型大腦植入海量數據,涵蓋站內導航、購票、候乘、購物等出行信息及天氣、飲食、航班、新聞等生活內容,可用語音回答問題、通過身上液晶屏顯示引導,為旅客提供精準的乘車服務。

2017年12月起,廣州南站啟用智慧語音識別系統,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傻瓜式”功能引導;啟用室內導航系統,通過藍牙+手機感測器實現室內精準定位,解決接送難問題;啟用智慧停車系統,對接語音、室內導航系統,方便車主進站停車和尋車,解決停車難、尋車難、取車難、上車難等問題;啟用人臉識別抓拍系統,通過人像數據的採集,能有效地尋找走失人員,識別違規拉客人員、違法犯罪分子等。

交通換乘

公交線路

序號線路始發站—終到站首、末班時間
1廣州公交288A路 廣州南站總站 西華路尾總站 西華路尾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8:00、21:20 06:20、19:40
2廣州公交301A路 廣州南站總站 流花車站總站 流花車站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6:30、21:20 06:20、22:00
3廣州公交303A路 廣州南站總站 天河客運站總站 天河客運站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8:00、21:20 06:20、19:40
4廣州公交309A路 廣州南站總站 滘口客運站總站 滘口客運站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7:20、21:20 06:20、19:40
5廣州公交312路 滘口客運站總站 祈福新村總站 祈福新村總站 滘口客運站總站 06:30、22:00 06:00、21:00
6廣州公交夜20路 廣州南站總站 車陂總站 車陂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22:00、01:00 23:30、02:30
7廣州公交夜61路 廣州南站總站 體育中心站 體育中心站 廣州南站總站 22:00、01:00 23:00、01:45
8廣州公交夜79路 廣州南站總站 廣州火車站總站 廣州火車站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22:00、01:00 22:45、01:50
9廣州公交夜102路 廣州南站總站 東山總站 東山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22:30、01:00 23:40、02:10
10廣州公交番52路 廣州南站總站 東山總站 東山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6:30、20:00 06:30、20:00
11廣州公交番52路長線 廣州南車基地 南村中學 南村中學 廣州南車基地 08:25、18:25 07:00、17:00
12廣州公交番75路 廣州南站總站 廣汽停車場 廣汽停車場 廣州南站總站 08:00、20:45 07:00、19:30
13廣州公交番75B路 廣州南站總站 萬達廣場總站 萬達廣場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7:30、22:00 07:15、22:30
14廣州公交番99路 廣州南站總站 番禺汽車客運站 番禺汽車客運站 廣州南站總站 06:45、00:15 06:00、22:30
15廣州公交番100路 廣州南站總站 雁洲村 雁洲村 廣州南站總站 06:45、21:30 06:00、20:30
16廣州公交番108路 廣州南站總站 大崗中巴站 大崗中巴站 廣州南站總站 08:00、21:50 05:55、20:00
17廣州公交番108B路 廣州南站總站 番禺體校總站 番禺體校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6:50、21:15 07:00、20:00
18廣州公交番110路(廣州南快線)廣州南站總站市橋汽車站 市橋汽車站 廣州南站總站 07:45、21:15 06:00、20:30
19廣州公交番129路廣州南站總站番禺中心醫院總站 番禺中心醫院總站 廣州南站總站 07:50、20:10 06:45、19:00
20廣州公交番145路廣州南站總站市橋汽車站 市橋汽車站 廣州南站總站 07:45、20:00 06:45、19:00
21廣州公交南64路廣州南站總站蕉門捷運站 蕉門捷運站 廣州南站總站 08:30、19:30 07:00、18:00
22廣州公交佛K6路廣州南站總站嶺南天地公交首末站 嶺南天地公交首末站 廣州南站總站 07:55、22:00 06:30、20:25
23廣州公交佛K6路快線廣州南站總站嶺南大道公交樞紐站 嶺南大道公交樞紐站 廣州南站總站 08:00、11:00 早07:00-10:00;晚16:00-19:30
24廣州公交佛K330路 廣州南站總站 龍江環運城管分局 龍江環運城管分局 廣州南站總站 08:00、21:00 07:00、18:30
25廣州公交佛K990路 廣州南站總站 均安交通中心站 均安交通中心站 廣州南站總站 08:00、21:00 07:00、18:30
26廣佛城巴廣州南站-容桂線 廣州南站總站 容桂客運站 容桂客運站 廣州南站總站 06:30、21:00 06:30、20:30
27佛山公交佛南海快3路 廣州南站總站 南海車站 南海車站 廣州南站總站 07:20、22:30 06:15、2130
以上線路乘車地點:廣州南站西廣場西南區(廣州火車南站總站-公交站),數據(截至2018年1月)僅供參考。
28廣增8線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二汽增城客運站 二汽增城客運站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08:50、18:30 05:55、18:20
29廣州南站-增城線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二汽增城客運站 二汽增城客運站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09:30、18:30 07:25、15:25
30花都-南站線廣州南汽車客運站花都客運站 花都客運站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09:40、22:00 06:30、20:00
31西樵山旅遊專線廣州南汽車客運站西樵客運站 西樵客運站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09:00、18:30 07:30、17:00
32廣佛城巴12B線廣州南汽車客運站丹灶汽車客運站 丹灶汽車客運站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07:40、20:30 06:00、18:30
33廣佛城巴21線廣州南汽車客運站官窯車站 官窯車站 廣州南汽車客運站 08:00、20:30 06:20、18:50
以上線路乘車地點:廣州南站東廣場東北區(廣州南汽車客運站-公交站,數據(截至2018年1月)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捷運線路

線路始發站—終到站首、末班時間
廣州捷運2號線 廣州南站 嘉禾望崗 嘉禾望崗 廣州南站 06:00、23:30 06:00、23:35
廣州捷運7號線 廣州南站 大學城南 大學城南 廣州南站 06:00、23:30 06:10、23:15
捷運站色係為灰黃色,有13個通道通往一層,規劃中的線路有佛山捷運2號線、廣州捷運22號線。 2、7號線各設有1個側式站台、1個公用島式站台,有平行、通道兩種換乘方式。

長途汽車

東廣場設廣州南汽車客運站,開行深圳、東莞、中山、珠海等廣州周邊多地的班線。

社會車輛

南、北地下停車場入口位於主樓的南北輔道,分為南一、南二、北一、北二四個停車場。南一、南二地下停車場互通,北一、北二地下停車場互通,南北地下停車場中間被捷運2號線截斷,不能互通。 周邊新建東、西停車場,東停車場位於石興大道南與南站北路交界處北側,西停車場位於石山大道南與南站南路交界處西側。網約車須在東、西停車場停靠候客。

•送客路線

①東新高速出口—漢溪大道西—明盛一路—南站南路;

②(深圳、珠海、南沙、市橋、沙灣來向)東新高速出口—漢溪大道西—大洲路—南站北路;

③(廣州來向)東新高速出口—石洲中路—石洲西路—石浦大道北—南站北路。

④(佛山方向)海怡大橋—石山大道南—大洲路—南站南路;

⑤(佛山方向)海怡大橋—林岳大道—鍾南大道—石浦大道北—南站北路。

進入南站 進入南站

•離站路線

①南站南路—石山大道南—漢溪大道西—東新高速入口;

②南站北路—三坊路—石都北路—石洲東路—東新高速入口。

③南站南路—大洲路—南站北路—石山大道南—海怡大橋;

④南站北路—石浦大道北—鍾南大道—林岳大道—海怡大橋。

離開南站 離開南站

出行指南

•貼士

廣州南站已實現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快速鐵路、捷運、公路的無縫銜接, 車站的各類交通指引清晰完善, 旅客可在相應標識的指引下 自主完成購票、進站、上車等流程,也可諮詢工作人員和志願者。

鐵路部門建議:因春運、清明、暑運等節假日期間客流量較大,車站實行2小時進站候車制度。買/取票、實名制驗證、行李安檢及進站檢票需花費一定時間,而列車開車前5分鐘將停止檢票。且節假日(如小長假、黃金周 )期間列車發車密度大、幾趟臨近時間發車的列車旅客同時等候進站,排隊安檢耗時相對延長, 建議旅客至少 提前1.5小時到達車站並實名驗票,以免人多誤車,耽誤行程。

廣州南站交通停車指引 廣州南站交通停車指引

•送客

南站南路和南站北路是南站地區主要通行道路,送客車輛停留時間如果超過3分鐘, 將會被電子警察抓拍並予處罰,此規也適用於 東西落客平台

•到站

動車:廣州北站、佛山西站、三水南站、虎門站等車站均有終到廣州南站的動車停靠,但跨線長途車很少甚至沒有。 適合於 在這些車站附近、有遠途出行需求的乘客

長途客車:深圳、東莞、中山、珠海、江門、佛山、惠州、肇慶、澳門等地旅客可搭長途班線到達南站。

公車:運營時間為每天06:00~23:00。在市中心區,分別從廣州火車站、廣州火車東站、站前路(省汽車站、市汽車站)、天河客運站、滘口客運站、西華路等客運樞紐至南站;在番禺,分別從雁洲、番禺市橋汽車站、大崗、南村、欖核、大學城廣工、漢溪捷運站至南站。適合於 本市或到廣州市區後再轉乘到南站的旅客。

捷運:可搭乘(或換乘)2號線直達廣州南站,也可搭乘(或換乘)4號線到大學城南站或搭乘(或換乘)3號線到漢溪長隆站,然後換乘7號線至廣州南站。適合於 本市或到達廣州市區後再轉乘到南站的旅客。

南站快線:4條南站快線分別從環市路市汽車站、創展中心、天河東圃客運站、越秀江灣大酒店等市區主要商貿中心開往南站,各線路每天06:30~21:00每隔20~30分鐘發出一班。適合於 本市或到廣州市區後再轉乘到南站的旅客。

計程車:適合於 商務旅客或趕時間的旅客。

自駕車:南站通過廣珠西線、新光快速路、華南快速幹線、105國道、迎賓大道、金山大道、漢溪大道聯絡線等主幹道對外銜接。適合於 有車一族或旅遊包車的旅客。

•進站

通過 實名驗證並驗票後才能進站候車,主要地點為: 一樓東門、西門兩側的自動扶梯處。扶梯周邊範圍已圍蔽起來,實名驗證後才能進入搭乘扶梯; 二樓東落客平台。在二樓東門實名驗證後上三樓候車(二樓西邊無進出口); 三樓西落客平台。在三樓西門處實名驗證後進入候車區。

建設規劃

•定位

廣州南站地區主要功能是交通服務,其次是商務、商貿功能,居住則為輔助功能。

2009年,南站定位為:華南地區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廣佛深度融合的重點地區、廣州南部公共中心。 2013年,南站定位為:華南商貿中心,樞紐樂享活城·嶺南魅力之窗,面向珠三角、輻射南中國的現代化綜合新城。 2015年, 泛珠三角 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固定會址和泛珠合作園區落戶廣州南站。

2016年,廣州南站定位為:“泛珠CBD——泛珠合作平台+華南樞紐門戶+綜合商貿新區”。根據這一定位,該地區將形成“一心、兩軸、三環、六片區圈層式輻射發展”的整體格局。 一心是指以南站交通樞紐為核心,形成高度聚集和高效的商務商貿服務核心; 兩軸是指以南站為核心,依託漢溪大道和興業大道打造城市外向的輻射主軸線; 三環是指山水生態休閒環、嶺南文化活力環、公共服務環; 六片區是指樞紐核心商貿區、泛珠預留發展區、東部康體服務區、石壁商貿服務區、產業升級示範區、沙灣綜合發展區。

以廣州南站為中心,番禺構建起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網路並規劃建設面積達36平方公里的廣州南站商務區,著力推動廣州南站從交通樞紐向區域經濟樞紐轉變,廣州南站商務區已成為粵桂黔三省區共建高鐵經濟帶合作平台。 廣州南站商務區規劃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已相繼引進萬科、奧園地產、香港李錦記集團華南總部等大型企業以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永久會址和合作園區落戶落戶廣州南站核心圈。

•建設

廣州南站地下空間項目原計畫於2012年動工、2015年底建成。但2011年底嚴厲樓市調控政策的出台以及銀行資金流動性的緊縮等,使廣州樓市出現遇冷和回調。而由於南站土地起拍樓面地價過高(當時約4500元/平方米)、整體樓市環境的原因,不得不終止部分已掛牌土地的出讓計畫,後續計畫也未推出。直至 2014年底,地下空間建設才開始,項目預計到 2019年才能完工。 其建好後,南站樞紐的換乘時間可縮短5~15分鐘。

價值意義

•戰略地位

廣州南站是武廣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州市2010年亞運會配套工程之一。 廣州南站是國家“八橫八縱”的京哈-京港澳、蘭廣、廣昆三大幹線通道的交會點並連線深茂鐵路與廣汕高鐵, 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鐵路核心車站,是廣州連線香港、深圳兩個國際城市的頂級樞紐, 其 戰略地位是 建成後的 廣州北站 和改造後的廣州站也無法代替的

•時空優勢

作為全國“八縱八橫”核心站之一,2010年武廣高鐵開通以後投入春運,隨後京廣高鐵貫通及廣深港高鐵、廣珠城軌、南廣快速鐵路、貴廣高鐵陸續開通,廣州南站成為“五龍聚首”之地。 通過與貴廣高鐵、南廣高鐵對接,輻射至中國大西南地區;與武廣高鐵對接,輻射中南地區;與沿海高鐵對接,輻射東南地區。 其始發高鐵(動車)可直達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4小時內覆蓋粵、桂、滇、黔、湘、鄂6省主要城市,8小時內直達鄭州、北京、西安等城市。

廣州南站[高鐵站、客運站] 廣州南站[高鐵站、客運站]

•客運地位

截至2017年3月,廣州南站近3年的客流遠高於白雲機場,且在建的廣佛環線東段將會承擔空鐵聯運的功能, 高鐵客流將遠超機場的客流。 高鐵超強的便利性和出行效率,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出行習慣,高鐵發展使得春運運力構成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觀。

•城市坐標

高鐵強大的“虹吸效應”帶來越來越多的人流,而密集人流將帶來越來越多的物流及資金流。當人流量開始轉移,隨之而來的便是經濟中心的轉移。 廣州南站已成為廣州市副中心,並榮膺為 廣州“三大坐標”之一。隨著10多條城軌的接入和連通,廣州南站客流還會大幅增長,客運大港、大樞紐作用以及“經濟圈”效應還將進一步凸顯。

•珠三角樞紐

廣州南站是珠江口東西岸交匯點、交通樞紐最核心節點,珠江口東岸的廣深港、珠西的廣珠城際,東西大橫線的廣佛肇佛莞+莞惠城軌,這三條主幹道均全部匯集在廣州南站。 廣州南站以行車時速可達300公里以上的高鐵,實現了珠三角主要城市之間1小時內互通往來。 作為對接泛亞鐵路的國際性“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廣州南站對接廣深港、連通兩大國際大都市,是珠三角大灣區的核心經濟動脈和實現廣佛一體化的戰略要塞。 廣州南站將與在建的中國最大的軌道交通項目——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連線。屆時,廣州南站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高鐵+城軌交通樞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