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

幾時,漢語辭彙。注音:jǐ shí意思是何時,大多數情況下通常都是用在疑問句和反問句中詢問時間。出自 漢武帝 《秋風辭》:“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基本信息

出處與詳解

1、多少時候。

① 漢武帝 《秋風辭》:“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②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

③《水滸傳》第四四回:“ 楊林 問道:‘二位兄弟在此聚義幾時了?’”

2、指不長的一段時間。

①《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小童對 趙縣君 ﹞說:‘他這幾時只在下處,再不到外邊去。’”

②清 李漁 《凰求鳳·酸報》:“這等說起來,又有幾時躭擱了。”

③明 施耐庵《水滸》第十七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既然如此,制使且在小人家裡住幾時,再有商議。

3、什麼時候。

①唐 杜甫 《天末懷李白》詩:“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②宋 蘇軾 《儋州》詩之二:“荔枝幾時熟,花頭今已繁。”

③《西遊記》第八回:“大仙道:‘取經人幾時方到?’”

④宋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⑤北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