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度

平行度

平行度指兩平面或者兩直線平行的程度,指一平面(邊)相對於另一平面(邊)平行的誤差最大允許值。平行度評價直線之間、平面之間或直線與平面之間的平行狀態。其中一個直線或平面是評價基準,而直線可以是被測樣品的直線部分或直線運動軌跡,平面可以是被測樣品的平面部分或運動軌跡形成的平面。

公差

定義

平行度平行度

平行度公差是一種定向公差,是被測要素相對基準在方向上允許的變動全量。所以定向公差具有控制方向的功能,即控制被測要素對準基準要素的方向。

類型

面對面

該項平行度公差為:所指表面必需位於距離為0.05mm,且平行於基準平面的兩平行平面之間。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且平行於基準平面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面對線

指平面必須位於距離為0.05mm,且平行於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且平行於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線對面

孔的軸線必須位於距離為公差值0.03,且平行於基準平面的兩平行平面之間。

線對線

 給定方向線對線的平行度公差

平行度公差為孔D的實際軸線必須位於距離為公差值0.2mm,平行位於基準軸線A且垂直於給定方向的兩平行平面之間。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且平行於基準軸線且垂直於給定方向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 任意方向上線對線的平行度公差

平行度公差為孔D的實際軸線必須位於直徑為公差值0.1mm,軸線平行於基準軸線A的圓柱面所構成的公差帶區域內。任意方向上線對線的平行度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t,軸線平行於基準軸線的圓柱面內的區域。

公差要求

平行度平行度

D的軸線必須位於正截面為公差值為0.1*0.2,且平行於基準軸線的四稜柱內;或D的軸線必須位於直徑的公差值為0.1,且平行於基準軸線的圓柱面內。

誤差檢測

傳統方法

1、測量面對面平行度誤差

公差要求是測量面相對於基準平面的平行度誤差。基準平面用平板體現,如下圖所示。測量時,雙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緩慢地作前後滑動,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在被測平面內滑過,找到指示表讀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測量線對面平行度誤差

公差要求是測量孔的軸線相對於基準平面的平行度誤差。需要用心軸模擬被測要素,將心軸裝於孔內,形成穩定接觸,基準平面用精密平板體現,如下圖所示,測量時,雙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緩慢地作前後滑動,當百分表或千分表從心軸上素線滑過,找到指示表指針轉動的往復點(極限點)後,停止滑動,進行讀數。在被測心軸上確定兩個測點a、b,設二測點距離為12,指示表在二測點的讀數分別

3、測量線對線平行度誤差

公差要求是測量孔的軸線相對於基準孔的軸線的平行度誤差。需要用心軸模擬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將兩根心軸裝於基準孔和被測孔內,形成穩定接觸,如下圖所示:測量前,要先找正基準要素,找正基準心軸上素線與平板工作面平行。實驗時用一對等高支承基準心軸,就認為找正好了。也可以用一個固定支承和一個可調支承基準心軸,雙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緩慢地作前後滑動,調整可調支承,當指示表在基準心軸上素線左右兩端的讀數相同時,就認為找正好了。

新型方法

測量儀器:偏擺儀、百分表、數據採集儀、影像測量儀、三坐標測量機

測量原理:數據採集儀會從百分表中自動讀取測量數據的最大值跟最小值,然後由數據採集儀軟體自動計算出平行度誤差,最後數據採集儀會自動判斷所測零件的平行度誤差是否在平行度公差範圍內,如果所測平行度誤差大於平行度公差值,採集儀會自動發出報警功能,提醒相關操作人員該產品不合格。測量效果示意圖:

數據採集儀連線百分表測量平行度誤差示意圖數據採集儀連線百分表測量平行度誤差示意圖

優勢:

1)無需人工用肉眼去讀數,可以減少由於人工讀數產生的誤差;

2)無需人工去處理數據,數據採集儀會自動計算出平行度誤差值。

3)測量結果報警,一旦測量結果不在平行度公差帶時,數據採集儀就會自動報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