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節約

(1)對時間、空間、能源、資源等進行分析,找出可節約的方法。 (2)建立節約規則。 (4)全員參與實行節約。

1、常節約含義:節約就是對時間、空間、資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發揮它們的最大效能,從而創造一個高效率的,物盡其用的工作場所、工作行為。常,則表示經常做到。
【管理名言】
減少浪費就是降低成本,成本降低自然而然就增加了利潤。
2、目的:通過節約,發揮資源價值,降低成本,提升收入,增強企業競爭力。
注意點:制度化,細節化,利用先進技術。
2003年,世界500強平均收入利潤率為2%,資產利潤率為1%;中國500強分別為5.03%和1.28%。數字表明,要賺取利潤並不是容易的事,隨著世界化發展,會降到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如果我們能降低一分成本,就能獲成倍利潤。如果你所在企業的利潤為10%的話,意味著要賺1元需要10元的零售額,換句話說,如果節約1元,就意味著公司增加了10元總收入。
另一方面,還應注意這么一種觀念:現實的生活中,一般人往往把節儉和吝嗇看做一對孿生兒,這真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其實節儉的意義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吝嗇的意義是:當用的不用,不當省的也要省。
3、實施要領
(1)對時間、空間、能源、資源等進行分析,找出可節約的方法。
(2)建立節約規則。通過上條的實施,我們可能得出“節約方法50條”,這50條就構成了一個節約規則。
(3)將節約責任分解到有關責任人,將方法帶給有關責任人。
(4)全員參與實行節約。
(5)採用先進設施、設備。
(6)萬元分析法。即每一萬元成本是多少,成本又通常可細分為水電、材料、人工等多個方面。每個月,通過與同年同月、上月等的對比,就知道哪些方面節約達標,哪些方面有待改進。這主要由管理當局負責,用於分析執行情況。
(7)設立曝光欄,對各類浪費現象進行曝光,對各類節約舉措進行表揚。大力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