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夢思破產

你知道嗎,席夢思是一個人的姓,當初是一個姓席夢思的人發明了軟床墊。 與之相反的卻是,在一次次的轉手之後,席夢思公司的債務不斷增加,壓垮了這個原本健康正常的公司。 多年來,在彈簧床墊界,席夢思實在是個神奇的公司。

席夢思簡介

席夢思其實是品牌、是人名,但不是床墊,只是因為它太出名,以致於我們把床墊都稱作席夢思,反而忘了它的本來意思。
席夢思是什麼?是彈簧床墊唄。你知道嗎,席夢思是一個人的姓,當初是一個姓席夢思的人發明了軟床墊。
創立於1870年的席夢思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寢具生產、製造和銷售商之一,世界上第一張彈簧床墊的生產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床墊生產商,總部設在美國亞特蘭大。
到了1931年,席夢思發現人類睡眠姿勢每夜平均改變達35 次,這項先進的研究也奠定了今日睡眠科技的基礎,之後席夢思也著手將床墊朝同床不相互干擾的方向研發,讓人們可以享受一整晚不受干擾的優質睡眠。

席夢思的債務

目前,席夢思的負債約為10億美元,其中大約包含 5.37億美元有擔保公司債,2.22億美元無擔保優先次順位票據(含利息),2.67億美元優先貼現票據以及1250萬美元的無擔保工業收益債券。

席夢思價值

席夢思估計,其商譽和商標約價值5.476億美元,自2004年起,其平均年度淨銷售額皆在8.5億美元以上,僅在2008年由於市場因素導致公司出現虧損。

“席夢思”1美元中國叫賣

也許是在國外乏人問津,美國席夢思公司(Simmons Bedding Company)竟然跑到遙遠的中國尋找買家,而且100%股權的叫賣底價居然是1美元。
不過千萬別高興得太早。作為第7次申請破產保護的席夢思公司,目前負債已經高達10億美元!買家得承擔其全部債務。
“席夢思的轉讓底價為1美元,包括它的品牌、銷售渠道、機器設備以及專利技術。”段黎介紹,因為席夢思有巨額負債,其資產和負債相抵後淨資產為負,因此確定1美元的轉讓底價。
不過,段黎表示“席夢思也在進行財務上的整理,如果整理計畫順利,會減少5.72億美元的債務。”
“這個項目會到2010年1月底截止,如果沒有整體轉讓出去,到時將會進行分拆拍賣。”段黎介紹,“席夢思的品牌和渠道對於中國商家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其沉重的債務包袱卻讓意向買家望而卻步。”

七度申請破產保護

這已經不是席夢思首次申請破產保護了。公開資料顯示,從1991年至今,席夢思已經7次申請破產保護,前6次均出售給美國的私募股權公司。幾經倒手之後,席夢思的負債從1991年的1640萬美元劇增至10億美元。
有訊息稱,席夢思每一次申請破產保護並且轉手之後,市值就會增加;但新的買家通過更多的借債來支付給賣家,實現對公司注資及維持運營。從席夢思賺夠利潤後,買家往往通過破產重組將席夢思再度轉手。
段黎介紹,席夢思於2009年9月25日宣布申請破產,11月初已經被法院受理。此次掛牌公告稱,席夢思申請破產的原因主要是2008年起市場整體的不景氣影響,市場需求的降低,同時原料成本又持續增加。
對於意向受讓方,席夢思並無過多要求,僅表示受讓方需具有良好的商譽、資信狀況和支付能力的自然人或企業法人,受讓方為自然人的,應當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即可。不過,段黎表示,由於要承擔席夢思所有負債,因此對受讓方的資金實力要求較高。依照公司提出的計畫,在2010年破產和財務重建就能夠顯出效果,為席夢思和其債權人提供最大的利益。

席夢思破產折射金融危機

美國是世界上更換軟床墊最勤的國家,更換床墊的速度比中國人更換手機的速度還要快。有人歸結於美國人床事頻繁,消耗大。
但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重挫了美國經濟,美國人越來越無心“戀戰”,床墊也就此成為了最耐用的消費品。這導致了擁有百年歷史的席夢思的銷售停滯,業績嚴重下滑,不得不尋求破產保護。
床墊指數成為經濟學家觀察經濟景氣的重要指標:經濟繁榮時,人們心情愉悅,房事頻繁,軟床墊自然銷售暢旺;而經濟蕭條時,諸事不順,貧賤夫妻百事哀,牛衣對泣,心思不在床上,床墊銷量自然直線下滑。
人們生於斯,愛於斯,死於斯,人的一生超過三分之一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
而席夢思其實也是美國生活方式的象徵。席夢思(Zalmon Gilbert Simmons)是世界上第一張軟彈簧床墊的發明者,當全世界的人們都還睡在硬木板床上時,已功成名就的美國企業家席夢思先生開始苦苦思索如何讓自己睡得更好。於是他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張軟彈簧床墊。美國人的生活就此進入了“車床時代”,好萊塢電影裡的美國人不是在車上,就是在床上。“睜開眼睛就開著汽車滿世界跑,閉上眼睛就美美地睡在席夢思床上”。
1935年,席夢思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幾十年後捲土重來。如今中國內地已成為席夢思成長性最好的海外市場。
但席夢思在美國本土卻撐不下去了。
美國人最怕的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被改變:如果中國人都睡在席夢思上,讓美國人都睡硬板床,這可是資本主義的末日。但一場金融海嘯,的確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們開始小心翼翼地存錢,美國家庭的儲蓄率由負5%上升為正12%,美國人更換床墊的速度,大大地減緩了,中國留學生很難在垃圾場撿到七成新的席夢思床墊了。
席夢思的破產說明美國經濟還在水深火熱之中,經濟復甦遙遙無期;而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床墊生產國和消費國。一場金融海嘯,使美國的五大投資銀行倒了三家(美林、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都已關張),只剩下摩根公司和高盛公司還在苦苦支撐。去年九月的那個周末,雷曼兄弟財務危機爆發,向美國政府求救,總統布希向財長保爾森問計,保爾森的回答是不救,就此推倒了世界金融危機的多米諾骨牌,這使得美國政府之前救“二房”(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努力也付之東流。金融海嘯一周年之際,華爾街前高管爆料說,保爾森之所以救“二房”不救兄弟(雷曼兄弟),是因為保爾森任職高盛董事長時和雷曼的執行長福爾德結了怨。雷曼兄弟倒閉後,保爾森對瀕臨破產的AIG傾力相救,使老東家高盛獲得了AIG至少130億美元的補償,安然躲過了滅頂之災。

20年內七次破產重組被指為資本詭計

就在全球經濟疑似回暖的一片利好訊息當中,全球最大的床墊生產商美國席夢思公司宣告已申請破產保護。
與此同時,一項旨在減輕公司債務的重組計畫也在進行當中。席夢思及其子公司可能以7.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兩家私人股權基金,並裁員1000餘人。目前席夢思公司的大部分債券持有人已經宣布支持這項重組計畫。
這已經不是席夢思第一次與破產扯上關係。如果成功轉手,它將是席夢思近20年來的第7次破產重組。從1986年至今,席夢思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每一次申請破產保護並且轉手之後,席夢思的市值就會增加。但與此同時,新的買家則通過更多的借債來支付給賣家,實現對公司注資,並且維持公司的運營。而在從席夢思賺夠利潤之後,買家往往通過破產重組再度轉手。
也就是說,儘管席夢思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但席夢思的現任東家托馬斯.H.李兄弟公司(Thomas H. Lee Partners of Boston)卻並不是輸家。據《紐約時報》報導稱:這家在2003年購買席夢思的投資公司,現在已經有大約7700萬美元的利潤落袋,而這還是在席夢思公司的資產不斷減值的情況下取得的。單單以特殊紅利的形式,托馬斯.H.李兄弟公司就獲得了數千萬美元。
與之相反的卻是,在一次次的轉手之後,席夢思公司的債務不斷增加,壓垮了這個原本健康正常的公司。1991年的時候公司的負債僅為1.64億美元,如今卻已經高達13億美元。
看起來,席夢思又無辜又無助。多年來,在彈簧床墊界,席夢思實在是個神奇的公司。時至今日,中國內地的許多消費者仍然用“席夢思”統稱一切彈簧床墊。即使在托馬斯.H.李兄弟公司2003年將其買下之後,席夢思也仍然保持了自己在業界的競爭力,業績表現並不算壞。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3月,席夢思品牌的床墊已經在市場份額上連續13個季度勝過競爭對手。
席夢思公司的聯合執行官 Scott A. Schoen聲稱,席夢思此次的困境是因為全球經濟陷入了“空前且無法預料”的低迷時期,它甚至“動搖了整個床墊行業”。糟糕的經濟狀況下,連最愛頻繁更換床墊的美國人如今也改變消費習慣,逐漸學會了把床墊當成耐用消費品來對待,由此造成的銷量不斷萎縮,導致公司股價不斷下滑,業績每況愈下,終至崩潰。
但多數第三方評論認為,席夢思的這次破產重組與此前的數次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是貪婪的華爾街精英們的又一次資本詭計:用借來的錢和自己出的很少一部分資金,私募投資者們就能夠買下很多像席夢思這樣的公司。接著,不長的時間之後,以被收購企業的資產作為抵押,這些投資者們就能借下更多的債務。在新的交易之中,投資者們花錢買下的債務實際上一文不值。它們明知如此依然願意購入,原因是賭這家公司還可以再次借債和出售。
正如席夢思前總裁Robert Hellyer 所說:“從我的經驗來看,沒有任何一家私募公司會致力於建設一個旨在擁有未來的品牌。再加上資金幾乎是毫無代價的,為什麼不最大限度地使用這家公司呢?”
在第七次非典型性破產之後,席夢思依然看不到好運來臨的徵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