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賴恩,W.J.

美國政治家、民主黨和平民黨領袖。1860年3月19日生於伊利諾州塞勒姆。1881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學院。1883~1887年當律師。1890~1895年當選為民主黨參議員。1894~1896年任奧馬哈《世界先驅報》主編。1896年7月8日,發表著名的《黃金十字架》演說,被民主黨及共和黨銀幣自由鑄造派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他提出以金銀複本位制為美國的財政政策的政綱,競選中被W.麥金利擊敗。同年在美西戰爭中擔任內布拉斯加志願軍團長。1900年布賴恩以反帝國主義、反托拉斯為政綱,第二次參加總統競選,再度為麥金利所敗。1908年競選中又敗於W.H.塔夫脫。1912年他積極幫助T.W.威爾遜競選成功。威爾遜於1913年任命布賴恩為國務卿。他在職的最初兩年,在內外政策上與威爾遜意見基本一致,與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關係有所改善。1915年6月8日威爾遜向德國發出抗議擊沉“盧西坦尼亞”號客輪的照會,布賴恩在對德和戰問題上與威爾遜政見不合,辭去國務卿職務。但在美國參戰後,他仍然支持政府的對外政策。

布賴恩,W.J.

正文

美國政治家、民主黨和平民黨領袖。1860年 3月19日生於伊利諾州塞勒姆。1881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學院。1883~1887年當律師。1890~1895年當選為民主黨參議員。1894~1896年任奧馬哈《世界先驅報》主編。1896年7月8日,發表著名的《黃金十字架》演說,被民主黨及共和黨銀幣自由鑄造派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他提出以金銀複本位制為美國的財政政策的政綱,競選中被W.麥金利擊敗。同年在美西戰爭中擔任內布拉斯加志願軍團長。1900年布賴恩以反帝國主義、反托拉斯為政綱,第二次參加總統競選,再度為麥金利所敗。1908年競選中又敗於W.H.塔夫脫。1912年他積極幫助T.W.威爾遜競選成功。威爾遜於1913年任命布賴恩為國務卿。他在職的最初兩年,在內外政策上與威爾遜意見基本一致,與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關係有所改善。1915年6月8日威爾遜向德國發出抗議擊沉“盧西坦尼亞”號客輪的照會,布賴恩在對德和戰問題上與威爾遜政見不合,辭去國務卿職務。但在美國參戰後,他仍然支持政府的對外政策。1925年 6月他協助審理指控田納西州戴頓中學教師J.T.斯科普斯違反進化論法一案時,在與辯護律師辯論中,暴露出對現代科學的無知。同年 7月26日他在田納西州戴頓突然去世。晚年著作有《與上帝同在》、《爭論中的七個問題》、《回憶錄》。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