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維爾德鉑礦床

布希維爾德鉑礦床簡介

學科:礦床地質學
詞目:布希維爾德鉑礦床
英文:Bushveld platinum deposit
布希維爾德鉑礦床有三個主要含鉑層:①麥林斯基層,沿走向延伸約400千米,單個礦體長15千米,厚0.3~6米,含鉑族金族5~7克/噸(含17%的硫化物);②UG-2鉻鐵礦層,含鉑族金屬2~5克/噸。最高可達50克/噸,平均7克/噸,鉻鐵礦為副產品;③普拉特層,在岩體北翼,研究程度低。這些礦床雖然產出部位不同,礦體可以分布在岩體內部、也可以出現在接觸帶,甚至遠離岩體。礦石類型也不同,有的是鉻鐵礦型,有的是硫化物型,有的是矽酸鹽型,甚至還有石英脈型。鉑族元素的富集都與布希維爾德鐵鎂、超鐵鎂,岩雜岩體密切有關,實際上構成一個完整的由布希維爾德地幔柱形成的礦床成礦系列。這裡,已經開採了70多年。正在開採的10個礦山,其中9個礦山是開採麥林斯基層和UG一2鉻鐵礦層:另外1個礦山開採普拉特層。全礦區累計探明鉑族金屬儲量63000噸,儲量基礎達69000噸,使南非的鉑族金屬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布希維爾德鉑礦床分部

在深受峨眉地幔柱影響的中國西南部地區同樣存在除了金寶山和楊柳坪等地的岩漿型鉑礦外,近年來在楊柳坪、大岩子等地也先後發現了熱液型鉑族元素礦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