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農場

然而會員兼義工,是CSA農場的特色。 事實上不同地區的CSA農場,會依照當地的需求發展出不同的風貌。 經營CSA農場已六年經驗的玫瑰農夫,目前也撥空到其它城市演講,傳播CSA的觀念。

市民農場的由來:

世界各地有著各有特色的市民農場,無論這些農場來自何方,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喜歡以自己的雙手,去接觸、體會土地的力量。”他們相信,只要親近土地,所有的毛病都會不藥而愈。這種親近自然的健康理念為越來越多的都市人所追崇。

相關詞條:

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
現實版開心農場
城市農夫
樂活農場

世界各地典型的市民農場:

英國:allotment制度

1908年,英國政府通過立法,保障了人民擁有種植以及生產自己糧食的權利,這項法案是為那些住在房屋密集區而無自家後院的居民而特別設定的。由政府提供耕地,讓符合資格的居民來耕種,這些被用來當做allotment的土地,不得輕易變更為其他用途。
70年代,由於電視節目《好生活》(The good life)廣受歡迎,喚醒了英國人對土地的渴望,許多人又開始尋求田園之樂,這種渴望一直持續到今天。目前英國約有297,000塊地可耕地(plot),由當地政府承租給租戶,以所分配的土地之大小來收取租金,受租戶每年付給政府8到80磅不等的金額。
由於僧多粥少,想要成為市民農場的一份子並非易事。申請程式上得向當地政府登記,然後等待二月的通知,倘若該年並無任何空缺,就只能繼續等。以愛丁堡地區為例,平均得花上四年才能排到空缺。
現代市民農場的成員,是多種元素不分社會階級的集合體,進到農場後,沒有人會特意去炫耀自己是何方神聖。在位於威爾斯的liandaff field為例,別小看那位常跪在地上拔草,遇到人就會熱心解釋馬鈴薯病蟲害,外表看來是標準農婦的Hilary,她是威爾斯皇家戲劇學院的教授,專長是莎士比亞。另一頭忙著跟大家hello的壯漢David,則是有名的人權律師。至於在自己耕地里養殖蜜蜂的八旬老人Billy是二戰英國收留的戰敗國士兵。而不遠處日式庭院的擁有者Milo是為寫日文童書的作家。無論他們來自哪裡,身份如何,他們都熱愛生活,喜歡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日本:Teikei制度/社區支持農業

社區支持農業的概念起源於瑞士,在日本得到發展。
1965年在日本,一群家庭主婦開始關心農藥對於食物的污染,加工和進口食品越來越多,而相應地,本地農產品越來越少。於是,她們就與有機食品的生產者達成了一個供需協定。這就是被叫做Teikei的制度,Teikei是有共識或一起合作的意思。這一理念後來傳播到北美和歐洲,並逐漸發展成為CSA。
社區支持農業的概念是不要中間商來操縱當地的食品經濟。它可以恢復農民和消費者之間的友好關係。CSA的重要原則是末年國民在具有生態安全的農業系統中生產能帶來健康的食物。消費者也是“股東”,農民會對生產做一個計畫和預算。所有的成本會分攤到每一個“股東”(消費者)身上,每個股東可以投入現金也可以投入勞力。產品不管有多少,都會分給每一個股東。也要承擔生產耕作的風險,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災害。
CSA背後所蘊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經濟體系並創造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下,農民和消費者一起工作來實現食品保障和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CSA沒有一個特定模式,因每個社區各自不用的因素和條件而不同。

泰國:Suan Doung Tawan

CSA是由一群年輕人介紹到泰國的,他們想在鄉村發展CSA,並寄希望於這個系統可以解決糧食短缺和中間商操縱的不公平貿易的問題。2001年,他們在曼谷郊區成立了“陽光花園”(一個團體:Suan Doung Tawan),同時也開始了一個CSA項目。這個項目是由日本志願者中心(JVC)支持的。陽光花園裡CSA的股東不超過20人,其中大部分都跟農場的管理人Dissatat先生是很好的朋友。到現在,泰國CSA仍然沒有在大範圍內得到推廣,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a) 消費者通常並不理解可持續農業和有機種植
b) 泰國消費者沒有組成自己的團體——泰國人不太喜歡團隊性的工作
c) 儘管一些消費者會關心有機和健康食品,但是他們住得太遠太分散了,所以基於成本效益的考慮,CSA的運作在送貨方面就很困難。
d) 大部分城市居民(採用現代生活方式)更喜歡包裝食品,並且比起在家做飯來更願意買已經加工好的食品。
但CSA的意義已經遠大於它生產的結果,它使農民和消費者走到一起,他們相互之間可以交換意見並在一起構想不同於以往的解決之道,使環境、本地的食品經濟和社區具有可持續性。當然,消費者同時也會得到健康乾淨的食物,它們讓周遭的一切也都擁有了健康。

美國:社區支持農業CSA

美國一直到一九八六年才開始興起,目前已有上千個CSA的小型農場。
玫瑰(Rose)是個博士農夫,她受父親務農的影響,雖然拿到博士學位,但仍不忘卻心中夢想的那畝田,她來到佛羅里達州,找到一片無人耕耘過的草地,開始了她的有機農場。她很幸運從無人開發過的草地起家,這比起曾被灑過農藥的田地要容易耕種得多。她想既然是小農場,自己又住在農場邊上,如果再用農藥,是害人害己;加上佛州的有機農場不多,正好是個新市場,對於環境保護又有幫助,種種的好理由加起來,這個有機農場就誕生了。
那時一對叫露斯的夫婦,在四處找尋願意加入成為CSA組織的農夫,找到幾個農夫都搖頭拒絕,但是卻與玫瑰農夫一拍即合。當初他們是先從教育消費者下手,利用植物園花卉拍賣、當地報紙宣傳、以及社交圈內廣為宣導CSA的觀念,同時也與當地環保團體保持聯絡。經過一年的時間終於招到三十個會員,這才去找願意供應蔬菜加入CSA組織的農夫。露斯強調必須找一位非常獨立自主的農夫,而玫瑰農夫就是最適當的人選。
在CSA的觀念中強調分攤風險的重要性。在加入會員說明單上就講得很明白,年費四百五十美元是一家四口成人的菜量,一星期約三十二到四十磅一袋,供應三十四星期(夏日休耕),也可以選擇半袋年費兩百五十美元;但是如果遇到天災人禍收成短少時,會員也應一同承擔風險,會費不予退回,事實上這種機率少之又少,但是這樣的擔保,卻讓農夫有固定的收入,不用擔心靠天吃飯,可以安心種地。
說真的,要一個農夫又要種菜、又要管配菜的種種瑣事,的確是得三頭六臂。玫瑰農夫的農場有十五英畝大,除了她先生周日幫忙到市場分菜兼賣菜,還有一位學有機農耕的年輕人,一星期會來幫忙二十五小時之外,其餘的事都擔在她的肩上。然而會員兼義工,是CSA農場的特色。每星期三、六,會員可選一天到農人市場拿菜,前一天收菜時,露斯夫婦等義工就到農場幫忙收割、清理與分裝。固定有會員每月與玫瑰農夫會面一次,了解種植的情況,面臨的問題,以及義工可以協助的事項。每年農場還舉辦會員聚會,除了音樂美食外,大家還交換拿手食譜。
有義工負責發行簡訊,內容除了CSA的觀念宣導、環保與健康、農夫的話,也發出下個月的農場特報。也許到了採收馬鈴薯的季節,簡訊上會預告採收時間,以便會員前來幫忙。我曾去幫忙下玉米種子,玫瑰農夫事先會告訴我們那裡要種玉米,間距多寬,要種多深,大夥忙完後一起享用美味的蔬菜湯與麵包。這次有趣的結論是:種田這回事,女生的動作要比男生快得多。事實上這些農事對於未曾種過東西的城市人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妙經驗。
現在會員已有九十個家庭七十五整袋的量。會員多半是靠口碑而來。每年收繳會費時,有問卷讓大家勾選偏好的菜色,作為一年耕種的參考。每星期拿菜時,農人與會員碰面,互相熟悉了解。像是玫瑰農夫原本不願意種草莓,因為採收太頻繁。在大家的鼓勵與幫忙下,今年終於讓大家一飽口福。在CSA系統中,農人與消費者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在消除蟲害方面,她遵照大自然的規律,按氣候種植當令的蔬菜,再加上混和種植,避免一區只種同一種菜。佛州夏日炎熱又適逢多雷雨,蟲害特別凶,夏季就休耕。CSA也倡導供應瀕臨絕種的蔬菜。事實上一些少見的蔬菜營養成分非常好,但是在市場競爭下,大規模種植的農夫,往往只種某些消費者偏好的菜色,導致最後市場上只能買到幾種單調的蔬菜。是以玫瑰農夫農場的菜色也是很特別的,像是巨蛋型的高麗菜、手掌大小圓扁型番瓜、味道特別的雞啄芥藍等。
事實上不同地區的CSA農場,會依照當地的需求發展出不同的風貌。有的是採取每星期自己到菜園採收一袋菜;有的是義工一起幫忙分裝、分送;有的是固定菜量;有的是吃多的人拿多,吃少的人拿少,按自己的真實需要取菜。我很喜歡CSA的一點是:這樣的運作下,可以作得很環保。每回裝草莓、小蕃茄等的容器可以一再回收利用。這個月還有人發心免費為會員縫製布袋,一家兩個,作為取菜輪替之用。甚至有的CSA農場會收集社區廚餘來做堆肥,他們設計了一加侖半大防臭味漏泄的可生物分解袋子,方便會員儲存及運輸這些廚餘。經營CSA農場已六年經驗的玫瑰農夫,目前也撥空到其它城市演講,傳播CSA的觀念。她對剛起步農場的建議是:從小的供應量開始,建立適合自己社區的CSA供銷方式,等熟悉運作後,再加大供應量,並加入不同的發展項目。像她的農場還將多餘的蔬菜供應給低收入的貧戶或是捐助給無家可歸的組織。每星期日還與好幾個農場合辦「農場之旅」,另外她也種花卉,賣給會員或農人市場的客人。玫瑰農夫對未來的展望是:希望能達到一百整袋家庭的供應量,而且有更多CSA的有機農場出現,有的供應水果有的供應牛奶、雞蛋,讓大家能夠吃得更安心、吃得更開心。

台灣:市民農園+休閒農場

二戰後,台灣農業科研發展迅速,由於土地的私有化,許多個性化農場方案得以湧現。到了80/90年代,很多休閒農場、觀光農場等以農業為主題的休閒產業發展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除了政府和農業基金會組織的公益性農場,教導市民學習栽種技術、體驗耕作享受勞動休閒,營造田園生活文化氛圍。自主性的團體組織,自愛自重分工合作是經營市民農園的秘訣。
各地經營性休閒農場則以當地作物、生產方式為特色,營造主題農業氛圍,並伴以餐飲(養生茶飲、料理)、體驗、農副產品展售、農事節令活動以及農務達人的分享活動。
綜合性多樣化:頭城農場……
主題開發:苗栗·夢田香草 / 宜蘭·食蟲植物園……

中國大陸:樂活太美西溪農場

網路遊戲風靡一時,線下現實版開心農場也風生水起,各地湧現出各種各樣的農場。
值得一提的是“樂活太美西溪農場”,綜合世界各地市民農場經驗,特別是台灣的農場經營理念。提倡“陽光&土壤、植物&動物、慢活&低碳”的生活,產業化的經營為行業帶來新的風向標。
該農場位於杭州名勝風景區——西溪濕地西區,占地一百多畝。這一百多畝地被劃分成一千多個獨立的單元,分租給一千多個幸福的家庭。每個租地的家庭擁有西溪濕地西區年卡,因此每塊地的背後都是百億資金打造的絕版風景配套。
樂活太美西溪農場將將親近土壤的樂活生活方式推演到了極致:市民農場與教育農場的功能相結合,不僅為家庭提供私家菜地/花田,還為青少年設立了豐富的學習和體驗區域。田間道路阡陌交通,每三五戶家庭有共用的休憩、盥洗設施,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地的南邊是一個三千多平米的多功能溫室,集合輕食小火鍋、香草咖啡、香薰SPA、樂活市集等新鮮理念,在喜好休閒的杭州是市民中間颳起了一陣時尚的旋風,無論是“家有兒女”的父母,還是追趕“慢活”的時尚白領,抑或是安享晚年的老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樂活生活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