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麥10號

品種來源

1990年巴盟農業科學研究所以2070為母本,82170-1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採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描述

生育期82-85天,早熟品種,株高73-76cm,株型緊湊,葉片上沖,穗莖較長,穗碼密,穗長10cm,白穗長芒,紡錘型穗,結實小穗數17.5個,穗粒數45.4粒,穗粒重2.1g,千粒重38-45g,籽粒卵圓、白粒、角質。粗蛋白13.98%,濕麵筋30%,沉降值32.4ml,降落值354s,吸水率62.88%,麵團形成時間4.4min,麵團穩定時間7.0min,麵條評分74分。該品種抗三銹(葉、稈、條),耐白粉病,抗倒伏,抗青枯、早衰,農藝性優良。

產量表現

1995-2001年七年的品種試驗,在中、高水肥地上,試驗產量幅度300-460kg/畝;在低水肥地上,畝產幅度180-268kg。
栽培要點適時早播,播種量20-22kg/畝,且肥地少播、瘦地適當增加。種肥磷酸二銨15kg/畝,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結合增施磷肥,頭水重施分櫱氮肥,以尿素20kg/畝為宜,全生育期澆3-4水,後期應注意防蟲、滅草,及時收穫。在寬壠套種,麥收後複種白菜地區尤為適宜。
適應區域適宜≥00C有效積溫為19000C以上的巴盟河套灌區及土默川井灌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