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軀體理論研究

二軀體與世界 一鏡像中的軀體 二軀體與狂歡

圖書信息

作 者:秦勇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00477754
出版時間:2009-05-01
版 次:1
頁 數:252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今天的巴赫金研究,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當代化的研究。不同地域、領域的研究者都從各自不同需要出發在巴赫金思想中捕捉可資利用的資源,某些學者甚至不惜改造巴赫金的思想以利於自己思想的表達,尤其在當代巴赫金的軀體理論研究中,巴赫金軀體理論幾乎被後現代主義研究者等同於福柯化的肉體訴求。本人認為,巴赫金本人的思想接續西方現代主義思潮,並由現代主義思想開始生髮,直接開啟了後現代主義之門。可以說,巴赫金思想中同時包蘊著現代、後現代的主流思想,但巴赫金思想中主導的還是現代主義化的宏大敘事、建構主義,對巴赫金來說,軀體顛覆仍服從於建構宏大敘事的需要。鑒於此,對巴赫金軀體理論進行研究,有必要在巴赫金著述這一直接資料中確證巴赫金軀體理論的完整敘述,同時挖掘巴赫金軀體理論的現代思想的緣起和在現代、後現代思想中的獨特意味。在這一研究中,邏輯的起點是軀體與“我與他者”的建構性關係。由此基礎,在巨觀(定位、時空、道德)、微觀(軀體功能、文藝學套用)兩個層面上,綜合巴赫金軀體理論的相關資料,建構巴赫金軀體理論體系。同時,把巴赫金軀體理論放在現代、後現代思潮的“縱”的思想史中進行個案的“橫”向比較,以此來結合微觀,進行巨觀辯證綜合的研究,為巴赫金軀體理論準確定位。由於《巴赫金軀體理論研究》基本上是一種思想上的理論探討,比較注重形上意味的升華,因而在材料取捨上側重不同思想自身的碰撞、比較,而非一種思想史意義上的考證研究。這就是《巴赫金軀體理論研究》對巴赫金軀體理論進行研究的大體方法與思路。按照這一構想,《巴赫金軀體理論研究》將分八部分對巴赫金的軀體理論進行專題研究。

作者簡介

秦勇,1974年生,遼寧人,200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2004年至2006年於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在職研究工作,2006年被評為副教授,現為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在《人民日報》、《社會科學》等報刊發表學術文章50餘篇,參與國家重大科研課題1項,主持教育部課題1項,現為文化與傳媒學院文藝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巴赫金的軀體理論的幾個維度
第一節 軀體定位
一內外軀體與巨大軀體
二軀體與世界
三作為價值存在的軀體
第二節 軀體存在的時空
一軀體存在與“我與他人”的時空
二軀體存在時空的價值層面
三軀體時空與“時空體”
第三節 軀體的道德指向
一巴赫金的道德哲學
二巴赫金對軀體的道德建構
三道德指向與反軀體本能主義
第二章 軀體功能主義分析
第一節 軀體與死亡
一死亡:軀體的他人完成
軀體死亡的藝術表現
三狂歡、怪誕與死亡
第二節 軀體與性
一巴赫金對單純性慾求的批判
二作為軀體表現的性的顛覆意義
三作為軀體表現的性的建構意義
第三節 軀體建構與飲食筵宴
一軀體與世界:飲食的建構意義
二飲食、歡笑與軀體
三飲食的顛覆指向
第三章 軀體的文藝闡釋
第一節 怪誕藝術中的軀體
一怪誕藝術中的笑與恐怖
二怪誕藝術中人的軀體
第二節 丑角地形學:一種獨特的文藝軀體學
一丑角的來源與意義
二丑角的地形空間意義的生成
三丑角地形學
第三節 軀體鏡像與文藝中的“自我”
一鏡像中的軀體
二軀體鏡像視角下文藝中的“自我”
第四章 巴赫金軀體理論的思想淵源(上)
第一節 狂歡節慶與巴赫金的軀體理論
一軀體獻祭與狂歡起源
二軀體與狂歡
第二節 基督教思想對巴赫金軀體理論的影響
一軀體中的他人之愛
二軀體中我與他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