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莉

巴托莉

巴托莉 巴托莉 巴托莉

(圖)巴托莉巴托
巴托莉 Cecilia Bartoli
(圖)巴托莉 Cecilia Bartoli巴托莉 Cecilia Bartoli

巴托莉 Cecilia Bartoli 1966年6月4日生於羅馬,她的父親是羅馬歌劇院合唱團的成員,母親是抒情女高音,父親給巴托莉起了個義大利女孩很普遍的名字--Cecilia,這也是西方神譜中音樂保護神的名字。也許受到女神的保佑,巴托莉的事業可謂一帆風順。巴托莉自幼喜歡音樂,母親是她的啟蒙老師,而且因為生活在歌劇院這樣的環境裡,巴托莉從小就耳濡目染,浸淫在音樂之中,她說過:“我是在團體中成長的,我渴望有觀眾來看我的演出,是真正喜愛音樂而來,是為了作曲家而來!”母親對巴托莉的要求十分嚴格,他了解女兒的音色、音質,巴托莉的天分很高,關鍵在於適當地引導。

(圖)巴托莉巴托莉
(圖)巴托莉巴托莉

1985年,巴托莉參加了羅馬電視台組織的“天才”節目,第一次亮相就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裡恰蕾利合作演唱《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同時還演唱了《塞維亞的理髮師》中羅西娜詠嘆調,巴托莉皎好的容貌與驚人的聲樂技巧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切茜莉婭初露鋒芒。1986年,巴托莉的演唱輕鬆自如,得到台下著名指揮大師卡拉揚的讚許,晚年的卡拉揚竭力提攜後輩,於是,巴托莉幸運地被邀請參加1990年薩爾茨堡復活音樂節。當時巴托莉的保留曲目大多是羅西尼的,而卡拉揚要求她演唱的是巴赫的《B小調彌撒》,這對巴托莉是重大考驗,巴托莉特意跑到薩爾茨堡跟卡拉揚一字一句演唱,卡拉揚教會了巴托莉提高音樂修養,而且也知道了應當用清澈透明的音色詮釋樂曲,可惜,卡拉揚沒有等到正式指揮《B小調彌撒》就去世了,巴托莉認為這是她的終生遺憾。1989年,巴托莉在羅馬歌劇院首次登台演唱《塞維亞的理髮師》中的羅西娜,引起轟動,人們驚呼羅西尼時代的羅西娜重返人間,長期以來,羅西娜由許多女高音詮釋,即便是女中音演唱也用較高的音域來表現,而巴托莉卻返樸歸真,恢復了這個花腔女中音角色的真正神韻,巴托莉認為花腔唱段是展現自己的一種方式,但並不是純粹賣弄技巧,當自己融入某個角色的時候,那就是歌唱藝術震撼人心的時刻,即便是《他的聲音多溫柔》那樣輕快的樂曲依然要表現出羅西娜對愛情的堅定決心,而不是輕佻的浮想聯翩。這次成功為巴托莉贏得了聲望,漢堡、蘇黎世、科隆等地歌劇院相繼邀請她出演歌劇。

(圖)巴托莉巴托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