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政府2013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同時,不斷完善財政信息公開載體,一是利用巴彥淖爾市財政網推進財政信息公開工作。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2013年度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而產生的收費。 部分旗縣區、市直部門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對滯後。

一、概述
201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13】73號)、全區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精神。緊緊圍繞《2013年全區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要點》,結合自治區“8337”和巴彥淖爾市“1359”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強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積極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
巴彥淖爾市政務公開工作由巴彥淖爾市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日常工作由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成立有“政務公開與行政執法監督處”,負責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監督等日常工作。2013年,按照自治區要求,我市下發《關於調整巴彥淖爾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及成員的通知》對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再次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的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市長擔任,市政府秘書長,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
(二)積極推進《條例》各項內容貫徹實施。
幾年來通過堅持不懈的推進,《條例》中對政府信息公開的各項明確規定得到逐步貫徹施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內容的發布、更新、完善已趨於制度化和常態化;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入口網站政務公開有《指南》和《目錄》專欄。
公共查閱點的建設已走向正規,巴彥淖爾市圖書館新址2012年年底大部分館內服務部室遷入文博中心樓內,圖書館新華西街館與西區文博館總面積為7000餘平方米;圖書館現設有圖書檢索廳、期刊閱覽室、報刊閱覽室、民地文獻部、參考諮詢部、兒童閱覽室、自學室7個公共查閱點; 2013年年底共接待讀者119126人。建設中的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硬體平台搭建及硬體設備採購工作順利推進。市檔案館全年接待利用者600餘人次,比去年增長10%,調閱檔案573卷/件,其中民眾個人查閱用於解決民生問題占69.8%。各旗縣區共接待利用者1543人次,調閱檔案4670卷/件(冊)。涉及黨委、政府文書檔案,婚姻檔案、會計檔案、撤併單位個人檔案、死亡檔案等多個類別。為利用者辦理社保、醫保、銀行按揭貸款(購房、過戶)、明確產權、辦理準生證、戶口遷移、補辦結婚證以及紀檢部門,公、檢、法部門辦案,有關部門查閱資料等提供了依據。
全市新聞發布工作機制基本建立。組建了由117個成員組成的市直單位新聞發言人即網路發言人隊伍。至2013年12月底,共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7次;
2009年以來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的編制、發布日趨規範及時,各地、各部門年度報告公布率逐年提高。
(三)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政府信息公開規範化水平。
《條例》實施以來,為了配合《條例》貫徹實施,我市出台了《市電子政務網路管理辦法》、《巴彥淖爾市網路安全管理辦法》、《關於在市檔案館設定政府信息查閱場所的通知》、《新聞發布工作實施意見》等規範性檔案。下發了《巴彥淖爾市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規則》。配套出台了《巴彥淖爾市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巴彥淖爾市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制度》,《巴彥淖爾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制度》等檔案。這些制度的制定、出台極大推動了我市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
(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服務效能。
市政務服務中心新辦公大樓於2012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運行,按照2012年12月30日市委、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政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的意見》(巴黨辦發[2012]27號)檔案的目標要求和方法步驟,政務服務中心全力推進中心規範化建設,籌建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在2013年1月10日市政府召開了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動員大會後,各部門積極配合完成進駐工作,共進駐市、區部門58個,事項385項,進駐人員304人;選聘中介機構17家,工作人員29人。2013年1-10月份,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489329件。其中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125206件;市交警支隊車管所、臨河區交警大隊、市房屋產權交易登記中心三個分大廳共辦理329743件;各旗縣政務服務中心共辦理34380件。
(五)電子政務。
2013年,全市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套用穩步發展,電子政務網路和安全建設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套用不斷深化,電子政務雲平台、“兩化融合”和“寬頻巴彥淖爾”建設有序推進,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構建服務型政府提供了重要的網路支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工業化做出了貢獻。
二、主動公開情況
(一)推進重點,深化公開內容。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13〕73號)精神。2013年,行政審批,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保障性住房信息,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環境保護信息,安全生產信息,價格和收費信息,征地拆遷信息,以教育為重點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等九個方面的政府信息公開是全年的工作重點。我市緊緊抓住這九個方面的信息公開,全面深化政務公開。
市政府對市本級執行的行政許可事項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市本級執行的行政許可事項102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和登記事項100項,承接自治區下放行政許可事項44項,需上報自治區審批的行政許可事項 106項,下放旗縣區行政許可事項68項,取消的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34項。
財政局以打造“陽光財政”為目標,不斷豐富信息內容。從預算編制、國庫收付、科學理財、政府採購、服務效能和監督管理等六個重點環節著手,使財政財務管理透明、規範、有效。同時,不斷完善財政信息公開載體,一是利用巴彥淖爾市財政網推進財政信息公開工作。在入口網站設工作動態、通知公告、專題欄目、機構設定、廉政建設、辦事指南、信息公開、會計專欄和財政評審等9大版塊。二是充分利用巴彥淖爾市政府採購網、巴彥淖爾市會計信息網以及上級部門的網站,對涉及政府採購、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和繼續教育等事項進行信息公開。三是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信息發布平台。利用局電子顯示屏、政務公開欄、內外網、手機簡訊等渠道,及時發布相關財政信息;通過與巴彥淖爾廣播電台合作走進演播廳,開展“行風政風熱線”等方式,與民眾即時同步交流、線上解答財政信息公開方面的疑問。四是通過內部信息平台,不斷推進財政信息公開工作的常態化。
按照《預算法》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市財政已將人代會、人大常委會審查批准的《2012年巴彥淖爾市本級財政決算報告》和《2013年市本級預算草案》,通過《巴彥淖爾日報》、巴彥淖爾政府網、市財政局入口網站予以公開發布。
住建委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信息公開方面:一是公開年度建設計畫信息。二是公開年度建設計畫完成情況信息。三是公開保障性住房政策信息。四是公開分配對象信息。五是公開分配房源、分配程式信息。六是公開分配過程、分配結果信息。七是公開退出情況信息。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信息公開方面:一是公開房屋徵收補償法規政策。二是公開房屋徵收決定。三是公開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四是公開房屋徵收補助、獎勵政策和標準。五是公開房屋調查結果。六是公開初評結果。七是公開分戶補償情況。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揮電子政務網、媒體、行政審批等信息公開主渠道作用,全面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把政府信息公開融入日常監管工作中,促進公眾、企業、監管部門共同防範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對入口網站不斷完善,增設了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辦事指南、企業之窗等欄目;增加了普及食品、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安全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同時,為滿足社會各界需求,採用電子顯示屏公示、編印食品藥品安全簡報、上傳檔案到入口網站等其他輔助方式公開政府信息。
環保局充分利用市政府網、環保廳網、電視台和電台等多種形式開展環保宣傳,公布環保信息。“六·五”世界環境日期間,在《巴彥淖爾日報》和市政府網站上發布了2012年度巴彥淖爾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和環保局上半年工作情況;正處於試運行的局入口網站設立了“政務公開”欄,下設機構職能、政府信息公開等7個子欄目,公開局班子職務、姓名、工作分工、電子信箱等信息,明確了內設機構名稱、負責人、工作職責等內容。
審計局以審計動態、審計專報等為載體,在審計署網站、審計廳網站、政府網站等公開審計信息。向被審計單位和社會公開審計項目計畫、依據、範圍、內容和重點、工作紀律、審計程式,複議程式和監督舉報聯繫方法。推行審計報告公開制度,力爭做到所有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的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外,全部對社會公告。
安監局依託入口網站,通過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途徑,公開安監機構職能職責、工作動態、最新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及工作程式、事故調查處理等信息。累計主動公開信息90多條, 安全生產動態信息30多條,事故通報3起。
發改委通過入口網站一是做好政府定價目錄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公開工作。嚴格執行《內蒙古自治區定價目錄》(內計價【2003】1號)。二是加強價格和收費工作信息公開。按照政府定價管理目錄和行政事業收費目錄管理工作,重點對涉及電價、天然氣價、交通運輸、醫療、房地產市場、等民生領域價格和收費情況進行公開。三是多渠道、多視窗地開展了收費信息公開工作。設定了行政事業性收費調整概況、經營性收費成本公開、制度規範、政策法規、動態、線上辦事、便民服務以及醫療收費、涉農、涉牧、涉企收費、水、暖、交通、教育、旅遊信息、社區收費等特色服務欄目。分析收費形勢、公開收費政策、倡導誠信經營,及時做好內容保障工作,不斷拓展收費信息公布平台。梳理收費行政審批項目名稱、辦理主體、辦理依據、基本流程、收費依據及標準等基礎信息,並及時向社會公開。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和服務價格登在社區設立公示欄定期公布居民關注的熱點信息及收費標準。積極利用各種戶外廣場活動,做好收費政策宣傳,提高民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四是在全區首家開設了巴彥淖爾市價格監督檢查局網站,對社會影響大、公眾反映強烈的價格問題,以及房地產明碼標價備案制度公開。
國土局抓好征地拆遷信息公開。一是推進征地信息公開。在依法依規做好征地報批前告知、確認、聽證,征地批准後征地公告、征地補償登記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基礎上,重點推行征地信息查詢制度,方便公眾查詢征地批覆、範圍、補償、安置等相關信息。二是加強房屋徵收與補償信息公開。在繼續做好房屋徵收補償方案、補償標準、補償結果信息公開的基礎上,重點做好房屋徵收決定、補助獎勵政策和標準在徵收範圍內公布,徵收房屋調查結果、初步評估結果、補償情況在徵收範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實行陽光徵收。
市教育局入口網站經過多次升級改版,目前已經成為全市教育政務公開、信息發布、政策宣傳、資源共享、網上辦事及網上諮詢的重要平台,成為社會各界了解關心我市教育的有效途徑,今年累計瀏覽超過108萬人次。通過報紙、網路、電視、印發資料、聘請行風評議員,搭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長、學生、社會的溝通平台。
(二)公開形式
1.入口網站。巴彥淖爾政府入口網站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平台。2013年,網站日均訪問量超過3萬人次,全年累計更新政務動態信息9802條。提供網上審批事項和查詢5759項,回復市長信箱諮詢投訴達820多件次,回復率達96%。
通過電子政務外網平台,共傳送市委、政府各類非密公文和會議通知26409件次,報送各類信息13622條,參與市紀檢委網上政風行風評議,人數達16.5萬人次,對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起到積極作用。網站被自治區政府評為年度優秀政府網站。
2.會議。依照相關規定,凡關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和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都採取專家論證會和召開聽證會的方式,或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科技界、法律界、工商企業界人士和老幹部、社區居民、農牧民代表,廣泛徵求意見,聽取民意,確保行政決策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法性。
3.充分利用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等傳統新聞媒體,公開向社會發布市政府重大決策和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有關政策規定。
對迎接全區觀摩檢查的重點建設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報導;大力宣傳自治區“8337”和我市“1359”發展思路;精心組織全市實施“九大工程”的宣傳報導等。截至2013年12月31日,廣播、電視外宣發稿1252多條。其中廣播814多條;電視438條。廣播電視作品獲自治區級以上各類獎項24部,《行風熱線》節目共播出288期。 舉辦“十佳優秀交警”評選活動、第二屆“我最喜愛的優秀人民警察”頒獎典禮、全市見義勇為模範頒獎晚會、“登海605杯豐產狀元”、“種糧狀元”評選、“綠色農畜產品質量訪談”、“唱響中國夢”旗縣區歌手大獎賽等大型活動15項次,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極大的提升了廣播電視的媒體影響力。
實施“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項目,更大程度地為農牧民提供惠民服務。“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主要通過網際網路、無線WIFI和3G網路,鼓勵農牧民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獲取數字文化信息資源。
實施廣播電視“戶戶通”數字電話工程,完善提升“戶戶通”功能和服務水平。目前,全市安裝入戶“戶戶通”工程26.5萬戶,在全區率先實現了全覆蓋。
目前,我市有《巴彥淖爾日報》、《巴彥淖爾蒙文報》、《黃河晚報》三份報紙。截至2013年12月31日,通過開設:“大講堂·8337”、“大講堂·1359”。“‘8337’在巴彥淖爾·‘1359’抓落實 見行動”;“‘8337’‘1359’在旗縣區·典型報告”;“1359’·巴彥淖爾在行動——市委政府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戰略系列報導”;“巴彥淖爾發展論壇”等系列專欄。《轉變作風 服務民眾》,《小區裡的那些事兒》《問寒問暖社區行》《新年新衣公益活動》等欄目。大型主題專欄共刊出566期,刊發主題性稿件816篇,大小圖片588幅,計754000餘字。其中包括訊息、系列言論、系列報導、通訊、綜述、圖片新聞等。對自治區8337、市委1359發展思路,涉及市政府重大決策、人民民眾關心的焦點熱點問題,進行充分報導。
蒙文報關注牧民的生產生活和草原生態問題,多個角度宣傳報導,也反映出牧民的心聲及困難。共發20多個專版,30多篇新聞稿。.針對就業問題共發100多條新聞。蒙文報開設《教育天地》專欄,共發40多期。宣傳市委“26條規定”精神,發稿80餘篇。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市2013年共發生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6例。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3年度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而產生的收費。
五、複議、訴訟和申訴舉報等情況
2013年度因政府信息公開產生的行政複議案2例,因政府信息公開產生的行政訴訟案1例。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201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工作基礎需進一步夯實。目前,全市專職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人員嚴重短缺,絕大多數是兼職人員,且人員經常變動,容易造成工作脫節。二是工作發展還不平衡。部分旗縣區、市直部門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對滯後。三是公開內容需進一步深化,公開形式需進一步最佳化,信息公開的有效性、便民性需進一步提高。四是長效工作機制需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考核和監督評議等工作仍需加強。
2014年將繼續完善各項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到位、責任到位,不斷夯實工作基礎。繼續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監督檢查、工作考核和社會評議,繼續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績效管理體系,著力推進落後地區和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促進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平衡發展。繼續最佳化政府信息公開渠道,進一步豐富公開形式,不斷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層面,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向基層延伸。繼續深化公開內容,加大公開力度。重點推進公權力大、公益性強、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的政府部門的信息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