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合旦古麗·扎提

通過一年的努力經營,巴合旦古麗·扎提當年就用餐廳的流動資金逐步還清銀行貸款。 從2002年經營一家小餐館開始,到2008年籌資25萬元建成一座嶄新的宴會廳,6年時間,巴合旦古麗·扎提走過了艱辛創業的路程,得到應有的回報。 2011年9月16日,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考察工作期間專門看望了巴合旦古麗·扎提,對她不等不靠、自主創業的進取精神給予高度讚揚,並給予她一萬元自主創業獎勵。

基本信息

巴合旦古麗·扎提,31歲,女,哈薩克族,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別斯鐵熱克鄉奧夏爾拜村牧民,2002年畢業於石河子職業大學,21歲的她創辦了吉木乃縣別斯鐵熱克鄉阿克沃爾達餐廳,服務來往旅遊客商和本地居民。十年後,她創辦阿克沃爾達餐廳年純收入達5萬餘元,接納農村富餘勞力10人,獲得當地居民和來往客商的美譽好評。

不幸命運

巴合旦古麗·扎提幼年就失去了父母親。1988年,父母因意外而相繼離世,年僅8歲的她和不滿周歲的弟弟成了孤兒,伯母帕麗扎將姐弟倆收留,與自己的4個孩子一同撫養。巴合旦古麗從小聰慧、懂事,學習成績優秀,放學後經常幫伯母照顧弟弟妹妹和幹家務。在餐館生意剛剛起步後的2004年,伯父不幸去世,家裡的大小事務全落在她稚嫩的肩上,除了要管理日益繁忙的餐館,還要照顧年事已高的伯母,同時還要照顧四個堂弟堂妹。

自主創業

2002年,巴合旦古麗·扎提21歲,從石河子職業大學畢業,回到家鄉的巴合旦古麗·扎提在鄉黨委和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下,開始在鄉里經營一家小餐館,起早貪黑地打理生意。
2008年,她決定把小餐館擴大經營成一家宴會廳,更好的服務當地居民和外來客商,在吉木乃縣團委扶助金解決5萬元的情況下,她又貸款5萬元和自籌15萬元,開始籌建面積400平方米、集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宴會廳。
2009年9月,可同時容納300餘人就餐、娛樂的宴會廳開張,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阿克沃爾達(意為“白色的氈房”)。宴會廳開張營業一年,她就還清了銀行貸款,成為鄉里自立創業的致富能手。通過一年的努力經營,巴合旦古麗·扎提當年就用餐廳的流動資金逐步還清銀行貸款。
從2002年經營一家小餐館開始,到2008年籌資25萬元建成一座嶄新的宴會廳,6年時間,巴合旦古麗·扎提走過了艱辛創業的路程,得到應有的回報。
2009年她被別斯鐵熱克鄉團委授予“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
2010年被吉木乃縣團委授予“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
2011年被自治區團委授予“自治區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
2011年9月16日,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考察工作期間專門看望了巴合旦古麗·扎提,對她不等不靠、自主創業的進取精神給予高度讚揚,並給予她一萬元自主創業獎勵。張春賢書記說:巴合旦古麗·扎提畢業後沒有去找政府要工作,而是想方設法開餐館,根據市場學習技能擴大經營,這種自立自強的創業精神值得發揚光大。

回報社會

巴合旦古麗·扎提致富不忘回報鄉親。在鄉親遭遇不幸的時候,她就為地方捐贈物資錢款。如2010年冬天到2011年春天,吉木乃縣遭受特大雪災和融雪型洪災,她踴躍向薩拉根村受災牧民木合塔西捐款1000元。加勒格孜哈拉蓋村村民哈力木家房屋因雪災倒塌,巴合旦古麗·扎提聽到訊息後立即給哈力木家捐了一套氈房。
2011年自治區出台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意見》,根據自治區保證“三金”後從事社會公益工作者,月收入不少於1000元的政策,以及她的實際經營情況,巴合旦古麗得到了大中專畢業生在貧困縣鄉鎮就業的補貼:每月600元,三年期限。巴合旦古麗說:“我創業成功,每一步都離不開黨委、政府給予的幫助,培訓、貸款、補貼,還有鼓勵和支持,我也要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
除捐獻物資金錢外,巴合旦古麗·扎提還為當地少數民族青年勞動力提供就業,為穩定當地社會環境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本地哈薩克居民因經常需要辦理各類家庭紅白事情,也常常求助餐廳。雖然餐廳有4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除餐飲外還有其他服務項目,且1、8、9、10、11月是哈薩克族人請客辦事比較集中的時間,期間常座無虛席,但餐廳的收入並不高,每年僅數萬元。

社會意義

巴合旦古麗·扎提的命運雖然遭遇磨難坎坷,但她的奮鬥終於獲得累累回報。餐館發展至今,年收入達到5萬元,並安排10人在餐館就業。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認為,她的經歷證明了大學生即使沒有分配工作,也可自主創業。人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是可以適應社會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