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開講

內容介紹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極大影響的先秦“六經”之中,《春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它本是魯國官修的歷史,相傳經過孔子的刪訂,成為儒家的經典之一。《春秋》的記事極為簡單,而且據文獻可征,孔子作《春秋》並非只為了記載歷史事件,而是為了堅持西周制度,反對諸侯為政,目的在於匡救時弊,懲惡勸善。《春秋》經文隱晦難曉,又蘊含褒貶,所以又有了“解經”的“《春秋》三傳”,這就是《左傳》、《公羊傳》、《榖梁傳》。到了東漢前期,“經”的範圍已經擴大,連解“經”的“傳”、“記”、“詁”等也引進“經”內,上升到“經”的地位。“三傳”也成為經書。唐代正定“五經”,實際上包含了“九經”,就是《易》、《書》、《詩》、三《禮》和三《傳》。宋代以後,“十三經”這一套儒家經典著作基本形成,《左傳》成為“十三經”中重要的一部著作。
在西漢的經今古文學的分野之中,《左傳》屬於古文經學。漢代的今古文之爭,很大程度上是圍繞著《左傳》進行的。特別是劉歆是否偽造《左傳》之爭。這一論爭,不但在漢代掀起軒然大波,而且這樁公案一直延續到清末。儘管如此,經過漢代劉歆、賈逵、服虔、鄭玄以及晉代杜預等學者的宏揚推擴,《左傳》在“十三經”中已越來越被重視了。
在《春秋》三傳之中,《公羊傳》和《榖梁傳》是以義理解說《春秋》的,而《左傳》則是以史料闡述《春秋》的,所以《左傳》又是一部歷史著作。《左傳》自成書之後,便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歷史著作,《春秋》的記事過於簡潔,許多事件只有一句話甚至一個字。事與事之間只是機械地按年、月、日編排,很難從中了解事件的整個過程和具體內容。《左傳》則不同。《左傳》的記事內容、取材範圍和描寫的社會面都要比《春秋》豐富和廣闊得多。它博採舊文簡冊,以及流傳在口頭上的歷史傳說,詳細地反映了春秋時期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風俗的歷史面貌和各方面代表人物的活動,描繪出一幅春秋時代的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左傳》一書反映了當時的進步思想,如以“愛民”為內容的民本思想,以反抗強暴、愛護國家為內容的愛國思想;對那個時期為國家和歷史的進步作過貢獻的政治家進行了熱情的讚揚,對暴君佞臣的惡品邪行進行了批判。而且《左傳》對於後代歷史著作體裁體例的形成,也具有開創之功。所以有的學者認為,《左傳》可以說是“集古史之大成,留給後人以無盡的寶藏”。《左傳》對後代的史學影響是巨大的,司馬遷作《史記》,有關春秋時代的歷史,就大量採用《左傳》的內容。《史記》紀傳體的創立,與《左傳》也不無關係。司馬遷以後的史學家,也無不從《左傳》中吸取營養。
《左傳》又是一部傑出的文學巨著,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左傳》的文章敘述完整,文筆嚴密,創造了許多精彩的篇章和富有魅力的文學語言。《左傳》善於描寫人物,善於將人物的動作和內心活動刻畫得生動細緻,以表現不同的人物性格,創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左傳》善於用委曲盡致、謹嚴而分明的筆調來敘述戰爭,把複雜的戰爭描繪得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左傳》應對辭令之美,又是它的一大特色。《左傳》的辭令,無不曲折縝密、委婉有力,許多記述辭令的篇章,成為膾炙人口的佳構。正因為如此,《左傳》成為春秋戰國時代最優秀的散文著作。後代的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仿《左傳》。所以,《左傳》對於後代敘事散文的發展,也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作者介紹

郭丹,福建龍巖人, 1987年7月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到福建師大工作,現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福建師大工會主席、教代會執委會主席,福建師大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福建師大閩南科技學院院長;曾任福建師大中文系副主任、文學院副院長多年,福建師大黨委委員,教育部全國高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社會兼職有: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詩經》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散文學會理事,是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作品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中國史官文化傳統與歷史著作
第一節中國的史官文化傳統
第二節 紀言與紀事——《尚書》與《春秋》
第二章 《左傳》其書
第一節《左傳》之名稱、作者及其它
第二節 《春秋》三傳
第三節 《左傳》與《國語》的關係
第三章 《左傳》的時代特徵與思想傾向
第一節 春秋時代風雲與《左傳》的時代特徵
第二節 《左傳》的思想傾向
第四章 《左傳》中的歷史人物
第一節 雄主與賢臣
第二節 昏君和佞臣
第三節 其他人物
前 言
第一章 中國史官文化傳統與歷史著作
第一節中國的史官文化傳統
第二節 紀言與紀事——《尚書》與《春秋》
第二章 《左傳》其書
第一節《左傳》之名稱、作者及其它
第二節 《春秋》三傳
第三節 《左傳》與《國語》的關係
第三章 《左傳》的時代特徵與思想傾向
第一節 春秋時代風雲與《左傳》的時代特徵
第二節 《左傳》的思想傾向
第四章 《左傳》中的歷史人物
第一節 雄主與賢臣
第二節 昏君和佞臣
第三節 其他人物
第五章 《左傳》中的戰爭
第一節 《左傳》所記戰爭的數量
第二節 《左傳》的戰爭思想
第三節 《左傳》中的奇計與謀略
第四節 《左傳》戰爭描寫的特徵
第六章 《左傳》的文學成就
第一節 《左傳》的敘事寫人
第二節 《左傳》中的夢境描寫
第三節 《左傳》的行人辭令
第四節《左傳》中的文學思想
第五節 《左傳》與中國古代小說
第七章 《春秋左傳》學史述略
第一節《左傳》與兩漢經學
第二節 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
第三節 孔穎達的《春秋左傳正義》
第四節 清代的《左傳》研究
參考引用書目
後記
<p>前 言<br />
第一章 中國史官文化傳統與歷史著作<br />
第一節中國的史官文化傳統<br />
第二節 紀言與紀事——《尚書》與《春秋》<br />
第二章 《左傳》其書<br />
第一節《左傳》之名稱、作者及其它<br />
第二節 《春秋》三傳<br />
第三節 《左傳》與《國語》的關係<br />
第三章 《左傳》的時代特徵與思想傾向<br />
第一節 春秋時代風雲與《左傳》的時代特徵<br />
第二節 《左傳》的思想傾向<br />
第四章 《左傳》中的歷史人物<br />
第一節 雄主與賢臣<br />
第二節 昏君和佞臣<br />
第三節 其他人物<br />
第五章 《左傳》中的戰爭<br />
第一節 《左傳》所記戰爭的數量<br />
第二節 《左傳》的戰爭思想<br />
第三節 《左傳》中的奇計與謀略<br />
第四節 《左傳》戰爭描寫的特徵<br />
第六章 《左傳》的文學成就<br />
第一節 《左傳》的敘事寫人<br />
第二節 《左傳》中的夢境描寫<br />
第三節 《左傳》的行人辭令<br />
第四節《左傳》中的文學思想<br />
第五節 《左傳》與中國古代小說<br />
第七章 《春秋左傳》學史述略<br />
第一節《左傳》與兩漢經學<br />
第二節 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br />
第三節 孔穎達的《春秋左傳正義》<br />
第四節 清代的《左傳》研究<br />
參考引用書目<br />
後記</p>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