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單片機技術

《嵌入式單片機技術》是一部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叢書名: 清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系列教材
平裝: 311頁
開本: 16開
ISBN: 7302126216
條形碼: 9787302126218
尺寸: 26 x 18.6 x 1.2 cm
重量: 476 g

作者簡介

作者:沈永林 (日)松崎敏道

內容簡介

本書以MN101C系列單片機為例,系統地介紹了嵌入式單片機的結構原理、指令系統、彙編語言、中斷系統、計數定時器、串列接口、自動傳送、模數轉換和數模轉換等接口技術。
結合開發實例,本書介紹了嵌入式單片機硬體系統的設計、調試,以及軟體方面的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的移植。
為了便於讀者學習、掌握嵌入式單片機技術,本書針對嵌入式單片機學習板AM Starter Kit設計了幾個實驗,並且給出了有關的思路和提示。
本書共12章,系統詳細地介紹了嵌入式單片機的結構原理和各種具體功能和技術,如中斷、連線埠、定時計數、串列通信、自動傳送控制、模數和數模轉換,以及指令系統、彙編語言,並且結合實例,介紹了嵌入式單片機的套用系統的設計、調試,以及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的移植。最後,讀者可以通過單片機學習板AM Starter Kit及相應的幾個實驗,驗證自己學習、設計嵌入式單片機套用系統的效果和能力。除第12章外每章後面都有習題。
本書是清華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材之一,適合作為大專院校非計算機類各專業的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計算機培訓教材以及從事單片機套用系統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單片機概要1
1.1單片機發展概況1
1.2松下AM單片機簡介2
1.3松下AM1系列單片機4
1.3.1特點4
1.3.2內部框圖5
1.3.3Flash單片機5
1.3.4開發工具6
1.3.5套用舉例7
習題9
第2章 CPU結構與指令系統10
2.1CPU概述10
2.2CPU暫存器12
2.3存儲空間13
2.4存儲體功能17
2.5匯流排接口18
2.6運行方式20
2.7時鐘切換23
2.8ROM校正23
2.9復位27
2.10指令系統28
2.10.1定址方式28
2.10.2指令系統29
習題36
第3章 彙編語言37
3.1概述37
3.2程式的元素37
3.2.1語句38
3.2.2常數38
3.2.3表達式38
3.3彙編指令39
3.3.1段和地址定位指令40
3.3.2數據定義指令42
3.3.3彙編清單指令44
3.3.4其他指令45
3.4彙編控制指令46
3.4.1包含語句46
3.4.2定義語句46
3.4.3條件彙編47
3.5宏彙編指令48
3.5.1宏定義和宏調用48
3.5.2局部符號定義49
3.5.3重複擴展50
3.6彙編程式例52
習題53
第4章 中斷54
4.1概述54
4.1.1中斷操作56
4.1.2中斷標誌設定59
4.2中斷控制暫存器60
4.3外部中斷64
4.3.1外部中斷接口框圖64
4.3.2外部中斷控制暫存器65
4.3.3外部中斷編程示例69
4.3.4噪聲濾波與過零檢測中斷70
習題72
第5章 I/O連線埠73
5.1概述73
5.2連線埠077
5.3連線埠180
5.4連線埠282
5.5連線埠383
5.6連線埠486
5.7連線埠586
5.8連線埠6和連線埠788
5.9連線埠891
5.10連線埠A92
5.11連線埠C92
5.12連線埠D93
5.13實時輸出控制(連線埠1)95
習題96
第6章 定時器97
6.1預分頻器97
6.1.1概述97
6.1.2預分頻器控制暫存器99
6.1.3預分頻器設定舉例100
6.28位定時器100
6.2.18位控制暫存器101
6.2.28位定時器操作106
6.2.38位事件計數108
6.2.48位定時器脈衝輸出110
6.2.58位PWM輸出111
6.2.68位定時器同步輸出113
6.2.7串列接口傳送時鐘的輸出114
6.2.8定時器級聯115
6.2.9遙控載波輸出117
6.316位定時器118
6.3.116位定時器控制暫存器120
6.3.216位定時器計數122
6.3.316位事件計數123
6.3.416位定時器脈衝輸出125
6.3.516位標準PWM輸出126
6.3.616位高精度PWM輸出128
6.3.716位定時器同步輸出129
6.3.816位定時器輸入俘獲130
6.4時基定時器/8位自由運行定時器132
6.4.18位自由運行定時器134
6.4.2時基定時器135
6.5監視定時器136
6.6蜂鳴器139
習題141
第7章 串列接口142
7.1串列接口0142
7.1.1串列接口0控制暫存器143
7.1.2時鍾同步串列接口145
7.1.3串列通信引腳設定150
7.1.4時鐘同步串列通信設定示例152
7.1.5通用異步收發接口UART154
7.1.6UART通信引腳設定158
7.1.7UART串列通信設定示例159
7.2串列接口1161
7.2.1串列接口1控制暫存器162
7.2.2時鐘同步串列接口165
7.2.3串列通信引腳設定166
7.2.4時鐘同步串列通信設定示例167
7.2.5通用異步收發接口UART169
7.2.6UART通信引腳設定171
7.2.7UART串列通信傳送設定示例173
7.2.8UART串列通信接收設定示例174
7.2.9IC卡通信175
7.2.10IC卡通信引腳設定178
7.2.11IC卡通信設定示例180
7.3串列接口2183
7.3.1串列接口2控制暫存器183
7.3.2時鐘同步串列接口2操作183
7.3.3串列通信引腳設定186
7.3.4時鐘同步串列通信設定示例188
7.4串列接口3190
7.4.1串列接口3控制暫存器190
7.4.2時鐘同步串列接口3操作192
7.4.3串列通信引腳設定194
7.4.4時鐘同步串列通信設定示例196
7.4.5單主機IIC接口198
7.4.6IIC通信引腳設定201
7.4.7IIC串列通信設定示例203
習題204
第8章 自動傳送控制器206
8.1ATC1的基本功能和框圖206
8.2數據自動傳送控制暫存器209
8.3數據自動傳送基本操作和設定210
8.3.1數據自動傳送基本操作和時序210
8.3.2存儲地址設定211
8.3.3數據傳送計數設定212
8.3.4數據傳送方式設定212
8.4傳送方式213
8.4.1傳送方式0和傳送方式1213
8.4.2傳送方式2和傳送方式3213
8.4.3傳送方式4和傳送方式5214
8.4.4傳送方式6和傳送方式7215
8.4.5傳送方式8和傳送方式9215
8.4.6傳送方式A和傳送方式B216
8.4.7傳送方式C和傳送方式D217
8.4.8傳送方式E和傳送方式F217
8.5數據自動傳送設定示例218
習題219
第9章 模數與數模轉換器220
9.1AD轉換與其控制暫存器220
9.2AD轉換器的使用222
9.2.1設定223
9.2.2AD轉換設定示例225
9.2.3注意事項227
9.3DA轉換與其控制暫存器227
9.4DA轉換操作229
習題230
第10章 嵌入式單片機套用系統設計與實踐231
10.1概述231
10.2硬體系統設計232
10.2.1硬體設計分析232
10.2.2硬體電路設計234
10.3軟體系統設計239
10.3.1軟體設計分析239
10.3.2軟體模組設計240
10.4系統調試247
習題250
第11章 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的移植251
11.1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μC/OS?Ⅱ概述251
11.2實時作業系統的一些基本概念253
11.3移植μC/OS?Ⅱ255
11.3.1移植前的準備257
11.3.2重新定義核心大小和功能257
11.3.3編寫與硬體相關的代碼261
11.3.4計算μC/OS?Ⅱ占用的RAM資源266
11.4μC/OS?Ⅱ在MN101C上的移植266
11.4.1編寫硬體相關的代碼266
11.4.2重新定義核心大小274
11.4.3編寫用戶任務276
習題278
第12章 AM Starter Kit279
12.1概要279
12.1.1特點279
12.1.2額定參數279
12.1.3系統框圖280
12.1.4產品說明280
12.2STOP WATCH281
12.2.1STOP WATCH說明281
12.2.2STOP WATCH分析282
12.2.3程式框圖及程式284
12.3對時285
12.3.1對時程式說明285
12.3.2對時程式分析286
12.3.3程式框圖及程式287
12.4輪盤遊戲289
12.4.1輪盤遊戲說明289
12.4.2輪盤遊戲分析290
12.4.3程式框圖及程式291
12.5老虎棋遊戲292
12.5.1老虎棋遊戲說明292
12.5.2老虎棋遊戲分析293
12.5.3程式框圖及程式294
12.6串列通信樣例1295
12.6.1串列通信樣例1說明295
12.6.2串列通信樣例1分析296
12.6.3程式框圖及程式300
12.7串列通信樣例2301
12.7.1串列通信樣例2說明301
12.7.2串列通信樣例2分析302
12.7.3程式框圖及程式304
附錄 AMN101引腳說明3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