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樞不昧寶珠

商人的妻子將崔樞告到官府,說寶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 崔樞說:“如果墓沒有被盜的話,寶珠一定還在棺材裡。 ”於是,官府派人挖墓開棺,果然寶珠還在棺材裡。

《崔樞不昧寶珠》

原文

崔樞應進士⑦,客居汴半歲,與海賈⑧同止③。其人得疾既篤,謂崔曰:“荷④君見顧,不以外夷見忽。今疾勢不起,番人重土殯,脫歿,君能始終之否?”崔許之。曰:“某有一珠,價萬緡⑤,得之能蹈火赴水,實至寶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曰:“當一進士,巡州邑以自給,奈何忽蓄異寶?”伺無人,置於柩中,瘞①於阡陌。後一年,崔游丐亳州,聞番人有自南來尋故夫,並勘珠所在,陳於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於亳來追捕,崔曰:“儻窀穸②不為盜所發,珠必無他。”遂剖棺得其珠。汴帥王彥謨奇其節,欲命為幕,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⑥,有清名。
[注]①瘞:yì,埋葬 ②窀穸:zhūnxī,墓穴。 ③止:住在一起。④荷:受,承蒙。⑤緡:即一貫錢。⑥文柄:掌文權,指任秘書監。⑦應進士:參加進士考試。⑧海賈:往來於海上的商人。

參考譯文

有個叫崔樞的人去汴梁考進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達半年之久。後來,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對崔樞說:“這些天承蒙你照顧,不因為我是外族人而看不起我。我的病看來是治不好了,按我們家鄉的風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幫我這個忙。”崔樞答就了他的請求。商人又說:“我有一顆寶珠,價值萬貫,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確實是極珍貴的寶珠,我願冒昧奉送給你。”崔樞懷著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寶珠。事後崔樞一想,覺得不妥:做一個進士,所需自有官府共給,怎么能夠私藏異寶呢?商人死後,崔樞在土葬他時就把寶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進墳墓中去了。
一年後,崔樞到亳州四處謀生,聽到南方商人的妻子從南方千里迢迢來尋找亡夫,並追查寶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將崔樞告到官府,說寶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樞。崔樞說:“如果墓沒有被盜的話,寶珠一定還在棺材裡。”於是,官府派人挖墓開棺,果然寶珠還在棺材裡。沛帥王彥認為崔樞的可貴品質確實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第二年,崔樞考中進士,後來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