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鄭谷詩]

峨眉山[鄭谷詩]

晚唐詩人鄭谷遊覽峨眉山時,創作了此詩。讚嘆其雄偉高峻,並觸發山水情懷,寄託混跡末世的苦悶思緒。

原文

峨眉山[鄭谷詩] 峨眉山[鄭谷詩]

萬仞白雲端,經春雪未殘。

夏消江峽滿,晴照蜀樓寒。

造鏡知僧熟,歸林認鶴難。

會須朝闕去,只有畫圖看。

鑑賞

峨眉山,位於四川峨眉西南七公里處,山脈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緣,逶迤綿延,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故名。峨眉山分大、中、小三峨,今遊覽地為大峨,主峰金頂海拔三千多米,山麓至峰頂五十餘公里,其間峰巒起伏,石徑盤鏇,雄秀幽奇,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自東漢始,山上創建許多道觀,流行道教。唐宋後盛行佛教,至明清,山上大小寺廟近百座,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台山並稱四大佛教名山。

詩人遊覽峨眉山,讚嘆其雄偉高峻,並由此觸發山水情懷,寄託混跡末世的苦悶思緒。詩的前四句寫山勢,萬仞之峰直插白雲,可見其高,山巔積雪經春仍然未能融化,可見其寒,所謂“高處不勝寒”,極力渲染高寒之境;接著進一步寫其勢,夏日雪融使峽中水滿,長江泛溢,足見積雪之厚,陽光照耀下的雪色,寒徹整個蜀地樓台,足見寒氣之盛。後四句抒懷,置身這空靈幽美之境地,已與山中僧人熟識,但自己歸隱山林的情懷,卻又難以實現,由於處身塵世之中,必須進京上朝,而那時峨眉美景也只有在畫圖中再去領略了。

作者

鄭谷(約851—910) 字守愚,宜春縣(今宜春市)人。7歲能作詩,“自騎竹馬之年,則有賦詠”。及長,孜孜忘倦,甚於始學,受知於李朋、馬戴、司空圖、薛能、李頻。應進士試16年,至光啟三年(887)及第。授官京兆鄂縣尉,遷右拾遺、補闕。為人潔身自好,不戀名利之域。其所處之時,牛、李黨爭餘波猶存,而鄭谷能獨守於義命之戒。乾寧四年(897)為尚書都官郎中。這是他最後一任官職,後人稱為鄭都官。不久退隱還鄉,在宜春城南60里的仰山構築讀書堂,潛心作詩,與許棠、張喬等9人唱和酬答,號為“芳林十哲”,後世亦稱“鹹通十哲”。

峨眉山 峨眉山

鄭谷為晚唐重要詩人,其父鄭史、兄鄭啟皆有詩名,人稱“鄭氏三父子”。有詩400餘首行世。隨從昭宗避難華州,居住雲台道院時,編有《雲台編》3卷。歸隱之後,又編《宜陽編》3卷。今合編為《鄭谷詩集編年箋注》(華東師大出版社版)。其中七律《鷓鴣詩》最為著名,其詩日:“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春日西。”世稱“鄭鷓鴣”。嘗評點詩僧齊己《早梅》詩句,建議改“數枝梅”為“一枝梅”,遂有“一字師”之名,佳話至今為人稱道。《唐才子傳》稱其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四庫提要》評其詩“往往於風調之中,獨饒思致。汰其膚淺,擷其菁華,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