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書出師表

岳飛書出師表

南陽武侯祠大殿左側的碑廊里,鑲嵌著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石刻。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岳飛書前後《出師表》石刻,石碑刻工精良,墨底白字,宛如手書,貫通長廊,頗為壯觀,遊人至此,無不留步觀賞。

南陽書法藝術

南陽書法藝術悠久,早在西周及春秋時期已有相當成熟的文字,如桐柏出土的曾子伯盤(存28字),鄱伯匜(存17字),南陽出土的仲父簋(存44字),彭宇簠(存32字),這些青銅器上的篆體銘文已是相當精美的書法了。從出土的碑刻來看,漢代的南陽書法藝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李孟初碑、趙碑、張景碑以及淮瀆廟碑是隸書成熟期的典型。漢畫中的許阿瞿墓誌是由隸變楷過渡時期的一種書體。另外,清代南陽知府顧嘉蘅在南陽任職期間留下墨跡很多,尤其是武侯祠內對聯文、字俱佳,頗受人稱讚。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以及原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學者郭沫若,都曾給“武侯祠”、“諸葛草廬”題詞,也成為南陽書法界的盛事。南陽曆代的書法家很多,劉秀、樂廣、宗炳、王鴻儒、張朝選、劉詞青、吳資玉、賈雲槎、孔照文、董作賓、李志敏、王學睿、邱始鍾、張士均、張弢等在書法藝術上都有較高造詣。

岳飛書《出師表》

岳飛 前出師表 岳飛 前出師表

在諸葛亮躬耕地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大殿左側的碑廊里,鑲嵌著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石刻。前後《出師表》共1300餘字,由21塊小石碑組成,石碑刻工精良,墨底白字,宛如手書,貫通長廊,頗為壯觀,遊人至此,無不留步觀賞。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岳飛書前後《出師表》石刻。《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出師北伐時上奏給後主劉禪的陳事文書,文章充分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矢志收復中原的抱負。

那么,岳飛是怎樣留下這兩表的呢?他自己寫有跋語:

“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岳飛並識。”

跋語的意思是說: 

南陽武侯祠碑刻(岳飛手書出師表) 南陽武侯祠碑刻(岳飛手書出師表)

在公元1138年,也就是南宋紹興八年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岳飛領兵路過河南南陽,到南陽武侯祠拜謁了諸葛亮,適逢天陰下雨,就在祠內住了下來。入夜之後,秉燭殿內,觀看前代賢士留在壁間的讚頌諸葛亮的詩詞和文章,以及前後出師二表,看著看著,情不自禁,淚如雨下,當天晚上,他思緒萬千,竟無法入睡,坐著等待天亮。第二天早晨,祠內的道士給他倒茶請安,然後擺出文房四寶,請題詞留念。於是,岳飛便飛筆走紙,把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寫了出來,在寫的過程中,他異常激動,涕淚四流,寫完擱筆,才覺得胸中鬱悶之氣稍稍得到舒展。

岳飛兼資文武,能詩善書。前後《出師表》字型行草,一氣呵成,寫得酣暢淋漓,綜觀如電掣雷奔,龍飛鳳舞,細視則鐵畫銀勾,頓挫抑揚。字型筆畫,或大或小,或重或輕,或粗或細,或疾或遲,或駐或引,隨態運奇,無不適意,其揮灑縱橫,如快馬入陣,令人想見岳飛馳騁疆場之英氣雄姿。

岳飛書前後《出師表》石刻,深受世人所喜愛,為了獲得拓本,人們便加以復刻。至今,在全國保存有七八處之多。諸葛亮與岳飛二人英名與勳業先後相輝映,同為千古傳人,人們敬其人也愛其文,所以很珍視這墨跡,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此書筆力雄逸,氣韻生動,有顏真卿《讓憲部尚書表》的風格,藝術價值極高。

南陽武侯祠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南陽武侯祠依嶺就勢坐落在臥龍崗上,初建於魏晉,盛於唐宋,有1800多年歷史。這裡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隱居躬耕地,漢昭烈皇帝(劉備)“三顧茅廬”處,“三分天下”的策源地,也是歷代官方祭祀諸葛亮的地方。是一座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文化古蹟,為豫西南歷史名勝之首。

劉禹錫有《陋室銘》:“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早在唐代時期南陽臥龍崗已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明世宗皇帝朱厚熜曾欽定南陽臥龍崗為諸葛亮躬耕地,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崗”,先後有眾多國家領導人考察南陽臥龍崗。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1963年被列為首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榮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二級博物館。2014年南陽臥龍崗景區榮獲“河南十佳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