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分析--地質力學的方法與實踐第三篇

構造應力場概述4.1構造應力場的概念和研究意義4.2構造應力場研究的歷史回顧4.3構造應力場的主要影響因素4.4構造應力場的主要類型與劃分4.5構造應力場的時空變化4.6構造應力場的基本圖件內容及其表示方法第五章 地質歷史時期的構造應力場研究5.1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應力狀態的分析研究5.2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應力場的研究方法5.3地質歷史時期的典型構造形式與構造應力場的分析5.4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應力場的套用與研究第六章 現今構造應力場的研究6.1地應力測量6.2現今構造應力場的研究方法6.3現今構造應力場的典型構造形式6.4現今構造應力場的發展演化6.5現今構造應力場的實踐與套用研究6.6中國現今構造應力場的主要特徵6.7地殼中現今地應力狀態與地殼運動問題第七章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本書依照李四光教授的遺願撰寫而成,是他逝世(1971年)以後20多年來,地質力學和有關學科在岩石
力學性質及構造應力場分析方面研究成果的總結歸納。本書敘述了岩石力學性質的實驗觀測與自然表象的
基本問題,重點討論了岩石的變形與流動,以及斷裂與損傷;在介紹構造應力場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首先討論
了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應力場的研究方法、典型構造型式、發展演化及其套用等;重點敘述了現今構造應力場
研究中的地應力測量工作、研究方法、典型構造型式、短周期的發展變化和套用研究等;舉例分析了中國區域
現今三維構造應力場的基本特徵,以及全球性分布規律,旨在把它與探討地殼運動聯繫起來,並進一步從構
造應力場的模擬實驗研究(包括非均勻介質三維光彈模擬方法等)及理論分析,驗證各種典型構造形式與全
球構造應力場的分析結果。本書對從事構造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地震地質、地熱地質、深部
地質、歷史地質以及大地構造研究的科研人員與高等院校師生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岩石力學性質的實驗觀察與自然表象
1.1岩石的基本力學性質
1.2圍壓效應
1.3溫度效應
1.4應變率效應
1.5孔隙介質和孔隙流體壓力效應
1.6時間效應
1.7應力狀態效應
1.8聲發射與凱塞效應
1.9滑動
1.10岩爆
第二章 岩石變形與流動
2.1位形與位移
2.2應變與應變張量
2.3變形橢球與應變圓
2.4轉動張量幾何
2.5應力
2.6應力不變數與應力橢球
2.7應力張量分解
2.8彈性變形本構關係
2.9塑性變形屈服準則
2.10塑性變形本構關係
2.11粘性流動
2.12粘彈性流變的本構關係
2.13固流體、固流閾、基本強度
2.14粘塑性流變
第三章 岩石的斷裂與損傷
3.1斷裂準則
3.2格瑞菲茲斷裂準則
3.3各向異性斷裂準則
3.4岩石的損傷與斷裂
3.5岩石的損傷斷裂與分形
第四章 構造應力場概述
4.1構造應力場的概念和研究意義
4.2構造應力場研究的歷史回顧
4.3構造應力場的主要影響因素
4.4構造應力場的主要類型與劃分
4.5構造應力場的時空變化
4.6構造應力場的基本圖件內容及其表示方法
第五章 地質歷史時期的構造應力場研究
5.1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應力狀態的分析研究
5.2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應力場的研究方法
5.3地質歷史時期的典型構造形式與構造應力場的分析
5.4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應力場的套用與研究
第六章 現今構造應力場的研究
6.1地應力測量
6.2現今構造應力場的研究方法
6.3現今構造應力場的典型構造形式
6.4現今構造應力場的發展演化
6.5現今構造應力場的實踐與套用研究
6.6中國現今構造應力場的主要特徵
6.7地殼中現今地應力狀態與地殼運動問題
第七章 構造應力場理論分析與模擬實驗
7.1構造模擬概述
7.2模擬及模擬實驗
7.3典型構造型式的模擬與力學分析
7.4全球構造應力場的力學分析與模擬
主要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