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舞鏡

山雞舞鏡

成語,比喻自我欣賞。語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很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魏武帝(曹操)在銅雀台打獵時,南方進貢一隻山雞 ,武帝想讓山雞跳舞卻沒有辦法。公子蒼舒令人把山雞放在一面大鏡子前面,山雞看見了自己的形影,便跳了起來,跳啊跳啊,一直到累死為止。後來便以“山雞舞鏡”為顧影自憐之典。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詞目】山雞舞鏡

【拼音】shān jī wǔ jìng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結構形式】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基本解釋】 山雞對鏡起舞。比喻自我欣賞。

山雞特別喜歡自己美麗的羽毛,所以每當走到水邊望見自己的影子,便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魏武帝在銅雀台打獵時,南方進貢一隻山雞

,武帝想讓山雞跳舞卻沒有辦法。公子蒼舒令人把山雞放在一面大鏡子前面,山雞看見了自己的形影,便跳了起來,跳啊跳啊,一直到累死為止。後來便以“山雞舞鏡”為顧影自憐之典。

成語含義

比喻自我欣賞。

示例用法

成語《山雞舞鏡》王建峰 繪成語《山雞舞鏡》王建峰 繪

丹桂岩~,碧梧嶺孔雀開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 山雞愛舞鏡,

海燕貪棲梁。”(黃遵憲《番客篇》詩。)

“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黃庭堅《睡鴨》詩。)

【用 法】作賓語、定語;指自我欣賞

同義詞

山雞照影山雞臨清鏡山雞舞山雞舞鏡照山雞 山雞映水

成語故事

曹操有個小兒子叫曹沖,從小聰明過人。曹操特別寵愛他,想立他為繼承人。有一年,南方有人來到銅雀台獻給曹操一隻極美麗的山雞,可是它在殿堂上不肯鳴舞。

眾人束手無策,認為請曹衝來也許有辦法。為什麼這五六歲的孩子受人器重呢?前不久,孫權送來一頭大象,北方人從未見過,很想知道它的重量,就是沒法稱。曹沖在邊上如此這般說了一通,曹操覺得很有道理,就吩咐按曹沖的辦法去稱。 曹沖命人把大象牽到空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在船舷兩邊刻上記號。然後把大象牽上岸去,再拿糧包、石頭裝到船上,裝到刻記號的地方為止。

曹沖再讓人把船上的糧包、石頭分別點數,過稱。這些東西的總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現在曹沖被請到殿堂上,他一看到山雞,就命人取一面銅鏡來。山雞在銅鏡前看到自己美麗的形體,仿佛置身於明淨的湖面,居然連連歡叫、翩翩起舞。

山雞越舞越得意,竟不知停歇,直至倒地死去。成語“山雞舞鏡”比喻顧影自憐,自鳴得意。可惜,聰穎無比的曹沖只活到13歲便死了。曹操痛悼愛子早亡,失去了理想的繼承人。

來源出處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