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靈石鑫源公司

山西靈石鑫源公司

山西靈石鑫源公司,(以下簡稱靈石鑫源公司)總部位於靈石縣城西35公里處的靈石縣段純鎮杜家灘村,西臨交口縣,南臨汾西、霍州市,三雙公路途經公司門前,交通運輸便利,煤炭資源豐富。

基本信息

公司介紹

山西鑫源公司總部大樓 山西鑫源公司總部大樓

2009年8月2日根據山西省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檔案精神(晉煤重組辦發【2009】64號),又靈石縣段純鎮田家窪煤礦、山西天星大井溝煤業有限公司、靈石縣段純鎮苗家莊煤礦三礦整合兼併,於2009年11月18日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變更企業名稱為“山西靈石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開採方式為露天開採(採礦許可證號C1400002009111220045954),生產規模45萬噸/年,礦區面積6.6003平方公里,礦區分布有2#、4#、7#、9#、10#、11#多種煤層,可採煤層平均厚度5米,保有儲量2329.8萬噸,礦區開採涉及徐家莊、南坪頭、牛家莊、田家窪、溫家莊、姚家坡等8個自然村。

山西靈石鑫源公司本著採煤、洗選精煤、綠化種植、農業生產、投資開發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思路,下屬企業:靈石縣鑫源煤化有限公司、靈石縣俊潮煤化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企業:靈石縣旺龍林牧發展有限公司、靈石縣宇創商貿有限公司、靈石縣恆裕加油站、靈石縣旺恆乾法選煤有限公司、靈石縣嘉祥型煤廠、晉中陸軍預備役高炮團工兵防化連。各下屬單位都建有辦公樓、職工宿舍、食堂、澡堂、文體活動室等基礎設施,初步形成了集團化、規模化的經營模式。

企業文化

鑫源公司在發展中培育了以“以人為本”為特色的“德”文化。它產生於艱苦奮鬥的創業時期,又在市場競爭中得到充分的發展,是全體鑫源人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精神財富的共同結晶,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源泉。

鑫源公司以“德”文化為主要理念

鑫源文化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煉,在提煉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培育了“以人為本”特色的優秀的“德”文化。

核心理念是“誠實、創新、開拓、合作、共贏”的企業精神、“以人為本、以法為綱、追求卓越、德贏天下”的核心價值觀和“發展鑫源、回報社會、造福百姓、貢獻國家”的戰略理念。生產理念是“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開採,生產出同行業優質產品”。再加上其他主要理念,形成了鑫源煤業較為完整的價值觀系統。

公司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以人為本、以法為綱、追求卓越、德贏天下

企業精神——誠實、創新、開拓、合作、共贏

企業目標——將鑫源做大做強,建成國內一流的,與國際接軌的大型現代化企業

共同願望——與客戶共同發展,與員工一起成長

管理理念——生產安全化、工作標準化、服務流程化、執行軍事化

戰略理念——發展鑫源、回報社會、造福百姓、貢獻國家

生產理念——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開採,生產出同行業優質

產品

行銷理念——誠信務實、合作共贏

服務理念——系統化、流程化、引導化

用人理念——有才有德之人,重用;有才無德之人,選擇使用;無才有德之人, 訓練後用; 無才無德之人,堅決不用。

新農村建設

南徐新村新農村建設主要涉及徐家莊、前進莊、苗家莊、牛家莊、姚家坡、田家嶺、新建莊、南坪頭等8個自然村,第一期工程實施徐家莊、前進莊、南坪頭三個自然村,兩個村委。由於多年來,煤炭的過度和無序開採,造成的地質災害日益嚴重——地面沉陷、房屋裂縫,水資源缺乏,污染嚴重,部分村民已處在十分危險的環境中生存,嚴重威脅百姓的生命安全。

靈石新農村建設圖樣 靈石新農村建設圖樣

由於當地村民反映強烈,前些年就此引發了多起民眾集體上訪事件,災害危險仍未解決,在這次煤炭資源兼併整合過程中山西靈石鑫源公司對原有的田家窪煤礦、苗家莊煤礦、大井溝煤礦進行了整合,整合後,面對當地村民的危難之急,各支部、村委幹部,鎮黨委、政府有關領導多次于山西靈石鑫源公司協商,要求採取村企共建的方式,讓企業出資徹底解決大面積的地質災害治理,投巨資實施整村整體搬遷,建設新農村,在村企雙方協商的基礎上,2009年8月徐家莊村委(含前進莊)南坪頭村委,通過召開黨員會議,村委會議,村民代表大會,全體村民大會一致同意進行整村搬遷,並制訂了搬遷方案,全體村民自願分別與山西靈石鑫源公司簽訂了村民住房搬遷協定,所涉村民沒有任何異議。

2009年9月份,南坪頭、徐家莊村委聘請山西省發改委光華設計院作了可行性研究報告,聘請山西省地質勘察設計院做了地質災害評價報告,聘請山西凱迪建築設計規劃有限公司作了南徐新村規劃方案,並辦理了相關土地、環評、林地使用等有關手續,在此基礎上山西靈石鑫源公司與南坪頭徐家莊兩委協商同意後於2009年12月30日村企雙方共同舉行了新村建設奠基儀式,正式開工。

山西靈石鑫源公司按照縣、鎮政府工作指導意見,對南坪頭、前進莊、新建莊村三個自然村190戶580人村民在土地、墳地、荒山荒坡補償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合理的搬遷補償,隨著新農村工程的不斷完善,村民在得到經濟補償的同時,還將按照折一補一的標準搬入高標準的“零能”新居,原有農田耕種原積也將數倍增長,此項惠民工程迅速改善了村民的經濟狀況,提高了生活生產質量,受得當地村民的大力擁護和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