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旺生物群

山旺生物群

山旺生物群,位於山東臨朐東部解家河盆地,拉丁名為heritage of Shanwang biota,分別有極豐富的化石資源。

基本信息

山旺生物群(heritage of Shanwang biota)產于山東臨朐東部解家河盆地的中中新世早期的以“萬卷書”聞名國內外的山旺組硅藻土層中。地層內保存了各種精美的動植物化石,素有“化石博物館”之稱。主要化石門類包括:硅藻、孢粉、植物大化石、介形蟲、昆蟲、蜘蛛、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等。代表化石為:玄武蛙、臨朐蟾蜍、中新原螈、中新蛇、魯鈍吻鱷、山旺鳥、山旺蝙蝠、硅藻鼠、孔氏半熊、三角原古鹿、柄杯鹿、犀類等。化石保存完整精美,有保存皮膚的犀、保存毛的嚙齒類、保存翼膜的蝙蝠和從蝌蚪到成體的不同階段的蛙化石等。山旺生物群是研究中國東部自新生代以來生物群演化和環境變遷的重要佐證。

相關資料

山東中新世山旺生物群的埋藏學初步研究
白松
【摘要】:中國山東山旺是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產地,對於該地區化石的埋藏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埋藏學是專門研究化石的埋藏條件及其產地的形成原因的一門科學。它主要研究生物體從死亡到形成化石的全部歷史過程,利用化石的保存情況、個體大小分選程度及其在岩層內的位置、圍岩的沉積特徵等方面來判斷埋藏條件,分析古生物群落的原始生活環境,恢復古環境。本文通過在山旺盆地多次的野外工作,觀察了中新世山旺組產出的魚類、植物、昆蟲、大型哺乳動物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近300塊,並詳細記錄和描述了這些化石的埋藏特徵,根據其保存完好程度、保存形態及圍岩的岩性特徵分別做了統計與歸納。結合化石圍岩的沉積特徵,將其劃分為紋層狀硅藻土頁岩相、含硅藻質泥頁岩相與濁積特徵顯著的硅藻土質泥岩相這三種埋藏相。紋層狀硅藻土頁岩相指示了水動力很低,埋藏迅速,沉積物沉降速度快的埋藏環境,其紋層的明暗交替變化代表了一個年份中的季節交替;硅藻質泥頁岩相指示了一個溫度較高的富氧水體環境,且可能有較弱的水動力作用。濁積特徵顯著的硅藻土質泥岩相代表了沉積時期間歇性的洪流作用,為湖盆帶來了陸源物質,並對湖內沉積環境造成了一些影響。結合前人的研究結果,推測中新世山旺地區氣候總體上溫暖潮濕,生物繁盛,山旺湖是附近生物的水源地,湖水總體趨於平靜,水動力小,水體經歷了一個由深變淺,溫度由低到高的變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