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灌區

尼羅河灌區

尼羅河灌區位於尼羅河下游埃及境內的世界大型灌區,包括尼羅河三角洲平原和尼羅河谷地,在尼羅河上共建有9處水利工程,主要灌溉作物有棉花、稻米、小麥、玉米、甘蔗、洋蔥等。

尼羅河灌區

正文

位於尼羅河下游埃及境內的世界大型灌區。氣候乾旱。年平均降水量僅10mm,農業生產完全依賴於灌溉。尼羅河是灌區的唯一水源,從南到北流貫埃及全境,形成寬約3~16km的狹長河谷。在開羅以北則形成東西寬248km、南北長200km的巨大的尼羅河三角洲,是埃及最富饒的地區。埃及尼羅河灌區灌溉歷史悠久,利用尼羅河每年一季的洪水漫灌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400年。直到19世紀以後,才出現溝灌法和畦灌法,並逐步得到推廣,僅在沙漠綠洲提取地下水灌溉的局部地區採用噴灌滴灌。主要灌溉作物有棉花、稻米、小麥、玉米、甘蔗、洋蔥等。近百年來,埃及灌溉面積,亦即耕地面積在200~300萬公頃之間變化,其中90%以上的地區是利用尼羅河水進行灌溉。1986年埃及灌溉面積為232萬公頃。

尼羅河灌區尼羅河灌區
尼羅河灌區包括尼羅河三角洲平原和尼羅河谷地,在尼羅河上共建有 9處水利工程(見下頁圖)。這些工程主要用於灌溉,部分兼有防洪、發電、旅遊等效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最主要的工程是三角洲閘,始建於1843年,1939年進行重建,控制三角洲的灌溉面積達162萬公頃。其後100多年內,陸續修建了其他8項工程,這些工程主要用於灌溉。哈馬迪村閘和伊斯納閘,除灌溉外,兼有防洪效益。亞斯文老壩和1970年建成的亞斯文高壩,除灌溉外,還有發電、防洪、航運、旅遊等效益。尼羅河通過亞斯文高壩水庫多年調節,可以向灌區常年提供灌溉用水。但是,灌區農民長期以來習慣於過量用水,平均每公頃灌溉定額15000m3以上,總灌溉效率為45~50%。
由於尼羅河灌區氣候乾旱,加之過量用水,隨之出現土地鹽鹼化問題。1909年灌區棉花等作物減產後,灌區開始注意排水措施,大量修建灌區排水骨幹工程和田間暗管排水網。1977年排水工程控制面積已達150萬公頃;1980年田間暗管排水網控制面積達84萬公頃。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