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魚

神仙魚

神仙魚,又名燕魚、天使、小神仙魚、小鰭帆魚等,麗科魚屬,原產南美洲的蓋亞那、巴西。神仙魚長12~15厘米,高可達15~20厘米,頭小而尖體側扁,呈菱形。背鰭和臀鰭很長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鰭帆魚之稱。從側面看神仙魚遊動,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魚又稱燕魚。神仙魚體態高雅、游姿優美,雖然它沒有艷麗的色彩,但是,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種熱帶魚無可比擬的,似乎還沒有發現一個飼養熱帶魚多年的愛好者沒有飼養過神仙魚的事例,神仙魚幾乎就是熱帶魚的代名詞,只要一提起熱帶魚,人們往往第一聯想就是這種在水草叢中悠然穿梭,美麗得清塵脫俗的魚類。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神仙魚神仙魚

原產地為南美洲秘魯境內的Pucallpa,沿著Rio Ucayali往北,經亞馬遜水域一路到巴西東部的亞馬遜三角洲為止,在這範圍將近5000公里的範圍內,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此外,在Rio Negro及其他支流亦發現它們的蹤跡或存在其他地域品種。一般成魚體長12-18公分。

神仙魚體態高雅、游姿優美,雖然它沒有艷麗的色彩,但是,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種熱帶魚無可比擬的,似乎還沒有發現一個飼養熱帶魚多年的愛好者沒有飼養過神仙魚的事例,神仙魚幾乎就是熱帶魚的代名詞,只要一提起熱帶魚,人們往往第一聯想就是這種在水草叢中悠然穿梭,美麗得清塵脫俗的魚類。

神仙魚魚體側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飛翔的燕子,故在中國北方地區又被稱為“燕魚”。

形態特徵

神仙魚神仙魚
神仙魚又名、燕魚、天使、小神仙魚、小鰭帆魚,麗科魚屬,原產南美洲的蓋亞那、巴西。

神仙魚長12-15厘米,高可達15-20厘米,頭小而尖體側扁,呈菱形。背鰭臀鰭很長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鰭帆魚之稱。從側面看神仙魚遊動,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魚又呈燕魚。

神仙魚腹鰭已演化成觸鬚,色白柔軟,長如流蘇。尾柄短,尾鰭後緣平直,上下端略長。胸鰭無色透明,體表基調色為銀白帶黃,腹部銀白,背部淡金黃色,體側各有4條黑色粗紋,第一條穿過眼眶,第二條在背鰭和臀鰭基部前緣第三條從背鰭末端至臀鰭末端,第四條在尾柄基部。眼部黑眼珠外圈虹膜呈紅色,上有一黑色細絨條。

神仙魚性格文靜,動作瀟灑,在水中忽升忽降,忽進忽退,飄若神仙,以其奇特的體形、優美的泳姿、高雅的色彩,被譽為“觀賞魚中的皇后”。

生活習性

神仙魚神仙魚
適合水溫:24~27℃。水質要求:總硬度(gH):3~6dGH,酸鹼度(pH):6.5~7.0。

神仙魚性格不算溫和,有領地意識,對水質也沒有什麼特殊要求,最好不要和小型魚類混養,需要注意的是鯉科的虎皮魚,這種調皮而活潑的小魚經常喜歡啃咬神仙魚的臀鰭和尾鰭,雖然不是致命的攻擊,但是為了保持神仙魚美麗的外形,還是儘量避免將神仙魚和它們一起混合飼養。

由於國內一些繁殖漁場在神仙魚繁殖的時期所採用的水是經過逆滲透法用陰陽離子處理過的軟水(即水質環境中礦物質含量較低而總硬度較低的水)。雖然,經過這種處理過的水質雖然對神仙魚繁殖孵化極有幫助,但是在這種水質環境中生長的幼魚,經過長途運輸又來到水族經銷商高密度飼養而水質截然不同的販賣缸中,期間的折騰使原本纖弱的幼魚更加容易得病、

死亡。所以,不能急著去選購新到的魚,讓適應水質、脫離發病期的煩瑣交給“技術高超”的水族經銷商去處理,過7~10天以後選購,那些魚將會極其穩定地存活在於水族箱中,而省卻了處理麻煩。

神仙魚是卵生魚類,繁殖卻比較簡單。仔細觀察配對成功的雙魚,如果肛門附近開始突起,即輸精管、產卵管開始下垂,這是產卵前的徵兆,它們會在產卵前選擇一片認為安全的區域,共同保衛領土,驅趕無意間闖入的其他魚類。這片領土可能是一片寬大的水草葉面,也可能是水族箱玻璃的一角……在確定了環境安全後,雌、雄魚會將產卵區域啄食乾淨,而後雌魚開始產卵,而雄魚在雌魚產卵的同時進行受精。一般情況整個產卵過程將持續數小時,產卵數量視成魚的大小,一般為400~1000不等。

產卵結束後,雌、雄魚會共同守護魚卵,輪流用胸鰭扇動水流確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當某些魚卵因為未受精或被水黴菌感染而發白、霉變時,它們會立即啄食,確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個維護過程是十分感人的。經過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後的36小時,仔魚開始孵化,卻依然不會遊動,依附於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黃素渡過漫長的4~5天開始游離產卵點,攝食體形微小的水蚤為食。此間,雌、雄魚依然膽戰心驚、無微不至地呵護著它們。所以,為了給它們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產卵環境,最好是在神仙魚出現產卵前的徵兆的時候就放入另一做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單獨飼養,同時用氣泵輔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間不易過強的照明燈光,也不易使它們過度受驚,過度受驚將會導致它們吞食所有已經產出的魚卵。更不用投餵餌料,以免污染水質;尤其是活餌尤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種劍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魚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飼養技巧

投餌

神仙魚神仙魚
(1)覓食習性:神仙魚的飼養水溫一般是控制在24~28℃之間,在這以溫度範圍內,神仙魚的食慾旺盛,生長迅速,它不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神仙魚的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纖蟲、黃粉蟲、小活魚、顆粒飼料等。神仙魚品種繁多,大小懸殊,因此不同品種神仙魚的餌料選擇也不同。對於體長在3~12厘米的神仙魚,其餌料主要以龜蟲為主,以水蚯蚓、紅蟲、黃粉蟲為輔。對於體長在12厘米以上的神仙魚,龜蟲個體小,適口性差,應選擇個體略大的餌料,主要有紅蟲、水蚯蚓、黃粉蟲、小活魚等。神仙魚多數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小型品種也可馴化為以顆粒飼料為主,而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魚類很少。

(2)投餌次數:神仙魚的投餌量應根據魚體大小和數量多少來決定。家庭飼養神仙魚,一般每天只需投餌1~2次,其投餌量以5~10分鐘內吃完為宜。大批量飼養神仙魚時,每天需要投餌2~3次;繁殖時期的種魚,—般每天投餌3~4次。由於神仙魚體型較小,食量有限,每次投餌量以7~8成飽為宜,增加投餌次數叮促使魚類生長迅速。神仙魚的大部分品種,其餌料以龜蟲為主。當餌料以伍蟲為主時,其投餌量控制在10~30分鐘內吃完。當餌料以水蚯蚓為主時,其投餌量控制在5~10分鐘內吃完,每天投餌2~3次,投餵的水蚯蚓要漂洗乾淨。當餌料以小魚蝦為主時,原則上應多餐少喂,神仙魚更換新餌料時,投餌量要由少逐漸增多。神仙魚在運輸前,要停餌1~2天。

用水

(1)兌水:兌水是指部分換水這是神仙魚飼養中經常採用的簡便有效的方法。

兌水前,先將水族箱內的加熱器、充氣泵、循環過濾泵等電器的電源關掉,然後用紗布擦淨水族箱四壁玻璃或景物上附生的青苔,待水靜置15分鐘後,水中懸浮物全部沉入缸底,用橡皮管輕輕地吸出底部污物。

—般吸出的水量約占總水量的1/4~1/3。然後將備好的同溫度的新水,沿著缸壁緩緩地注入。

(2)換水:換水是指全部更換飼水,它是改變水質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但換水的工作量較大,尤其是水族箱小有景物時,工序複雜繁瑣。換水前,將水族箱小所有電器的電源切斷,將魚和景物全部取出,放去水。水族箱沖洗乾淨後,將景物全部放好,放入新水備用。

變種亞種

神仙魚神仙魚
經過多年的人工改良和雜交繁殖,神仙魚有了許多新的種類,根據尾鰭的長短,分為:短尾、中長尾、長尾三大品系;而根據魚體的斑紋、色彩變化又分成好多種類,在國內比較常見的有:白神仙魚、黑神仙魚、灰神仙魚、雲石神仙魚、半黑神仙魚、鴛鴦神仙魚、三色神仙魚、金頭神仙魚、玻璃神仙魚、鑽石神仙魚、熊貓神仙魚、紅眼神仙魚等等,而在國外比較風行的埃及神仙魚在國內還不多見。若以魚鰭長短來分,還有長尾神仙魚、中尾神仙魚和短尾神仙魚之稱。

紅眼鑽石神仙

學名:pterophyllum scalare,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屬慈鯛科,體長10~15cm,體扁圓形。眼睛鮮紅色,體色銀白,體表的魚鱗變異為一粒粒的珠狀,在光線照射下粒粒閃光,散發出鑽石般迷人的光澤,非常美麗。飼養水溫22~26℃,繁殖水溫27~28℃,水質是弱酸性軟水,餌料有魚蟲、紅蟲、顆粒飼料等。親魚自由擇偶,配偶關係固定,一對一缸,不再分開。屬雌板卵生類,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

金頭神仙

學名:pterophyllum scalare,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蓋亞那等地,屬慈鯛科。體長10-15厘米,扁圓盤形。背鰭挺拔高聳,臀鰭寬大,腹鰭是兩根長長的絲鰭,全身銀白色,唯頭頂金黃色而得名。飼養水溫22~26℃,水質是微酸性的軟水,繁殖水溫27~28℃。雄魚體大,頭頂圓厚凸出,雌魚體小,頭頂平直。親魚自由擇偶,配偶關係固定,屬磁板卵生魚類。選用10*15厘米的綠色塑膠板,固定在10厘米高度的支架上,放入種魚繁殖缸中作產巢。雌魚每次產卵500~600粒。

雲石神仙

學名:PTEROPHYLLUM SCALARE,原產地亞馬遜河,屬慈鯛科。體長10~15厘米,體圓形側扁。體色黑白兩色偏黑,斑駁交錯。飼養水溫22~26℃,水質是弱酸性的軟水,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紅蟲、顆粒飼料等。親魚性成熟6個月,雄魚體格魁梧,頭頂圓厚敦實,雌魚頭頂扁平。繁殖水溫27~28℃,磁板卵生。親魚自由配對,一對一缸,不再分開。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間隔產卵時間7~10天。

三色神仙

學名:PTEROPHYLLUM SCALARE,又名熊貓神仙,原產地亞馬遜河,屬慈鯛科。體長10~15厘米,體扁圓形。背鰭高聳,臀鰭寬大,腹鰭是兩根長長的絲鰭。體色銀白,體表有數個大小不等的黑斑,頭頂金黃色、體色黑白清晰,類似熊貓的花紋。飼養水溫22~26℃,繁殖水溫27~28℃,水質是弱酸性的軟水。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圓厚豐滿,雌魚頭頂瘦削扁平,磁板卵生。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約7~10天第二次產卵。

斑馬神仙

學名:pterophyllum eimekei,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屬慈鯛科。體長10~15厘米,體呈圓盤形側扁。頭尖,腹鰭是兩條長長的絲鰭,體側3~5條黑色垂直橫帶,似斑馬條紋而得名。飼養水溫22~26℃,水質微弱酸性軟水,餌料以蟲魚為主。繁殖水溫26~28℃,親魚性成熟6個月,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呈圓弧形微微隆起,各鰭較長。雌魚頭頂平滑,磁板卵生,每次產卵300~500。

鴛鴦神仙

學名:pterophyllum scalare,又名半身黑神仙,體型與斑馬神仙相同。前半身銀白或灰白色,後半身全黑色,黑白分明,非常美麗。飼養水溫22~26℃,餌料有蟲魚、水蚯蚓、紅蟲等。水質喜歡弱酸性軟水。繁殖水溫26~28℃,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呈圓弧形微微隆起,雌魚頭頂瘦削平滑,親魚自由擇偶,配好隊的種魚不再分開。屬磁板卵生類,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

黑神仙

學名:pterophyllum scalare,又名黑燕,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屬慈鯛科。體長10~15厘米,圓盤形側扁。全身漆黑如墨,體色鮮亮,是神仙魚中較著名的品種之一,飼養水溫22~26℃,繁殖水溫27~28℃,喜弱酸性軟水,親魚性成熟6~8個月,雄魚個體較大,頭頂圓厚微凸,雌魚頭頂平直,親魚自行配對,配偶關係固定,雌魚每次產卵100~200粒,約0~12天進行第二次產卵。仔魚48小時孵出,7天后可游水覓食。

藍神仙魚

體形類似於神仙魚,整體色澤較淡,而各鰭反射淡藍色光澤,是一種很清雅的品種。也有白子的品種,白子的較為類似紅眼神仙魚,只是鰭依舊反射著藍色的光澤。

陰陽神仙魚

陰陽神仙魚,又名綠珍珠,為身體後半部為黑色的改良品種,後半部的黑色還反射著墨綠色光澤。兩色對比強烈,整體感覺很別致。

灰斑馬神仙魚

與斑馬比較相似,只是身色偏灰,色彩對比強烈,具有藍綠色金屬光澤,各鰭花紋也更加清晰華麗。而且本種神仙眼睛虹膜為紅色。

玻璃神仙魚

通體透明,頭部黃色,可以清楚地看到鰓及內臟和骨骼。同樣也有白子的品種。

白神仙魚

整體除了眼部為黑色外,其他所有部位都為銀白色,身體上無條紋,頭部略透明,整體顏色完美,沒有一絲雜斑,如同一件精美的玉雕。同樣也有白子的品種。

銀神仙

整體為銀色具有金屬光澤的改良品種,身體上條紋不明顯。

選購技巧

雌雄鑑別

神仙魚的雌雄鑑別在幼魚期比較困難,但是在經過8~10個月進入性成熟期的成魚,雌雄特性卻十分明顯,特徵是:雄魚的額頭較雌魚發達,顯得飽滿而高昂,腹部則不似雌魚那么膨脹,而且雄魚的輸精管細而尖,雌魚的產卵管則是粗而圓。由於神仙魚是屬於喜歡自然配對的熱帶魚類,配對成功的神仙魚往往會脫離群體而成雙入對的一起遊動、一起攝食,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獨立生活。這一特性是選購神仙魚成魚愛好者需要注意的,應該多花些時間觀察魚群,以確定完整的配對,可不要拆散它們喔.而喜歡從幼魚階段開始飼養的愛好者則最好同時選購6~10尾,在其生長過程中即使發生意外,死亡幾尾或者有幾尾生長發育不良。

買魚技巧

買魚的方法是望、聞、問、切。因為魚店裡的魚是“百家魚”,也就是各個養家缸里不同的魚和不同的水質都在短時間進入了零售店的缸里,這些魚本身就都帶有一定的寄生蟲和細菌。如果沒有過好水就進缸,一般魚店的人只泡缸不過水,那么不同的水質會將這些寄生蟲和細菌從魚的身體裡激發出來,還有就是不同的水質突然的變化讓魚無法適應,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沒有過多的症狀但總是無故的死魚,魚店的人是魚隨死隨撈,如不仔細觀察是很難看見的,這也是為什麼養家手裡的魚一點都不值錢而到了零售店價格卻翻了7~8倍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在魚店裡買魚時最好要望、聞、問、切。先說望從魚店裡買魚的時候不僅要看魚還要看缸里的水看過濾系統,這是因為影響魚健康生長的最重要因素是水和過濾系統,你只看魚,短時間是看不出來什麼的,除非你不走、不吃也不喝一看看三天。所以不要一看到喜歡的魚簡單的看了看就立刻買(除非是極稀有的),一般買魚在一個店要看兩到三周,有的則要一月,儘管這樣很累也麻煩,但這樣買回的魚健康率在90%以上。這樣魚在它們的店裡如能生活兩周至一個月以上且過濾系統良好的話,就證明魚店的水養得不錯,魚也逐漸適應了。望第一要看水的清澈度,如水的透明度很好,魚卻藏在一些角落裡,這是因為魚有非常強的緊迫感主要是對水質及環境不適造成的,而水不是很清澈,但魚卻很活潑並索食慾望強烈,就說明魚已完全適應了缸中的水質及環境。

缸里和過濾棉上有無大量魚的糞便和剩餘餌料也是很關鍵的,糞便較多則是好事,證明魚的新陳代謝很好,過份乾淨缸裡面的魚建議不要去買,缸中餌料有剩餘則證明魚的索食慾望不是很強(魚店的人是不會把餵魚的食量加大的)。除非是草缸,否則正常的水質應是清澈透明且不會偏色的。如水如發黃則有可能用了呋喃類藥物正在治細菌性疾病;水發藍綠色則有可能用了亞甲藍或孔雀石綠治療水霉、白毛等病。有些藥如硝酸亞汞是無色的但有些刺鼻,所以就要用聞這裡的聞不僅是聽魚店老闆對魚的介紹還有就是你要用鼻子去聞,聞缸中水的味道或在確保你的手中無其它味道的前提下用手指沾一些水,吹乾後去聞。

最好的水質是帶有一點淡淡的腥味,一點沒有或很濃則證明水中的生態系統沒有建立或已崩潰。首先動手摸一摸裸缸的缸壁或缸內其它的器械,如有一點滑膩膩的感覺,則證明魚的新陳代謝較好,但絕對不應該是一摸感覺很多,過多實際是亞硝酸鹽含量過高的表現;用手摸一摸過濾棉,或看一看出水泵的周圍,如果有象鼻涕一樣的東東,有則證明水質相當不錯,富含營養。方便的話帶一點PH試紙是最好的。買回去後用剛才介紹的方法進行過水即可。還有就是如真要去買魚的時候最好不要選擇節假日時候,這個時間也是魚店大量上魚的時候,也就是魚的危險期,買回去的成活率較低。

蟲疾病

錨頭蟲(錨頭鰠)

(一)、感染的跡象。雌錨頭蟲,它們是寄生蟲,當它們粘在魚體上時,根據它們蠕蟲關的外觀很容易被辨認出來。春季在身體自由端有兩個大約3毫米的卵囊形成時,它們最大長度達到大約20毫米。

(二)、感染詳述。儘管錨頭蟲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們根本不是蟲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橈足類的甲殼動物。和大多數甲殼動物一樣,它們的成熟要經過幾個幼蟲期。春季從卵孵化出來的第一幼蟲自由遊動,直到它們發現一個合適的寄主並使自己貼在鰓上。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錨頭蟲深深地刺穿到魚身體組織里之後,使自己牢牢地貼在魚身上。人們可以逐個地把成年的蟲子摘下來,但是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而且對魚有潛在的危害。使用3%的鹽溶液短期浸泡也可以把蟲子從一條條魚身上除掉。有水族箱處理劑能殺死成蟲。也池塘里,重複使用抗原生動物處理劑能殺死幼蟲。使用敵百蟲也可以殺死成蟲。

黑斑病

皮居新穴吸蟲,也被認為是皮居莖雙穴吸蟲和其他品種

(一)、感染的跡象。黑色或褐色的小斑點,達2毫米寬,出現在身上和鰭上,有時也出現在眼睛上和嘴上。

(二)、感染詳述。斑點是含有幼蟲期的腸吸蟲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蟲,胞囊里有很重的色素。幼蟲期也被稱為皮居船形吸蟲。成年期的蟲子生活在水鳥的腸內,水鳥是吃了藏匿著幼蟲的魚而受到侵擾的。在水鳥的內臟里,包裹著每一個幼蟲的膜散開,蟲子在幾周之後發育成熟。成蟲產的卵在鳥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的卵發育成片自由遊動的幼蟲,幼蟲寄生於水螺身上。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能殺死寄生蟲,但是黑斑點一旦形成,就會留下痕跡。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打破寄生蟲的生長周期,通過確保水鳥不靠近池塘或水族箱,並且沒有被寄生蟲寄生的螺出現的方法。

血鞭毛蟲—昏睡病

(隱鞭蟲,也包括錐槳蟲和錐體蟲)

(一)、感染的跡象。傳染上隱鞭蟲的魚無精打彩並且遊動不正常,魚變得消瘦,眼睛凹陷,魚鰓發白(說明缺少紅血球)。受到嚴重侵害的魚死亡。錐體蟲看來是相對不致病的,並且不會產生如此嚴重的症狀。

(二)、感染詳述。隱鞭蟲和錐體蟲都是具有茸毛狀鞭毛的單細胞生物體(原生動物),因此得學名“鞭毛蟲”,它們作為寄生蟲生活在血液里。有危害的隱鞭毛蟲有兩根鞭毛,而完全沒有危害的錐體蟲只有一根鞭毛。要在血液塗片上看到這種寄生蟲,需要用到少300倍的顯微鏡。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還沒有發現能有效防治觀賞魚身上血鞭毛蟲的化學處理劑。由於只有受水蛭侵襲的魚受傳染,因此只需要取出受傳染的魚並且除掉水蛭。但是在水族箱裡這樣做相當容易,而在受到傳染的池塘里解決這個問題要困難的多。

斜管蟲

(一)、感染的跡象。受侵害的魚在硬物體上摩擦,合攏鰭。皮膚上復蓋著發白的藍色不透明體,尤其是在關部和背鰭之間。如果鰓部受到侵害,呼吸的頻率顯著加快。在感染的晚期,皮膚表面腫脹然後脫落。

(二)、感染詳述。斜管蟲是纖毛蟲,一種單細胞的、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生物體,不均勻地復蓋著茸毛,茸毛推動蟲體在水中前進。使用中等倍數顯微鏡能看到斜管蟲,但是必須迅速採到標本,因為斜管蟲在魚死後兩小時之內就離開了魚體。這種寄生蟲首先侵襲受了傷的魚,但是在擁擠的環境條件里傳染到健康的魚。斜管蟲病使魚變得非常弱,嚴重的病例能對鰓造成長久的損傷。斜管蟲靠細胞分裂繁殖。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如果魚比較強壯,對淡水魚類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用3%的鹽水浸泡,讓魚呆在裡面直到它們蜷縮起來,然後迅速地把它們放回到它們自己的水族箱裡。作為一種替代並且刺激性小治療方法,是將魚放入1%的鹽水中待10~15分鐘,然後把魚放回乾淨的水裡,治療熱帶魚溫度最好在28~30度。或者可以使用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

雲眼

(一)、感染的跡象。魚的一隻或兩隻眼睛變成有雲霧復蓋狀並且呈現發白色的外觀。魚可能顯示出緊張的跡象,並且魚體的顏色不正常,或者它們的行為舉止和正常的魚一樣。

(二)、感染詳述。引起雲眼有多種原因。如卵甲藻病和隱核早蟲病,以及魚結核病的跡象。但是,非特種細菌傳染常常是引發雲眼的原因。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確定出現問題可能是原因並儘快治療,以防危害到神經系統。如果是寄生蟲傳染(例如卵甲藻病),使用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果發病的根源是細菌,那么使用含有抗細菌複合物的處理劑如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進行治療。保持良好的環境,尤其是採用乾淨的水,能使雲眼的發病率降到最低,因為髒水能成為引發因素,因此要往水裡加少量的食鹽有助預防。

細菌疾病

魚真菌病—水黴菌

(水黴菌和棉黴菌)

(一)、感染的跡象。感染的明顯跡象是棉絨狀的贅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時是發灰的黑色到綠色。真菌通常從軀幹開始,但是也可能起源於有某個損傷的部位,它能擴散而侵害鰭、嘴、眼睛和鰓。

(二)、感染詳述。真菌是生長在死去的有機物質上的植物。典型的真菌體,或菌絲體,由非常纖細的絲狀物或外菌絲組成,外菌絲刺穿死去的或腐爛的組織駝過它們的細胞壁直接吸收營養。因此,儘管真菌孢子在水中出現,但是健康的魚能抗感染。

(三)、推薦的治療方法。在水族箱裡,通過檢驗水是否處於良好狀況,水是否處於適合的溫度,並且水是否不太偏鹼性(淡水水族箱最好是PH7.2),可以預防可能發生的傳染。很多處理劑被推薦使用,但是其中有些有嚴重的不利因素。鹽水浴是淡水魚類疾病傳統的治療方法,但是會引起不適當的刺激,需要經常變換方法,而且單獨使用不是特別有效。亞甲基藍對輕微的病例有效,但是規定的用量會使水染上顏色,給持續檢查病情的發展造成困難。可以把也孔雀綠塗在感染的區域上。有幾種新型專用處理劑,這些處理劑通常對抗真菌有效。

區分品種

由於市面上的神仙魚品種越來越多,人工改良的品種不時出現,所以在選購時就要非常注意,仔細分辨清楚才能買到喜歡的品種。小編就來告訴你,如何區分出神仙魚的品種。

從花色上分。在國內比較常見的有:白神仙魚、鑽石神仙、黑神仙(墨燕兒)、金絲墨燕兒、灰神仙、黑白神仙、熊貓神仙、斑馬神仙、雲石神仙、半黑神仙、鴛鴦神仙、三色神仙、紅頭神仙、金頭神仙、紅眼神仙、玻璃神仙、埃及神仙等等。

在此基礎上,上述每個種類又都同時具備下列特徵,從而又演變出了更多的品類:

按形狀分,上述每個品類又能分為短尾、中長尾、長尾三大品系;諸如長鰭神仙或短鰭燕兒等,例如:長(短)鰭斑馬燕兒,長(短)鰭墨燕兒等。

按體型大小,上述每個品類還可以分為“神仙魚”和“大神仙魚”,成魚身體長度在15公分以下的稱為神仙魚,15公分以上的稱為“大神仙魚”,例如:大熊貓神仙、大雲石燕兒等。

按是否透明分,上述每個品類又能分為玻璃XX燕兒,例如:玻璃紅眼神仙,玻璃金頭燕兒等。

按眼睛分,上述每個品類又能分為紅眼XX神仙或紅眼XX燕兒,例如:紅眼鑽石燕兒,紅眼雲石燕兒等。

按頭部是否紅色或金色分,上述每個品類又能分為:紅頭XX燕兒(神仙)或金頭XX神仙(燕兒)例如:紅頭熊貓燕兒(三色神仙),紅頭玻璃燕兒等。

按頭部、眼睛是否都是紅色分,上述每個品類還可以分為紅頭、紅眼XX燕或紅頭、紅眼XX神仙,例如:紅頭、紅眼鑽石燕兒,紅頭、紅眼熊貓神仙等。

神仙魚呼吸急促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摺疊

有飼養經驗的魚友都覺得神仙魚還是比較容易飼養的魚種,但是新手魚友們往往會因為沒經驗在飼養過程中出現神仙魚呼吸急促的症狀。其實導致神仙魚呼吸急促是有很多原因的,小編就來為你分析一下,希望對新手魚友們有所幫助。

1:水中有氨、亞硝酸鹽或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超過一天以上,會引起呼吸急促。

採取的措施:清楚殘餌,清洗水族箱,100%換水,換水後加0.01~0.1%的鹽。

2:鰓部有白點蟲、斜管蟲、口絲蟲等寄生蟲,會刺激鰓部的黏膜,引起黏膜細胞大量增生,導致七彩呼吸急促,加快呼吸頻率來吸取足夠的氧氣。

採取措施:清除殘餌,清洗水族箱,100%換水,換水放0.05的草酸孔雀石綠,或25PPM的福馬,三天后100%換水,再下同樣的藥,需處理3~5次才能完全去除鰓部寄生蟲。

3:鰓部有鰓吸蟲引起七彩呼吸急促。

採取措施:清除殘餌,清洗水族箱,清洗後100%換水,換水後放80PPM的福馬,8~10小時後,100%換水,三天后再重複以上的處理,需處理3~5次才能完全去除鰓部寄生蟲。

4:鰓部有寄生蟲,又被細菌感染,交叉感染髮炎引起呼吸急促,鰓發紅。

採取措施:清除殘餌,清洗水族箱,100%換水。換水後用2PPM的高錳酸鉀浸泡一天之後,100%換水,再用2PPM高錳酸鉀浸泡一天后100%換水,再用25PPM的福馬浸泡三天后100%換水,福馬也需要處理3~5次才會有效。

5:換水時PH相差過大,刺激引起鰓部黏膜受傷,這種壓迫感是七彩呼吸急促。

採取措施:先放0.1%的食鹽,然後黃粉2毫克/升,浸泡三天!

6:魚受到驚嚇也會呼吸急促。

採取措施:用0.1%的食鹽水浸泡,然後再用黃粉2毫克/升浸泡一天。

7:換水時水溫相差過大,魚受刺激引起呼吸急促。

飼養護理

神仙魚又名燕魚,從側面看燕魚遊動,如同燕子翱翔般,故此神仙魚又稱燕魚。那么喜歡燕魚的朋友該如何飼養護理燕魚幼魚呢?燕魚幼魚離板遊動5-8小時再餵開口餌料,要餵洄水或豐年蝦幼蟲。餵蛋黃水是不行的,燕魚幼魚不愛吃,又壞水;換水是不現實的,根本無法操作。第一次要少餵一點,讓每條魚都能吃到就可以了,餵多了不消化,反而死魚;第一次餵完要過8小時左右再餵第二次,讓燕魚幼魚充分的有時間去消化、適應,排空腹內的“卵黃水(乳狀黏液)”。這以後就好管理了,只要每天餵三次,每次餵食量以1小時內吃完為準。

燕魚幼魚的換水,要等到開餵的第三天才換第一次,換水量控制在10%-15%,先仔細的將燕魚幼魚排泄的卵黃水吸乾淨,再加入經過晾曬、同溫的新水,加水要輕、緩、慢,決不能衝到燕魚幼魚。這以後每天或兩天換一次。從開餵的第7天左右,就可以餵小紅蟲了;到第15天左右,燕魚幼魚就長出背鰭來了,這時的燕魚幼魚就可以餵紅蟲了,可以把他們轉入飼養缸中,用過水的方法,連孵化桶一起慢慢的沉入飼養缸,再將孵化桶輕輕取出。再等到第30天時,就可以餵餌料了,換水也可以按大魚操作了。到這裡,燕魚繁殖成功了,就看著他們一天天飛長吧!

燕魚入畫

燕魚入畫,分外引人矚目。如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畫中華名人故居第一人”、“畫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第一人”、著名畫家拇指先生的美術作品《燕魚圖》。

水族愛好者追捧的十大觀賞魚

購買和飼養高檔觀賞魚和消費奢侈品一樣,是一些水族發燒友必選的名魚。據業內人士介紹,以龍魚、魚工魚、神仙魚血鸚鵡孔雀魚七彩神仙花羅漢金魚錦鯉燈魚為代表的十大觀賞魚在魚類愛好者中普遍受到追捧。在水族市場,一條一歲大的龍魚叫價兩萬是很平常的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