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俠症候群

在我的一生中,我有選擇如何去過活的自由,但是我必須為我的選擇負責任。 相反的,選擇過著不負責任的生活即是依賴別人,希望別人替自己做該做的事。 小飛俠要長大就必須決定選擇要走出來,從新掌握自己的生命。

一、什麼是“小飛俠症候群”
成年男性中存在著一種名為“小飛俠症候群”的症狀,泛指那些不願長大的男性。
已故流行音樂天王麥可-傑克遜就是最佳例子。最近,這一風氣蔓延至女性身上,西方社會學家稱之為“中嫩階層”。
二、“小飛俠症候群”特點
一個世紀之前,小孩步入青少年,父母親已經替他們物色結婚對象。不滿二十歲已經為人父母,當起家來。環顧四周,今天不少二十來歲的青年仍然在經濟、心理和情感都未能獨立,需要依靠父母。甚至到三十歲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大人,不願意長大,不要承擔責任,盼望能夠永遠遊戲人間,如小飛俠一樣。
三、“小飛俠症候群”在現實中所面對的矛盾
小飛俠因為不願意長大,不要承擔責任,因此他害怕結婚,這象徵失去自由;也不願意生兒育女,因為那是一生的責任和負擔;不願意離開校園,因為讀書只需要為自己負責任,打工卻要向別人負責。
真正的小飛俠不受歲月摧殘,喜歡同伴,所以他挨家挨戶去“營救”小孩脫離父母,脫離正常的成長過程,讓這些小孩也成為小飛俠,永遠不長大,在遼闊的天地間飛翔,遨遊四海。可是,患有“小飛俠症候群”的人在外表看起來快活,心中卻不好受,因為事實上他們正逐漸老去,心智卻停留在青少年,甚至兒童期。小飛俠不想背負成年人應有的責任,為自己的決定承受後果,但是身邊的人卻對他們有要求,不肯放過他們。小孩有犯錯的權利,而成年人沒有,會被責備,被要求為所犯的過錯負責任,承擔後果。結果,這群未成年的大人內心充滿掙扎,面對更多的張力和不被體諒。他們一般上都很寂寞,因為他們的朋友沒有被營救出來,一個一個背叛他們,結婚去了。小飛俠的生活會逐漸失去光彩,越來越苦悶。但是,他們心有不甘,不願意在人前示弱。更重要的是,他們擺脫不了這症候群,唯有過著內外不一的生活,以遊戲、刺激、花樣等來填滿每一個空間,不正視內心的掙戰。有的則把心一橫,找個對象結婚去,以為就此可以解決問題。有點索性當“二世祖”,遊手好閒,整天無所事事,一事無成。有些常常換工,只求不困住自己。
四、解決方法
1)自我負責
每個人都會有想要暫時拋開成人的束縛的時候,想像個小孩似的被人疼愛,這並不是不成熟。
成熟是指自我負責和自主,意識到我必須為自己的存在負責。在我的一生中,我有選擇如何去過活的自由,但是我必須為我的選擇負責任。而選擇其實就是一種思考的過程。若要自我負責,就必須有意願去承擔所有選擇、決定、以及行為的後果。
相反的,選擇過著不負責任的生活即是依賴別人,希望別人替自己做該做的事。或者拒絕選擇,保持原狀,免得後悔。對於任何年紀的人來說,接受一些必須思考、選擇、下決定的責任並非一生下來就會的。
在我們成年之前,不知道已經有多少價值判斷轟炸我們,有些則在發展過程中遭破壞。但是我們必須了解,越是逃避自己擔負責任,就會越覺得負責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學習負責任首要條件是能夠獨立思考,分析並做決定,然後勇敢地面對後果,無論成敗。只有在不斷的嘗試,經歷成功與失敗,在當中被磨鍊、陶造,才會成長,才逐漸學會如何選擇,變得堅強,可以承擔失敗。
小飛俠害怕選擇,可能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無法承受失敗帶來的後果、或者是他們從小被要求服從,沒有機會獨立思考、作判斷,結果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我們的社會對於失敗太敏感,認為那是“災難”,避之則吉。父母也太保護孩子,不允許孩子有機會失敗或受傷,令孩子變的脆弱,沒有免疫能力。結果,孩子也變得太過於小心,不敢嘗試新東西,做改變。
2)我要長大
小飛俠要長大就必須決定選擇要走出來,從新掌握自己的生命。身邊的人可能會阻止,自己可能會不習慣,但是要記得,你必須為你的生命負責任,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未來和幸福。你必須勇敢踏出第一步,只有踏出第一步之後,引擎開動了,機車才能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