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體

小詩創作興盛於1922至1923年。當時較有名氣的是小詩集是的宗白華的《流雲》,梁宗岱的《晚禱》。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即興式短詩。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表現出對詩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內心微妙感受的努力。從外部客觀世界的描繪轉向內心感受、感覺的表現,自由詩體的句法與章法的趨於簡約化。小詩體是從外國輸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譯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鄭振鐸翻譯的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華、徐玉諾、何植三等人。

概況

小詩創作興盛於1922至1923年。當時較有名氣的是小詩集是的宗白華的《流雲》,梁宗岱的《晚禱》。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即興式短詩。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表現出對詩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內心微妙感受的努力。從外部客觀世界的描繪轉向內心感受、感覺的表現,自由詩體的句法與章法的趨於簡約化。小詩體是從外國輸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譯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鄭振鐸翻譯的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的。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華、徐玉諾、何植三等人。

特點

小詩是一種即興式的短詩,一般以三五行為一首,表現作者剎那間的感興,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詩的出現,一方面表現了詩人對詩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捕捉自己內心世界微妙情感與感受的努力。小詩體在新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過渡的意義。

小詩體對豐富新式藝術表現的貢獻在於從外部客觀世界的描繪轉向內心感受、感覺的表現,自由詩體的句法與章法的趨於簡約化,這些在新詩的發展史上都具有過渡的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