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雲南希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biayunnanensis(Franch.)Dlels採收和儲藏:秋季採集,洗淨,曬乾。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2m。根簇生、細長、肥厚、圓柱形而微彎,外皮紅褐色。莖四棱形,棱上被毛。葉近革質,4葉輪生;無柄或近無柄;葉片倒卵形,長1.3-2cm,寬0.5-1.5cm,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全緣而有剌毛,上面綠色被毛,下面色較淡。微粗糙,脈3出。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總花梗及分枝均纖細;花小,5數,綠黃色,直徑約0.3cm,理解片狹卵形,先端尖銳,稍硬而內彎。漿果小,直徑約5mm,黑色。花期夏季。

性狀鑑別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全草捲曲成團。莖具4棱,棱上有倒生小刺狀粗毛。4葉輪生,近革質;完整葉片近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上面及邊緣粗糙,被疏短毛,下面無毛,基出3脈;近無柄。有時具頂生或腋生的聚傘花序。氣微,味苦、澀、味甜。 以莖色綠、葉完整者為佳。

分布範圍

小茜草Herba Rubiae Yunnanensis產於雲南、四川等地。自產自銷。

性味

味苦、性寒

主要成分

主要含蒽醌類、萘醌類茜草酸苷、環烯醚萜類等成分。

1.蒽醌類: 為茜草屬植物的主要成分,分離出蒽醌類單體49個。

2.萘醌類:為蒽醌類生物合成的中間體,已分離出8個。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3.環己肽類: 分離出該類成分6個,為茜草屬植物的抗癌活性成分。

4.萜類:從茜草及其變種黑果茜草中分得多個五環三萜。

5.多糖:從茜草分得3種多糖(RPS一1,一2,一3),RPS一2和RPS-3有較明顯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6.微量元素如鐵、銅、鋅、錳等。

7.其他成分。

主要價值

止血作用

茜草根水浸液可縮短家兔凝血時間。對凝血的三個階段-凝血活酶生成、凝血酶生成、纖維蛋白形成都有促進作用。還可能與抗肝素效能有關。

升白作用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茜草酸苷工、茜草酸苷Ⅱ都能使狗的外周白細胞數量升高。該兩種苷的苷元相同,由此而合成茜草雙酯片(1,4-萘二酚2,3二羥基乙酯)具有升白作用,能促進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促使貯存的粒細胞釋放,並能防治環磷醯胺等化療藥物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已經臨床套用多年。

茜草提取物“408”茜苷(茜草酸葡萄糖苷)具有升白作用和治療急性放射病的作用,對γ射線受照小鼠T淋巴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提示茜苷可加強小鼠的細胞免疫功能。

抗癌作用

茜草根甲醇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小鼠S180和P388白血病活性。環己肽類RA一Ⅲ、RA-Ⅳ、RA-Ⅴ和RA-Ⅶ4個活性單體對白血病、P388、艾氏腹水癌、Ll210、B-l6黑色素瘤和實體瘤、結腸癌38、Lewis肺癌均有明顯的抗癌活性。其中RA—V對小鼠MM2乳腺癌有特殊的療效。環己肽類的抗癌療效相當於長春新鹼、絲裂黴素、阿黴素,而對正常細胞的毒性較低。

抗心梗作用

茜草提取物茜Ⅱ對實驗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療效。與丹參注射液相比,在降低血壓、減輕心率、減少ST段改變等方面,兩藥基本相似,但在增加冠脈流量和縮小心梗範圍方面,茜Ⅱ的作用明顯優於丹參注射液。

茜Ⅱ還能明顯降低血小板聚集,延長小鼠耐缺氧時問,改善大鼠垂體後葉素所致心肌缺血的心電異常。這些作用都有助於縮小心肌梗死的範圍。

其他

1.茜草水煎劑對小鼠模型有鎮咳祛痰作用。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2.茜草水提液對離體兔腸管痙攣有解痙作用,能興奮離體豚鼠子宮。

3.茜草提取物能使心肌和腦中ATP含量增加,有利於能量代謝和氧效應的調節。

4.茜草水浸液有擴張蛙蹼血管的作用。能抑制大鼠皮膚結締組織通透性,但抑制透明質酸解聚反應的強度不如蘆丁。

5.用茜草水提液大鼠灌胃,能明顯提高尿液穩定性,使尿鈣水平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險性明顯降低。

6.茜草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臨床套用

1.治療出血臨床治療支氣管擴張、肺癌之咯血,腎癌、泌尿繫結石之血尿,以及齒鼻衄血、月經過多等。

2.治療白細胞減少症茜草雙酯片可治療腫瘤化療、放療後白細胞減少症。

3.治療冠心病。

補血活血;祛風除濕。主貧血;頭暈失眠;風濕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損傷;

劑量與用法

藥典劑量:6~9克。

臨床常用劑量:3~12克。

大劑量:一般不大劑量使用。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小茜草[茜草科植物]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內服:外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