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垂枝柏(變種)

小果垂枝柏(變種)

小果垂枝柏(變種)是柏科圓柏屬的垂枝柏的變種,因其經常長的枝條下垂、七歪八倒,看上去像是醉漢,又有人叫其“醉柏”。

基本信息

簡介

小果垂枝柏(變種)小果垂枝柏(變種)
本變種常為灌木,與垂枝柏的區別在於球果較小,長6-8毫米,徑約5毫米;種子常成錐狀卵圓形,長5-6毫米,徑3-4毫米,常具3條縱脊;葉上面有兩條綠白色氣孔帶,綠色中脈明顯。

分布及生境

產於雲南西北部海拔2400-3800米地帶,常生於冷杉林、雲杉林或針葉樹、闊葉樹混交林內。緬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緬甸北部。

經濟價值

木材結構細密,供建築、家具等用材。

命名原因

Juniperus coxii A. B. Jackson這個學名系根據栽在英國Exbary城Mr. Lionel. de Rothschild花園的幼齡植物而建立的, 其種子系E. H. M. Cox與R. Farrer於1929年采自緬甸北部。A. B. Jackson根據這一幼齡植物的形態特徵,認為它與產於喜馬拉雅山區的垂枝柏Sabina recurva (Bush.-Hamilt.) Ant.極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小枝較長而明顯下垂,葉較長(長約10毫米),先端長漸尖,上(腹)面有兩條淡綠白色氣孔帶,中脈明顯。經研究采自喜馬拉雅山區、緬甸北部及我國雲南西北部和昆明栽培的大量標本,我們認為A. B. Jackson記載的區別特徵,除葉的上(腹)面有兩條淡綠白色氣孔帶、中脈明顯穩定外,其他特徵均系幼態性狀,而與垂枝柏的幼樹特徵是一致的。同時它們的許多形態特徵在壯齡至老齡樹上也是一致的,惟球果、種子的大小、形狀有著顯著而穩定的差異。因此,將J. coxii A. B. Jackson改為垂枝柏的變種較為自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