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的列斯島鬣蜥

小安的列斯島鬣蜥

外部連結小安德烈斯島鬣蜥的種小名是拉丁文的“特別”。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的面部很大及短,但沒有美洲鬣蜥尾巴的斑紋。 Zoo)都有飼養小安德烈斯島鬣蜥。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學名Iguana delicatissima)是小安的列斯群島特有的一種大型蜥蜴。由於棲息地的破壞、野生掠食者、捕獵及混種都令它們的數量急速衰落。人工繁殖也只有兩個成功個案。
目錄[隱藏]
1 分類2 形態3 分布及棲息地4 生態5 保育狀況6 參考7 外部連結

分類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的種小名是拉丁文的“特別”。它們最初是由奧地利自然學家Josephus Nicolaus Laurenti於1768年描述。

形態

幼蜥。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的面部很大及短,但沒有美洲鬣蜥尾巴的斑紋。它們也沒有美洲鬣蜥耳孔下又大及圓的鱗片。
不同群落的小安德烈斯島鬣蜥顏色也有不同,但一般都是呈灰色,腹部有綠色疙瘩。它們的頭部鱗片很大及呈象牙色。雄蜥的頜是粉紅色的,眼睛周圍的鱗片是藍色的。雄蜥的大腿內側有股孔,在繁殖季節可以分泌出信息素。雄蜥長約60厘米,尾巴長80厘米;雌蜥只有雄蜥的三分之二大小。

分布及棲息地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分布在小安的列斯群島聖巴托洛繆島安圭拉聖馬丁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安地卡島、瓜德羅普多米尼克馬提尼克。它們棲息在叢林之中。

生態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多達100種植物葉子花朵果實及芽。但由於植物中的含量較養份多,故它們需要吃大量的植物來滿足代謝的需要,這卻影響了它們的滲透調節。它們像大部份的蜥蜴般是不能製造比體液濃的尿液,而要像鳥類般從鼻鹽腺以尿酸鹽排出身體內的

保育狀況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小安德烈斯島鬣蜥列為瀕危。在島內是禁止捕獵它們的,但其執行卻遇到重重的困難。它們另外也受到失去棲息地及入侵的野狗等掠食的威脅。不過,最大的威脅其實是來自它們同物種。美洲鬣蜥被引入到小安的列斯群島並成為入侵物種,直接與它們就食物及資源進行競爭。再者,美洲鬣蜥也會與它們混種,令它們的數量大幅下降。
在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育信託(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切斯特動物園(Chester Zoo)、孟菲斯動物園(Memphis Zoo)及聖地牙哥動物園(San Diego Zoo)都有飼養小安德烈斯島鬣蜥。所有的都是來自多米尼克。飼養它們及人工繁殖非常困難。雖然曾進行交配及生蛋,但大部份的蛋都是未受精的,目前只曾在杜瑞爾野生動物保育信託有兩次成功繁殖的紀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