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詞語]

小姐[詞語]

從古至今,對於“小姐”一詞褒貶不一。宋元時對地位低下女子的稱呼(也有專指稱呼妓女的)。後轉為對未婚女子的敬稱(通常用來指大戶人家的小姐,大小姐等)。母家的人對已出嫁的女子的稱呼。近現代泛指未婚女士,敬稱。當今這個詞還有指利用青春及肉體從事色情行業的女性,不分年齡、婚否的意思。我國一度喜歡稱年輕女子為小姐,但是“小姐”這個稱呼原本非美稱。據清代文史家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為大家閨秀所忌。宋代錢惟演在《玉堂逢辰錄》中,記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

基本信息

釋義

小姐小姐
1.宋元時對地位低下女子的稱呼(也有專指稱呼妓女的)
2.後轉為對未婚女子的敬稱(通常用來指大戶人家的)。母家的人對已出嫁的女子的稱呼。
3.近現代泛指未婚女士,敬稱。
4.當今這個詞還有指利用青春及肉體從事色情行業的女性,不分年齡、婚否的意思。

由來

中國一度喜歡稱年輕女子為小姐,但是“小姐”這個稱呼原本非美稱。據清代文史家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為大家閨秀所忌。宋代錢惟演在《玉堂逢辰錄》中,記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由此可見,“小姐”最初是指宮女而言;在南宋洪邁撰的《夷堅志》又記載:“傅九者,好使游,常與散樂林小姐綢繆。”“林小姐”是個藝人。蘇武也有《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詩,此詩是贈給妓女的。可見宋代妓女也稱為“小姐”。宋、元時姬妾也常被稱為“小姐”。

今天小姐用於稱呼未婚女性,成為人們的日常稱謂詞。

只是小姐一詞近來有些變味,許多“三陪女”或提供色情服務的女子也被稱為“小姐”,故在旅店、餐廳、理髮店等服務行業里,許多年輕女性拒稱小姐。

補充

對比自己大不多的姐姐的稱呼,在某些地區,也可叫小姐,相對於大姐區分。

“小姐”一詞意義的不斷變化與沉浮,正折射出中國社會現實和人們觀念的變遷。

妓女別稱

《詞苑叢談》記:“歐陽永叔任河南推官,親一妓。時錢文僖公為西京留守,梅聖俞尹師魯同在幕下。一日宴於後園,客集,而歐與妓俱不至。移時方來,錢責曰:‘末至何也?’妓云:‘中暑往涼堂睡,失金釵,猶未見。’錢曰:‘若得歐陽推官一詞當為償汝。’歐即席賦就,眾皆擊節。妓滿斟送歐。錢令償以公庫錢。”
歐陽修因和妓女找她的金釵赴宴遲了,東道主要罰酒,但只要歐陽修能作一首詞,就給妓女買件新的金釵,歐陽修才思敏捷,即席賦就。東道主就用公款為妓女買了一件金釵。這在現在,就是公款嫖娼,是“吃喝嫖賭全報銷”了。但在宋朝,這卻成了風流韻事。時代不同,體制不同,風俗也就不同也。
《東坡逸事》記:“子瞻倅杭日,府僚高會湖中,群妓畢集。有秀蘭者後至,府僚怒其來遲,雲必有私事。秀蘭含淚力辯,子瞻亦為之解,終不釋然。適榴花盛開,秀蘭以一枝籍手獻座中。府僚愈怒。秀蘭進退無據,子瞻乃作一曲,名《賀新涼令》。秀蘭歌以侑觴,聲容並妙,府僚大悅,劇飲而罷。”
詩人蘇東坡參加一個宴會,有個妓女秀蘭來遲了,東道主大怒,要責罰秀蘭,蘇東坡憐香惜玉,為之求情,也不答應。最後蘇東坡當場作了一首曲子,讓秀蘭演唱,秀蘭唱得聲情並茂,才感動了東道主,轉怒為喜,不再追究了。這是宋朝的KTV包廂吧,當年官員飲宴,竟可以“群妓畢集”。換到現在,早讓人錄下視頻給傳上微博去了,不摘掉烏紗帽才怪。

發展由來

韓國選美小姐我國一度喜歡稱年輕女子為小姐,但是“小姐”(英文:miss,missy,ladyship)這個稱呼原本非美稱。據清代文史家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為大家閨秀所忌。宋代錢惟演在《玉堂逢辰錄》中,記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由此可見,“小姐”最初是指宮女而言;在南宋洪邁撰的《夷堅志》又記載:“傅九者,好使游,常與散樂林小姐綢繆。”“林小姐”是個藝人。蘇武也有《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詩,此詩是贈給妓女的。可見宋代妓女也稱為“小姐”。宋、元時姬妾也常被稱為“小姐”。
五四時期指代思想開放的青年知識女性五四運動時期,西方文化湧進中國。許多出國留學的人特別青睞“小姐”這一稱呼語。此時受英語稱呼語Miss的影響,“小姐”一詞多用於指代思想開放、反封建的年輕知識女性。她們渴望接受新知識,實踐先進的思想。這時的“小姐”是對年輕女性的尊稱。
解放後,特別是在“文革”期間,因“左”的意識形態操縱,“小姐”與“少爺”一起,在大陸被塗抹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貶為對女性異己分子的賤稱,成為好吃懶做的女剝削者的代名詞。“資產階級小姐”的說法,艷羨之中又帶有輕蔑的成分。此時,“小姐”的褒義縮小到只用來尊稱外國的年輕女性。
改革開放初期,“小姐”又恢復了解放前的“尊貴”身份,多用作服務員的代稱,年輕女士亦稱“小姐”,中性。在商務交往和日常生活中,這種稱呼一度顯得新鮮時尚而又文雅禮貌,被稱為“小姐”者也無不覺得聲聲入耳,自我感覺不錯。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更賦予了“小姐”特別的色彩,如果對“小姐”不加限定(如空中小姐、禮儀小姐等)或在特殊場合(如電視節目主持、明星頒獎晚會之類的藝術界)使用的話,“小姐”一詞幾乎是“妓女”的代名詞。

演變分析

詞義演變的原因常常是多個動因互動作用的結果,從社會學、心理學及語言學三個角度簡單探究“小姐”的詞義演變軌跡及原因。
(一)社會學角度
1、社會制度變革
近代革命時期,稱呼語“小姐”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多用於指代上層階級及封建官僚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年輕女性,所以此稱呼為受壓迫的貧苦中下層人民所痛恨,並且成為好吃懶做的女剝削者及女性異己分子的賤稱。因此,詞義的演變是受社會制度影響的。
2、文化因素
五四時期,稱呼語“小姐”受大量湧入中國的西方先進文化的影響,其語義向英語中的miss靠近,這一時期它象徵著思想開放、收到過良好教育、追求獨立自主的年輕女性。這種語義的變化時受到文化因素影響的。
(二)心理學角度
1、思想觀念
“指稱人的一類義位隨著思想觀念而升降”,從另一個角度講,思想觀念也反映出社會制度的變化,正是由於文革期間“小姐”被抹上濃厚的政治色彩,成為異己女性的代名詞,人們在思想上接受了這種觀念才引起“小姐”詞義的新變化。所謂“強烈的感情促使詞的超常使用,因而引起詞義的演變”正可以用這種觀點來解釋。
2、心理感情
2013美國小姐選美比賽人有多種多樣的心理欲望:求新、求美、求省、求雅等等。在語言使用中每一個欲望都是義位演變的永不停止的動因。“小姐”一詞之所以在改革開放後由褒義詞降格為中性詞(我們在此取一個委婉的說法,儘管小姐在現代社會中還用於指稱未婚的年輕女性,但是其中性的義位層面往往需要特殊的語境或場合才能使它不為大眾理解為“妓女”,其貶義層面正在接近該詞的核心地位,中性層面正在為如今滿大街亂飛的稱呼語“美女”所替代,因而我們覺得“小姐”偏重於貶義層面,是貶義傾向較重的詞語)我們擬定其過程是這樣的:由於時代不斷進步和社會文明的日益多樣化,人們對從事桑拿、洗髮、按摩、浴足、三陪等帶有色情服務的女性要採取委婉的稱呼,一方面直呼“三陪女”、“野雞”、“妓女”過於粗俗露骨,另一方面對於嫖客自己也未免有失身份。這樣乾脆對這一行業服務人員一視同仁,採用了大眾稱呼年輕女性的“小姐”一詞來委婉指稱從事色情服務的女性。這樣原本正正經經的“小姐”便帶有了賣淫女的含義,加之人們對這類行業的心理敏感性,其貶義層面漸漸讓越來越多的人心領神會,久而久之“小姐”的“從事色情服務的女性”意義層面在大眾中形成了一種約定,由此也完成了一個詞義的演變過程。
(三)語言學角度
這裡我們著重探討下語用因素對“小姐”詞義演變的影響。孔子說“修辭立其誠”,“小姐”之所以演變出“從事色情服務的女性”這一意義,究其本初是語用因素的影響,最初當一個人用“小姐”代指妓女並在小範圍內為大家所心領神會,其理解的憑據就是語境,也就是“小姐”這個詞的語言使用環境。如今“小姐”具有雙重性質,怎樣區分它的意義也要憑藉其語用環境。例如“徐麗想試穿那件紅色的衣服,售貨小姐勸阻了她”這裡的小姐是一般性的禮貌稱呼語。“我本是一個農村姑娘,十五歲那年背井離鄉南下打工,開過飯店髮廊,也在歌舞廳當過坐檯小姐”這裡的小姐暗指其曾經從事過色情服務。如果“小姐”不加限定詞語,多數情況下偏向於貶義層面,用於交際往往會讓對方反感,至少讓人覺得你不會說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