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脫肛

小兒脫肛

病證名。指小兒肛管直腸甚至部分結腸移位下降外脫。《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患肛門脫出,多因利久腸虛冷,兼用躽氣,故肛門脫出。”小兒血氣未充,或因久泄久痢等,以致中氣下陷,不能攝納而致脫肛。治宜內服益氣升提之劑,如補中益氣湯。針灸:取百會、足三里、長強、承山等穴。

原因

嬰幼兒的直腸與肛管上下處在一條直線上,其周圍組織比較鬆弛,肌肉比較薄弱(尤其是營養不良或有消化性疾病如肺結核患者),在2歲前後開始坐便盆排便,此時會陰底部所受腹壓要大,大便也硬一些,如有便秘需使勁屏氣,延長坐盆時間,或頻繁腹瀉,或有咳嗽,包莖、尿道膀胱結石等增加腹壓的情況,均容易引起脫肛。

小兒脫肛初始僅在用勁排便時出現,便後可以自動縮回。後來可能要用手幫助送回去,不大便時(如哭鬧時))也可出現。如長時間不將它送回,可發生水腫、滲血、潰瘍而引起墜脹、疼痛、里急後重,流膿血粘液。多發生在4歲以內的小兒,但1歲以內的嬰兒很少見到患此病,這個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可自行痊癒,絕大多數脫肛的患兒可在5歲之前自愈。

1、先天因素:與上兒直腸的解剖特點有關,即小兒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組織結構發育未完善,支持直腸的周圍組織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2、後天因素:為腹腔內的壓力長期處於增高狀態,如用力排便、劇烈咳嗽、嘔吐、頻繁腹瀉;排便習慣不良,坐便盆時間過長等,都可以促使直腸脫重。這種情況不妨打個比喻,袖口看作肛門,如果夾里與里子連線不牢,夾里就容易從袖口脫出,脫肛的發生就是這個道理。

五大症狀

1、脫出:這是肛門直腸脫垂的主要症狀,初期排便時直腸黏膜脫出,便後自行復位;隨著病情的進展,身體抵抗力逐漸減弱,日久失治,直腸全層或部分乙狀結腸突出,甚至咳嗽、負重、行路、下蹲時也會脫出,而且不易復位,需要用手推回或臥床休息後,方能復位。

2、出血:一般無出血症狀,偶爾大便乾燥時,擦傷黏膜有滴血,糞便帶血或手紙拭擦時有血,但出血量較少。

3、濕潤:部分病人由於肛門括約肌鬆弛,收縮無力,常有粘液自肛內溢出,以致有濕潤感。或因其脫出,沒有及時復位,直腸黏膜充血、水腫或糜爛,粘液刺激肛周皮膚而導致搔癢。

4、墜脹:由於黏膜下脫,導致直腸或結腸套疊,壓迫肛門部,產生墜脹,有的還覺得怎么樣股部和腰骶部瘓脹。

5、嵌頓:大便時,肛門直腸脫出未能及時復位,時間稍長,局部靜脈回流受阻,因而產生炎症腫脹,並引發嵌頓。這時,黏膜由紅色逐漸變成暗紅色,甚至發生表淺黏膜糜爛壞死、或脫垂腸段因肛門括約肌收縮而絞窄壞死。病人症狀亦隨之由局部反響進展到全身,發生體溫上升,食慾減退,小便障礙,大便於結,疼痛墜脹加劇,坐臥不安,甚者發生腸阻塞症狀。

治療

簡便療法

1.對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引起的脫肛要給以充足的營養食物,如雞蛋、蝦蟹、海魚、瘦肉、豆類、米麵、蔬菜、水果等,以增加營養,增強肛周肌肉收縮力,使脫肛好轉。

2.對於 便秘、腹瀉或 咳嗽引起的脫肛,把這些病治好了, 脫肛亦可好轉。

3.小兒脫肛可用手按揉復位,遇有肛門周圍腫痛時,可用熱水坐浴,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促使脫肛復原。

4.中藥治療,可用五倍子研成細末,鋪在紙上捲成筒狀,放在便盆內點燃,讓小兒坐上使氣熏入肛門,肛門可自行收回。也可用五倍子煎湯熏洗。最後取白礬末搽在肛門上,可預防脫肛復發。

食療法

發生小兒脫肛後除必須及早治療、加強護理外,對由於體質虛弱而引起脫肛的患兒,必須配合飲食調養,以改善營養不良狀況,增強直腸、肛門組織的韌度、彈性及收縮力。以下一些簡便有效的食療方,可供參考選用。

1.黃芪30克,黑芝麻10克,與適量豬大腸一起燉湯佐膳,用於因便秘而脫肛者;若大便稀溏而脫肛者,可將上方中的黑芝麻改成芡實30克,或用豬大腸與黃豆、花生米燉湯,隨意服食。2歲以下小兒,棄肉飲汁即可。

2.糯米100克(水泡浸1小時後取出),與歸身7克,升麻5克,共放入一小段(約25厘米)洗淨的豬大腸內,兩端用線扎牢,置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2小時後取出,除去豬大腸及藥渣,糯飯用食鹽少許調味,早晨空腹服食。

3.槐花24克,加水400毫升,熬至200毫升,濾去藥渣,打入雞蛋1枚(去殼),打散,加油、鹽各適量調味,飲汁吃蛋。每日1劑,可連服10~15劑。

4.無花果100克,豬腳適量,一起燉熟後,喝湯吃肉。

5.大棗500克,陳醋1000毫升,共置沙鍋內用慢火煮至醋乾為止,候涼,瓶裝備用。1~3歲每次服5枚,4~7歲每次服7枚,每日2~3次,療程不限。

6.活黃鱔(不剖不去骨)250克,洗淨,加胡椒、豆芽菜、鹽少許,清燉,喝湯吃肉。

7.枳殼300克,黃芪200克,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煎煮2~3小時,去渣得藥汁約400毫升,加入紅糖500克,調化,再熬煉成膏狀,候涼,瓶裝備用。1~3歲每次服15克,4~7歲每次服20克,放口內含化或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連服至愈。

治療小兒脫肛有哪些方法

(1)保守療法

如果脫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癒。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臥位或仰臥位排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脫肛可以痊癒。如改變排便方法後脫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臥床1 ~2周,堅持臥位排便,多可痊癒。

當直腸脫出後,家長應及時使其復位,以免脫垂部位充血、水腫給復位帶來困難。讓患兒趴在家長的膝上,家長的手指塗上石蠟或麻油,然後緩慢地將脫出的套腸納入肛門內,然後清潔肛周皮膚,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於肛門兩側。若脫出時間長,脫出部位充血水腫,復位有困難,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診治。對多次用保守治療仍有復發的脫肛小兒,直腸旁酒精注射療法有效。

(2)中醫治療

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臥床傷氣、大便乾結,均可以出現脫肛。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藥用炙黃芪、黨參、白朮、升麻、柴胡、當歸、陳皮。便秘加熟軍;有熱加連翹、梔子;陰虛加玄參、生地。另外可以針灸百會、長強,病久加足三里。

(3)注射療法

將藥液注射到直腸黏膜下層,使黏膜與肌層粘連,或將藥液注射到直腸周圍,使直腸周圍組織,經藥液刺激與直腸產生粘連而使直腸固定,不再脫垂而痊癒,如用藥過量或用刺激性過大的藥物,易引起黏膜壞死,也可因注射不當引起感染、膿腫、直腸壁壞死等併發症,故在套用注射療法時應慎重.

(4)手術治療

不能復位的嵌頓性脫肛,或脫出腸段發黑壞死者,可局部熱敷,用抗生素濕敷,插入肛管排氣洗腸,待其自行恢復或脫落.否則須切除脫出部,邊切邊縫,或用電刀切除,出血量均較多,並且術後感染與狹窄的機會很大.肛門括約肌鬆弛或收縮無力者,脫垂部分切除後仍可復發,如脊膜膨出術後形成的脫肛,須作肛門括約肌成形術.或用銀絲箍繞在肛門周圍的皮下組織內,稱肛門周圍箍繞術.對一些嚴重的直腸脫垂患兒,根據其具體情況可考慮行直腸懸吊術,或經骶肛提肌緊縮等手術.

小兒脫肛的治療措施

1. 小孩脫肛的患者首先應該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對於反覆發作但能自動縮回的小孩脫肛病兒,應該改變大便時的體位,避免蹲著大便,讓小孩脫肛患者坐高腳痰盂或將痰盂放在板凳上大便.如能這樣堅持l~2個月,就可以治好脫肛.小孩脫肛怎么辦?

2. 對於嚴重的小孩脫肛患者,您可以選擇手術治療小孩脫肛,對於大便後直腸脫出又不能自動縮回的嚴重脫肛病兒,家長可用右手拇指把脫出部位按壓回去,然後用紗布疊起來壓住肛門,再用膠布在臀部固定.這樣臥床休息1~2個月以後,大部分孩子都能康復,是解決小孩脫肛怎么辦的常用方法.

3. 如果脫肛與便秘、腹瀉和劇烈的咳嗽有關,就應先把這些病治好.

4. 改變大便的體位:改變其大便的體位,即避免蹲式排便,可由家長抱著排便,或讓其坐高腳痰盂或將痰盂被置在板凳上排便.

5. 手法復位與壓迫部法:排便後直腸脫出而不能自行回納的嚴重脫肛病兒,家長可用大拇指輕輕地,按壓在脫出的直腸然後稍稍用力將其回納,復位後用紗布疊韻成厚勢壓住肛門,用膠布將兩側臀部橫向拉緊粘固、大部分病兒都能康復.

費用

1、脫肛治療需要多少錢與患者的患病程度有關。通常情況下脫肛如果在早期就能夠得到很好地治療,那么在治療費用上就會相比晚期少的多。如果脫肛在晚期才得以治療,那么患者在忍受手術治療的同時,還會增加經濟的負擔。

2、是否存在併發症。如果單一的治療脫肛症狀,費用並不會很高。但是在患有脫肛症狀的同時,又因長期不治而引發出現肛裂、等常見的疾病,那么多種疾病治療的費用也就會隨之增加很多。

3、治療方法也與費用有著直接的關係。在治療方法中,很多人會選擇藥物來進行治療,因為一般而言藥物治療是無痛苦、無需花費太高費用的方法,但是根據臨床病例顯示,雖然藥物治療能夠起到緩解的效果,但是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治癒疾病,還是得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傳統手術治療,不僅手術治療痛苦而且治癒後還需住院,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治療費用;微創療法是目前治療肛裂最有效的方法,雖然在治療法費用上是比傳統的費用高,但是該療法治療時間僅需20分鐘左右就能夠完成,而且不用開刀就能夠使肛裂得到很好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該療法可以在治癒後第二天就能夠使患者恢復正常生活,大大省去了治癒後住院費用。

預防

1.加強肛門護理和清潔。每次大便後用溫水先清洗肛門,並及時將脫出的直腸揉托還納。

2.大便時間不能太長,更不要久坐痰盂。

3.加強營養和飲食衛生,防止腹瀉或便秘。

4.鼓勵患兒作提肛鍛鍊。

復位

小兒脫肛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不要盲目求治。平時多食新鮮蔬果,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對小兒脫肛的防治都能起到一定作用。小兒脫肛有自愈的傾向,所以在治療方面應以保守治療為主,大多以糾正造成脫肛原發因素和局部處理結合處理。

直腸脫出後應及時復位,以避免脫垂部充血、水腫等症狀給復位帶來困難。當小兒發生脫肛時,應讓患兒趴在家長的膝上,家長的手指塗上石蠟油或食用香油,然後緩慢地將脫出的直腸納入肛門,使脫垂的直腸復位,然後清潔肛周皮膚,然後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肛門兩側。若脫出時間較長,脫出部位充血水腫,用一般方法不能復位,應馬上帶孩子去醫院就診。脫肛一般經以上治療均能奏效。

局部處理包括糾正便秘,建立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避免蹲位姿勢排便。如便後直腸脫出後不能回縮,可用手指將脫出腸管的部分先輕輕推入肛門內。如復位困難,可先用溫鹽水外敷脫出部分,再予以回復。對脫肛小兒也可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在肛門兩側,以阻止肛門下移。隨著年齡的增長,骶骨彎曲度發育成形,輕度黏膜脫垂的部分患者可獲得治癒。

小兒脫肛飲食禁忌

1、 脫肛飲食忌辣椒、蒜、花椒、烈性酒等刺激性食物。

2、 脫肛飲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如肥肉、多油湯類、糯米飯、糍粑等黏滯難消化食物。

3、 久瀉者忌蜂蜜、蔥、蒜、豆類、土豆、蘿蔔、芹菜、韭菜等質粗通便食品。

小兒脫肛吃什麼藥

中醫認為脫肛是由於氣虛下陷,不能收攝,以致肛管直腸向外脫出。患有脫肛的病人平時宜進食滋補性食物,如豬、牛、羊肉、雞、蛋類、黃鱔等。也可以用黨參、黃芪、山要、蓮子、大米煮粥經常服食,還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戒菸酒,對生冷滑膩及寒冷性食物,亦應儘量少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