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肥胖症推拿

小兒肥胖症是一種小兒體內脂肪異常堆積、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慢性營養代謝性疾病。肥胖分為單純性和繼發性肥胖,繼發性肥胖指肥胖繼發於某些疾病;單純性肥胖症則以肥胖為主訴,並無其他相關致肥胖疾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症呈上升趨勢。新近調查表明,我國約有4600萬肥胖兒童,約3億人超重,肥胖已經成為危害我國兒童健康的主要因素。我國從1986年起,每10年進行一次關於兒童肥胖的流行病學調查,當年發病率僅0. 91%(英國20/0~3%,瑞典2%,紐西蘭2qo—3%),現在已經接近或超過已開發國家。

概述

小兒肥胖症是一種小兒體內脂肪異常堆積、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慢性營養代謝性疾病。肥胖分為單純性和繼發性肥胖,繼發性肥胖指肥胖繼發於某些疾病;單純性肥胖症則以肥胖為主訴,並無其他相關致肥胖疾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症呈上升趨勢。新近調查表明,我國約有4600萬肥胖兒童,約3億人超重,肥胖已經成為危害我國兒童健康的主要因素。我國從1986年起,每10年進行一次關於兒童肥胖的流行病學調查,當年發病率僅0.91%(英國20/0~3%,瑞典2%,紐西蘭2qo—3%),現在已經接近或超過已開發國家。中醫關注肥胖很早,有“脂人”、“膏人”、“肥人”、“肥白人”等記載。

病因病機

傳統申醫關於肥胖原因和機制有多種學說。
1.肥胖與脂膏肥胖是脂肪的異常堆積。《素問·通評虛實論》:“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素問·奇病論》謂:“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素問·異法方宜論》有“其民華食而脂肥”的記載。《靈樞·衛氣失常》首次將人分為脂人、膏人和肉人三類。其中“脂人”和“膏人”體內脂肪多,接近現代對肥胖的認識。
2.肥胖與痰(水)濕肥胖以體重超重為標準。痰(水)濕是引起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丹溪心法·中風》謂:“肥白人多濕”、“肥人中風……俱作痰治”,《丹溪心法·痞》有“肥人心下痞者,乃有痰”,奠定了“肥人多痰濕”的思想。
3.肥胖與脾氣虛肥胖行動不便,懶動,動則汗出,喘喝,符合中醫氣虛。也因為“肥人多痰濕”,而“脾為生痰之源”。沿此思路不難得出肥胖“氣虛”論。《丹溪心法·中濕》有“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濕”,“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氣虛”。
4.肥胖為脾胃俱盛肥人能食,食後能化,能轉變為體內脂與膏(氣血的形式之一)。提示脾胃之氣俱盛,如李東垣《脾胃論·脾胃盛衰論》認為:“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脾胃俱盛論與肥人氣虛詮明顯矛盾,提示肥胖成因複雜。
5.肥胖與腎虛腎主水,脾陽源於腎陽。腎陽或腎氣不足成為痰濕、水飲的病理基礎。故認為肥胖可能與腎虛有關。
6.肥胖與經穴
(1)肥胖與宗筋(經):皮膚下面為肌肉,肌肉間有筋膜,筋膜相互融合,諸筋總聚於宗筋。《素問·痿論》:“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宗筋緊束,人結實;宗筋(經)弛縱不收,皮膚鬆弛,肌肉鬆散,四肢怠惰而肥。
(2)肥胖與帶脈:帶脈橫行腰腹一圈,約束諸經,束縛耀腹。帶脈收緊,人體結實,脂膏不附而不肥;帶脈不約,腰腹弛緩,水濕內停,脂膏內附而肥胖。
綜上所述,引起肥胖的原因很多,但肥胖的實質是脂肪增多並異常堆積,屬於脂濁。

診斷

診斷標準

1.身高標準體重法WHO推薦評價青春期前(10歲以下)兒童肥胖的常用指標,其體重基線標準見表13—1。肥胖症指體重超過同年齡正常標準20%。輕度肥胖,超過200/0~29%;中度肥胖,超過30%~49%;重度肥胖,超過50%以上。
2.體重指數法(BMI)即體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該法為國際通用評價肥胖指標。亞洲地區標準:18.5以下為體重不足,18.5~23為鍵康,23~25為超重,25—30為肥胖,30以上為嚴重肥胖。

治療

治法

肥胖的治療原則是全身調理和局部消脂相結合。
全身調理針對肥胖病因和病機,通過調節陰陽、氣血和臟腑功能,使機體“陰平陽秘”。有利於消除或減輕患兒異常飢餓感和疲勞感,提高患兒節食和自主運動能力,增強其減掉肥胖的信心。適用於任何肥胖患兒。
局部消脂即直接消除某部位異常堆積脂肪。推拿具有局部被動運動、局部產熱和促進局部與全身代謝的作用,消脂減腮有良效。

基本方

方1全身調理基本方
頭項部操作(揉按太陽,拿風池,拿肩井,各1—2分鐘)
脘腹部操作(①摩腹:順逆時針各3~4分鐘。②揉腹:掌揉全腹2~3分鐘。③振按腹:雙掌重疊,從上至下振按腹部3—5遍。④點穴:分別點按中脘、關元、天樞和滑肉門,每穴點約10次;一手點關元,另一手點足三里,兩手一起一落1~3分鐘。⑤撥宗筋:雙拇指重疊置於恥骨聯合及其附近,3揉1撥,反覆操作1分鐘。⑥束帶脈:取坐位,術者從兩側環抱患兒,兩中指扣住肚臍,通過腕關節屈伸,兩掌兩側推向肚臍,去重回輕,1—2分鐘;取仰臥位,一手拇指在腹一側,一手食、中、無名指在另一側,兩手同時向中央推進,帶起皮下組織,至腹中央時,雙手拿起皮下組織,反覆操作20遍;以小魚際橫擦帶脈透熱。⑦放氣沖:兩拇指指腹,或掌根於兩側腹股溝之氣街(氣沖)處輕揉1分鐘,後橫行置於動脈搏動處下壓至動脈搏動消失,持續1~2分鐘,突然放開,有熱感或放電感向下傳導,操作1~3次。
腰背部操作(①疏理膀胱經:點、揉、推、叩脊柱兩側膀胱經,從上至下為1遍,操作3—5遍。②通督法:推捋、按揉、擊打正中督脈,從上至下1—3遍。③點穴:點腎俞、腰眼、腎俞配汞山。每穴點揉1分鐘。④撥環跳:前臂置於環跳緩緩揉動,每揉3~5次,以肘尖點撥1次,1分鐘。⑤擦法:縱擦脊柱及其兩側,橫擦腰骶,透熱為度)
上、下肢放鬆與運動法(分別沿上、下肢長軸,依次揉、拿、按、搓、抖,每側2~分鐘;再分別屈伸、鏇轉、拔伸和施搖法於上、下肢各關節)
方解:太陽調整陰陽,疏風散邪;風池發汗解表,清利頭目;肩井升舉陽氣、增益精神;三穴相合,陽升陰降。腹部摩、揉、振按,又點按中脘、滑肉門、天樞和關元,點面結合,調理人體陰陽、氣血、水液代謝,並促進排便排氣。撥宗筋、放氣沖和束帶脈為推拿之所長,可約束肌肉、筋膜與縱行諸經絡,還能開關啟痹、行氣行水。腰背部操作益腎助陽、化氣行水、疏通經絡,調節五臟之背俞穴;通督法溫助元陽,溫化寒飲,消脂消濁;配合上下肢放鬆與活動有利於導引陽氣,增加消耗而減肥。全方涉及人體多個部位和多個穴位,融調補、發散、消脂、利水、瀉濁、化痰為一體,切合肥胖脂濁病機,對各型肥胖有效。
方2局部消脂術
(1)腹部減肥法
盪腹法(立於患兒右側,疊掌,左掌在下,置於脘部,與腹正中線垂直。以掌根用力斜向推向對側,鏇即以手指將其撥回,手掌與手指交替推按,並逐漸向下移動。從上至下力1遍,操作1~3分鐘。該法既作用於腹壁肌肉與脂肪,又使胃腸振盪,故而得名)。挪腹法(兩手握拳,拳面相對,拳背置於前正中線兩側,先下壓,後內鏇,並逐漸向下移動,從上至下為1遍,操作10遍)。擠碾腹(一手手掌置於脂肪堆積旁,另一手拳背抵於堆積脂肪另一旁,兩手同時反方向用力,鏇轉、擠碾局部脂肪,透熱為度)。抓拿並抖腹(五指成爪狀,罩住堆積的脂肪,將其拿起並抖動,操作1分鐘)。擦腹(橫擦腹部脂肪堆積處,透熱為度)。
(2)腰臀部減肥法前臂揉(前臂揉脊柱及其兩側,1~2分鐘;定點揉脂肪堆積部位令熱)。推腰背(縱向推脊柱正中,及其兩側;力度深重,緩緩推進,局部潮紅為度)。擠碾臀部法(同腹部操作)抓拿臀部法(同腹部操作)
(3)肩部減肥法雙掌合揉(取坐位。術者立於肩外側。兩手掌相對,五指微屈,分別扣住肩前與肩後,先對稱擠按3~5次,再迴旋揉動,如獅子抱繡球,操作1~2分鐘)。按揉肩部(取臥位,以手掌置於肩上輕快揉動,揉3按1,操作1~2分鐘)。推擦肩部(取坐位,兩手一前一後,中指交扣於對側肩峰固定,雙掌緊貼肩前和肩後,通過手指屈曲使雙掌同時向肩峰推進,去重回輕,1~2分鐘;雙掌前後擦肩令熱)。
方解:以上諸法,均為局部操作,以機械力學原理為主,以局部透熱為度,局部消脂有效。

操作指南

1.全身調理手法宜輕柔,局部消脂手法應從重從快,臨床以透熱為度。但全身與局部手法不宜截然分開。臨床操作絕不是先按全身套路操作完畢,再局部操作,常常融合運用。
2.充分重視推拿的機械力學原理,據此設計與改良手法。
3.肥胖總為能量過剩,故化解消耗多餘能量為治療原則,全身調理之太陽、風池和肩井三穴均長於發散,且位於上半身,三者合用,發汗排濁之力較強。臨床操作力度和時間以患兒身熱,微汗,活潑為度,局部消脂一定要分清主要肥胖部位,據此選擇相應部位操作。
4.撥宗筋、束帶脈、放氣沖三法為中醫減肥特色手法。撥宗筋收縮全身筋膜,束帶脈束縛諸羥,放氣沖引氣血歸下肢,轉移能量。撥宗筋手法宜重,在患兒最大忍受範圍內,才易於筋膜收縮。束帶脈手法平和,但時間長,以腰腹一匝透熱為佳。放氣沖按壓面積大且深,運用恆力,阻斷血循,當下肢發涼與麻木(小兒不會準確敘述,約1—2鍾)時放開。
5.可配合運用減肥介質。介質要求滑潤、能活血、易產熱、有助於促進脂肪代謝。

辨證論治

1.脾虛痰濕以形肥,面浮肢腫,皮膚鬆弛,頭重如裹,疲乏無力,尿少納差,脘腹脹滿,苔膩,脈濡,指紋滯為特徵。治宜健脾化濕。基本方重點腹部操作,腹部消脂術。加頭面四大手法2~3分鐘,補脾經、清脾經、運內八卦各2~3分鐘,捏脊6~20遍,點足三里1分鐘。
2.脾胃俱盛以上半身肥胖,頭昏,身熱多汗,消谷善飢,口臭口苦,煩躁,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絳為特徵。治宜清瀉脾胃。基本方重點腹部操作,放氣沖,疏理四肢。加清脾經、清胃經、清大腸經、退六腑各1—3分鐘,掐揉掌小橫紋10遍,推下七節骨令熱。
3.脾腎陽虛以下半身肥胖、腫脹,小腹墜脹,陰囊潮濕冷縮,舌淡胖嫩,苔薄,脈沉細無力,指紋色淡為特徵。治宜溫補脾腎。基本方重點揉太陽,拿風池、肩井,腹部、腰部操作。加補脾經、補瞥經、推上三關各3~5分鐘,捏脊3—20遍。
4.陰虛內熱以超重,頭暈,頭痛,筋惕肉晌,五心煩熱,煩渴喜冷飲,舌紅少苔,脈細數,指紋絳為特徵。治以補益肝腎,滋陰除煩。基本方重點腰骶操作。加清肝經、補腎經、清心經、清小腸經各1~3分鐘,揉二人上馬1~2分鐘,推箕門令局部潮紅,摩湧泉1分鐘。

注意事項

1.小兒推拿防治肥胖已經突破了傳統特定穴和傳統小兒推拿思維,對於肥胖而言,傳統小兒推拿特定穴和手法主要用於對全身體質、臟腑和氣血的調節,局部消脂更多運用的是成人推拿手法。
2.治療期間應觀察小兒精神、汗、二便和脈搏等狀況。如二便增多,汗多,脈搏、呼吸加快,喜歡運動等,提示有效。整個手法從重從快,以局部潮紅或發熱為佳,故應運用介質以防皮膚破損。
3.推拿時間比一般小兒推拿長。全身調理(包括辨證論治)控制在30分鐘以內,局部消脂大多15~20分鐘。療程也長,可每周推2~3次,1個月為1療程。4.注重綜合防治,包括飲食、運動、心理、改變行為生活方式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