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抽動症推拿

小兒抽動症(抽動穢語綜合徵)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又稱多發性抽動症。男女之比約為3:1,2—12歲多見,少數至青春期自行緩解,部分延至成人。 抽動穢語綜合徵的特徵是不自主、突發、快速反覆的肌肉抽動,在抽動的同時常伴有暴發性、不自主異常發聲。抽動多從面、頸開始,逐漸下延。抽動部位和形式差異大,如眨眼、斜視、撅嘴、搖頭、聳肩、縮頸、伸臂、甩臂j挺胸、彎腰、扭動肢體等。發聲表現為喉鳴音、吼叫聲,甚則逐漸轉變為刻板咒罵和污穢詞語。波劫性為本病另一特徵,表現為病程長,症狀時輕時重。抽動部位、頻率及強度也隨時變化。在緊張、焦慮、疲勞、不寐時加重,放鬆、愉悅時減輕。患兒智力一般正常,也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

概述

小兒抽動症抽動穢語綜合徵)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又稱多發性抽動症。男女之比約為3:1,2—12歲多見,少數至青春期自行緩解,部分延至成人。
抽動穢語綜合徵的特徵是不自主、突發、快速反覆的肌肉抽動,在抽動的同時常伴有暴發性、不自主異常發聲。抽動多從面、頸開始,逐漸下延。抽動部位和形式差異大,如眨眼、斜視、撅嘴、搖頭、聳肩、縮頸、伸臂、甩臂j挺胸、彎腰、扭動肢體等。發聲表現為喉鳴音、吼叫聲,甚則逐漸轉變為刻板咒罵和污穢詞語。波劫性為本病另一特徵,表現為病程長,症狀時輕時重。抽動部位、頻率及強度也隨時變化。在緊張、焦慮、疲勞、不寐時加重,放鬆、愉悅時減輕。患兒智力一般正常,也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
西醫對其發病原因和機制尚不清楚。認為其與遺傳、中樞神經結構功能異常和疾病(如癲癇),以及精神、代謝紊亂等有關。中醫抽動記載為“抽搐”、“瘛疚”和“筋惕肉瞞”;“穢語”責之為心神異常,該病與中醫¨隉驚風”、“惺脾風”、“札眼”等病症有關。

病因病機

現代中醫對於本病治療多,總結少,處於不斷探索中。
1.抽動與風該病以長期反覆發作的局部抽動為特徵。風性主動,抽動為風。《小兒藥證直訣》日:“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風,風動而止於頭目”《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掉眩就符合頭搖、肢擺、鏇轉、振顫等抽動症表現。本病類似慢驚風,卻以局部抽動為特徵。
2.抽動與肝腎肝腎同居下焦,精血同源。肝為剛髒,體陰用陽,其性主動。若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或性情乖戾、急躁,肝鬱化火,暗耗營陰,均可致精血不足,筋脈失養而“筋惕肉啁”(各種類似抽動症的局部表現)。本病因情緒激動而誘發或加重,也提示其與肝木偏旺有關。
3.抽動與心脾本病抽動具有不自主性,且無力,與慢驚風類似。“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人體各臟腑、部位和動作的協調由心主宰,神無所主是各種無意識動作產生的根源。脾主靜,又主四肢肌肉,本病肉惘,動麗無力,當為脾病。《幼科證治準繩·慢驚》謂:“瘼疚漸生,其瘼瘋症狀,兩肩微聳,兩手下垂,時復動搖不已”,就與本病類似。中醫從心脾論治慢驚風。
4.抽動與痰喉間發出奇異聲音為本病特徵,喉間聲響當為痰濁無疑。痰濁上蒙清竅(腦),或痰迷心竅致神機運轉失靈為本病又一關鍵病機。
綜上所述,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標實為陽亢、風動、痰濁,本虛為肝腎不足、髓海滿、脾虛失運。

診斷

診斷要點

1.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及診斷標準(1994年泉州會議通過)。
(1)發病於21歲以前,大多集中在2~15歲。
(2)表現為多種抽動動作和一種或多種不自主發聲,兩者出現於病程某些時候,但不一定同時存在。
(3)抽動症狀反覆出現,幾乎天天如此,但在數周或數月內症狀強度可變化,並能受意志克制數分鐘至數小時。病程至少持續1年,且在同一年間緩解不超過2個月以上。
(4)不自主抽動和發聲,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釋。
2.實驗室檢查磁共振(MRI)、腦血流顯像(SPECT)和腦電圖可協助診斷。

鑑別診新

兒童多動綜合徵:與本病名稱相近,可合併發生。本病以局部(某組及多組肌群)不自主抽動及喉部發聲為特點,抽動具有多樣性、波動性和長期性。多動症元抽搐,一般也無喉間異常發聲,表現為整體人靜難,多動、好動、衝動。

治療

治法

止抽搐、止穢語以治標;通過鎮肝息風,寧心安神,看驚掐驚,豁痰開竅而實現。健腦益智、調整陰陽以治本;通過對大腦、心神和陰陽調節而實現。

基本聲

方1
頭面四大手法(共操作5~8分鐘)
心肝同清(3~5分鐘)
黃蜂出洞(1—2分鐘)
調五臟(左右手各5遍)
頭部三振按(兩拇指重疊,以指腹振按百會;兩手食、中、無名三指併攏分別振按兩目上眶;兩掌相對,先振按頭之兩顳側,後振按頭之前後,即振按頭之四方。三振按均要求用力方向指向頭部中央,三法各操作1~2分鐘)
振按三陰交(先點、振、揉1分鐘,後上下搓擦令熱)
方解:頭面四大手法調和陰陽,緩解面、目、鼻、耳抽動;心肝同清,平肝木、清心火、止抽動;黃蜂出洞寧心安神;調五臟十指連心,協調五臟;頭部三振按鎮肝息風,安神定志;三陰交滋養肝腎,導熱下行。全方鎮肝息風,滋陰潛陽,標本兼治,以治標為主。
方2
補脾經、補腎經(各3~5分鐘)
揉二馬(2~3分鐘)
掐揉內勞宮(揉3掐1,1分鐘)
捏脊(3—20遍)
溫熨丹田(分別摩運、揉、振小腹各1~3分鐘,橫擦令熱)
方解:補脾經健脾化痰,補腎經溫助元氣;揉二馬配合揉內勞宮清虛火、除煩熱;捏脊增益補脾經和補腎經功能;溫熨丹田引火歸元,收斂浮陽。全方調補肝腎心脾,以治本為主。

操作指南

1.方1、方2不宜截然分開,多配合運用。實證、熱證、陽亢,或抽動頻繁以方1為主,方2為輔。虛證、寒證、陷證,或相對緩解以方2為主,方1為輔。或早晨操作方2助陽以升,晚上操作方l助陽以降,使天人陰陽合一。
2.頭面四大手法,傳統多為開天門、推坎官、揉太陽各24次,掐揉耳背高骨數次,是為起式,每病必用,固定程式。因頭面四大手法鄰近五官,此為抽動好發部位,故本病頭面四大手法為操作重點。常常開天門、推坎宮l~2分鐘,運太陽2~3分鐘,掐揉耳背高骨1分鐘。對於局部抽動有一定安撫作用。
3.調五臟要求手到、氣到、語言到。每天操作,左右手都操作,甚至操作雙腳趾。持之以恆,有利於患兒建立對手指和腳趾的認知與反射弧,從而達到健腦益智作用。
4.振按百會、目上眶和頭四方俗稱頭部三振按。振按百會可雙拇指重疊,也可用手掌,振按目上眶可拇指橫置,或食中無名三指併攏,於目上眶內上緣3揉1振按。振按頭四方先掌振兩顳側,後振按頭之前後(一掌置於前額,一掌置於後枕部,對稱擠按)。要求振按方問直指腦部中央;稍大小兒建議三法配合呼吸,即呼氣時振按,吸氣時放開。三法鎮靜安神有良效。
5.除了運用方1、方2治本外,還應針對主要抽動部位配合相應局部手法,並重點操作。如眨眼頻繁配合眼局部手法套路,聳鼻撅嘴配合鼻部、口周手法套路,撓耳不止配合耳部手法套路,喉間發聲配合咽喉手法套路,甩手聳肩配合肩肘手法套路等。

辨證論治

1.陰虛風動以局部抽動,咽喉不利,清嗓頻頻,消瘦,潮熱,盜汗,聽力下降,舌紅少苔,脈細數為特徵。治宜養陰潛陽。方1配合方2,重點掐揉內勞官,點揉三陰交,揉二馬。加水底撈月1分鐘,點攢竹10~20次,推橋弓左右各5—8次,下推天柱骨令局部潮紅,拿太溪、摩湧泉各1分鐘。
2.心肝火旺以瞬目不止,睡中磨牙,面紅目赤,心煩易怒,口吃頻作,口舌生瘡,舌紅絳,脈弦數為特徵。治宜清瀉肝火,清心寧神。方1為主,方2為輔,重點頭部三振按,黃蜂出洞,心肝同清。加清天河水1~2分鐘、橫擦心俞令局部發熱,掐精威、掃散頭側各1~2分鐘,掐太沖10次。
3.心脾兩虛以肢體啁動、抽搐無力,時時驚惕,健忘,學習成績差,注意力不集中,面色無華,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為特徵。治宜補益心脾。方2為主,配合方1,重點捏脊、溫熨丹田。加揉外勞宮1分鐘,雙掐內關、拿風池、拿肩井各1分鐘,揉足三里2~3分鐘,點心俞、振揉膻中各1分鐘。
4.痰迷心竅以神情恍惚,喉間奇異叫聲,流涎,胸悶,噁心,時時乾嘔,苔膩,脈滑,指絞滯為特徵。治宜豁痰開竅。方1配合方2,加運內八卦2~3分鐘,揉掌小橫紋1分鐘,掐揉小橫紋10遍。

注意事項

1.本病為小兒推拿優勢病種,但治療時間長,常常數月或經年,可教會家長,用於家庭保健。
2.對於穢語或口吃小兒,可採用變換語言環境的方法進行調理,如讓其學習另一種方言或外語,堅持每天高聲朗讀等。
3.堅持綜合防治。如飲食清淡,多食蔬菜及粗糧,忌煎炸、辛辣食品,對患兒進行心理誘導,解除其精神負擔,使之不恐懼、不自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