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α-地中海貧血

3.中間型又稱血紅蛋白H病。 檢查1.靜止型紅細胞形態正常,出生時臍帶血中HbBart's含量為0.01~0.02,但3個月後即消失。 預後α地中海貧血、HbBart胎兒水腫綜合徵,常發生早產、死產或生後不久死亡。

基本信息

病因

屬常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

臨床表現

1.靜止型
患者無症狀。
2.輕型
患者無症狀。
3.中間型
又稱血紅蛋白H病。此型臨床表現差異較大,出現貧血的時間和貧血輕重不一。大多在嬰兒期以後逐漸出現貧血、疲乏無力、肝脾大、輕度黃疽;年齡較大患者可出現類似重型β地貧的特殊面容。合併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藥物、抗瘧藥物等可誘發急性溶血而加重貧血,甚至發生溶血危象。
4.重型
又稱 Hb Bart's 胎兒水腫綜合徵。胎兒常於30~40周時流產、死胎或娩出後半小時內死亡,胎兒呈重度貧血、黃疽、水腫、肝脾腫大、腹水、胸水。胎盤巨大且質脆。

檢查

1.靜止型
紅細胞形態正常,出生時臍帶血中HbBart's含量為0.01~0.02,但3個月後即消失。
2.輕型
紅細胞形態有輕度改變,如大小不等、中央淺染、異形等;紅紐胞滲透脆性降低;變性珠蛋白小體陽性; 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患兒臍血Hb Bart's含量為0.034~0.140,於生後6個月時完全消失。
3.中間型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改變類似重型β地貧;紅細胞滲透脆性減低;變性珠蛋白小體陽性;HbA2及HbF含量正常。出生時血液中含有約0. 25Hb Bart's及少量HbH;隨年齡增長,HbH逐漸取代Hb Bart's,其含量約為0.024~0.44。包涵體生成試驗陽性。
4.重型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成熟紅細胞形態改變如重型β地貧,有核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計數明顯增高。血紅蛋白中幾乎全是 Hb Bart's 或同時有少量HbH,無 HbA、 HbA2和HbF。

鑑別診斷

1.血紅蛋白H病
本病須與β地貧、紅細胞GbPD缺陷症、黃疸型病毒型肝炎、HS和缺鐵性貧血鑑別。
2.Hb Bart’s胎兒水腫綜合徵
與新生兒同族免疫性溶血所致胎兒水腫鑑別,臨床特徵肝腫大比脾腫大明顯,特徵性紅細胞形態及Hb電泳主要Hb為Hb Bart’s,以此即可鑑別。

併發症

可並發嚴重的慢性溶血性貧血,可發生溶血危象,重度貧血,骨骼改變,有庫氏面容,脾腫大明顯,需依靠輸血維持生命。黃疸、感染和(或)藥物可加重溶血,可合併膽石,有高間接膽紅素血症,重症胎兒可死於宮內或娩出後短期內死亡。全身重度水腫,腹水等。生長發育停滯,常並發支氣管或肺炎,並發含鐵血黃素沉著症,造成臟器損害,並發心力衰竭、肝纖維化、肝功衰竭等。

治療

1.治療原則
輕型地中海貧血不需治療;中間型α地中海貧血應避免感染和用過氧化性藥物,中度貧血伴脾腫大者可做切脾手術。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骨髓、外周血、臍血)是根治本病的惟一臨床方法,有條件者應爭取儘早行根治手術。
2.輸濃縮紅細胞
(1)低量輸血  單純的輸血或輸紅細胞最終導致血色病。中等量輸血療法,使血紅蛋白維持在60~70g/L。實踐證明,這種輸血方法雖然使重型患者有望擺脫近期死亡的威脅,但患者的生存質量隨年齡增長越來越差。相當一部分患者於第2個10年內因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高量輸血  高量輸濃縮紅細胞的優點:①糾正機體缺氧;②減少腸道吸收鐵;③抑制脾腫大;④糾正患兒生長發育緩慢狀態。方法是先反覆輸濃縮紅細胞,使患兒血紅蛋白含量達120~140g/L,然後每隔3~4周Hb≤80~90g/L時輸注濃縮紅細胞10~15ml/kg,使Hb含量維持在100g/L以上。
3.鐵螯合劑
因長期高量輸血、骨髓紅細胞造血旺盛、“無效紅細胞生成”以及胃腸道鐵吸收的增加,常導致體內鐵超負荷易合併血色病,損害心肝、腎及內分泌器官功能,當患者體內的鐵累積到20g以上時,則可出現明顯的中毒表現,故應予鐵螯合劑治療。1歲內使用鐵螯合劑,其副作用如骨骼畸形、生長抑制的發生率明顯升高,一般主張2~3歲後或患兒接受10~20次輸血後並有鐵負荷過重的證據,血清鐵(SF)>1000μg/L,血清轉鐵蛋白完全飽和才開始除鐵治療。當前臨床廣泛使用的是去鐵胺,加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用攜帶型輸液泵每天(或每晚)腹壁皮下注射8~12小時,每周連用5~6天。用藥前後應作SF、尿鐵的監測。
4.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
HSCT是當前臨床上根治本病的惟一方法。
5.脾切除、大部分脾栓塞術
中間型僅地中海貧血(HbH)病:中度/重度貧血(Hb80g/L或慢性溶血性黃疸者,切脾常無效。
6.基因治療
從分子水平上糾正致病基因的表達,即基因治療。

預後

α地中海貧血、HbBart胎兒水腫綜合徵,常發生早產、死產或生後不久死亡。靜止型、標準型愈後好,HbH病正確處理亦愈後較好。

預防

積極開展優生優育工作,以減少/控制“地中海貧血”基因的遺傳。
1.婚前地中海貧血篩查,避免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聯婚,可明顯降低重型/中間型地貧患者出生的機會。
2.推廣產前診斷技術,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地貧基因攜帶者,孕4個月時,採集胎兒絨毛、羊水細胞或臍血,獲得基因組DNA以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對高危胎兒進行產前診斷,重型/中間型患兒應終止妊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