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是一部由張多福執導,許鉑岑、羅憶楠、劉勁、馬曉偉、鄭萍、趙凱主演的大型史詩電視劇。 該劇以全新的角度、具有突破性的創作全景式講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至1932年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奮鬥求索,為中國革命闖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偉大道路。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講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至1932年間,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經歷千難萬險,歷經各種曲折險阻,最終取得了秋收起義、三灣改編、井岡山會師、黃洋界大捷、古田會議、三次反圍剿勝利。

分集劇情

第1集

1927年4月,蔣介石密謀發動反革命政變,命令青幫首領誘殺上海工人領袖汪壽華;命令二十六軍第二師師長斯烈扣留周恩來;青幫分子以假工人糾察隊,襲擊上海工人糾察隊總部和重要據點,國民黨軍架起機槍逼迫工人糾察隊繳械。

第2集

二十六軍用機關槍掃射民眾示威遊行隊伍,當場打死一百多人,傷者無數,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寶山路血案。反動派在廣州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鄧穎超和她母親在周文雍、陳鐵軍、德國醫生幫助下,在廣州脫險來到上海。

第3集

為應對敵人極端殘酷的大屠殺,中國共產黨人被迫選擇了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道路。8月1日,周恩來率國民革命軍賀龍、葉挺部兩萬多人發動南昌起義;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隨即到湖南發動秋收起義,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權力紛爭中,被迫下野。

第4集

秋收起義和文家市轉兵。1927年9月11日,工農革命軍三個團分別在修水、安源、銅鼓發動起義,經過幾天行軍作戰, 第一師由原來五千人槍銳減到一千五百餘人。毛澤東從實際出發,在盧德銘支持下,戰勝革命軍內部反對意見,毅然決定工農革命軍轉移到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這是中國革命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 蔣介石到溪口與元配離婚後,即去日本找宋美齡。

第5集

毛澤東率部進行三灣改編,“官兵平等”、“黨支部建在連隊上”,成為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開端。為使軍隊和地方結合,決定團結、改造袁文才、王佐的地方農民武裝,以井岡山為根據地。

第6集

師長余灑度反對上井岡山,跑到上海告狀。湘桂戰爭即將爆發,蔣介石一面談情說愛,一面積極準備復出。毛澤東獲悉湘軍進攻茶陵,率部迎敵,途中遭襲擊,賀子珍掩護毛澤東突圍。

第7集

1927年11月,湘桂戰爭打得正酣,毛澤東乘虛部署工農革命軍攻打茶陵。中共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堅持“以城市為革命中心”、盲目發動城市武裝起義。撤銷毛澤東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湖南省委委員等職務。此時,蔣介石在日本經營他的政治婚姻。

第8集

工農革命軍占領茶陵縣城,建立起湘贛邊 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部隊修整練兵,毛澤東進行寧岡調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中央盲目發動的廣州起義失敗,周文雍、陳鐵軍被捕入獄,犧牲前舉行了悲壯的刑場上的婚禮。

第9集

蔣介石命陳立夫建立特務機關,收買共產黨內變節分子,瘋狂暗殺中共領導人。周恩來大力加強中央特科,派人打入敵人內部,設法變敵為我耳目,嚴懲叛徒。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湘南,與毛澤東部取得聯繫。

第10集

1928年初,蔣介石復職,在準備北伐張作霖的同時,命陳立夫利用叛徒捕殺中共領導人,並重金懸賞周恩來、郭沫若的人頭。周恩來緊急安排賀龍、郭沫若離開上海。

第11集

毛澤東率部在羅霄山脈中段開展游擊戰爭,袁文才、王佐部改編為工農革命軍,寧岡、永新、茶陵、遂川建立了工農兵政府,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

第12集

蘇先駿、唐瑞林叛變,郭亮、陳喬年被捕,周恩來指示特科設法營救。 陳立夫建成中統特務機關,只對蔣介石一人負責。任命楊先生主持上海中統工作,楊與中共秘密合作。

第13集

何家興、賀治華叛變,中共領導人羅亦農被捕,蔣介石命令就地處決,羅亦農英勇就義。特科營救陳橋年未成功。陳賡帶領特科人員處治叛徒何家興。

第14集

毛澤東部與朱德部會師,組建工農革命軍 第四軍。周恩來前往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途中被日本水上警察懷疑,周恩來鎮定自若,化險為夷。

第15集

毛、朱紅軍會師後,力量壯大,打了新、老七溪嶺和龍源口幾個大勝仗。井岡山根據地擴大到三個全縣和四個縣各一部分,割據區域達七千二百多平方公里,邊界進入全盛時期。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第一次“會剿”,紅軍分兵以對。

第16集

朱德、陳毅率二十八、二十九團攻克酃縣後,在龔楚、杜修經的鼓動下,不執行回援井岡山的決議,另選陳毅為前委代書記,擅自向湘南進軍。占領郴州後,龔楚帶領二十九團哄搶商鋪,不放警戒哨。范石生部連夜反撲,朱德被迫率部撤出郴州。

第17集

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部在桂東縣會合後,突遭湘軍吳尚部襲擊,由林彪一營掩護,迅速撤離。紅軍決定回井岡山,袁崇全帶二營探路途中叛變。為解救被袁崇全裹脅的戰友,參謀長王爾琢不幸犧牲。

第18集

毛澤東、陳毅交談,總結八月失敗教訓。留守井岡山的一個營憑藉黃洋界天險,抗擊贛軍四個團的進攻,取得反“會剿”的勝利。紅軍主力回到井岡山,毛澤東激動地吟誦《西江月·井岡山》。

第19集

蔣介石在大肆破壞順直、東北等省的中共組織的同時,又部署陳立夫在上海碼頭,抓捕周恩來等中共領袖人物。在此險峻形勢下,周恩來、鄧穎超先後從莫斯科回到上海。特科處置了企圖出賣羅邁的叛徒。

第20集

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五軍與紅四軍會合。蔣介石發動新的“會剿”。鑒於井岡山軍隊增加,出現糧食困難,迴旋餘地小等實際問題。1929年1月,毛澤東決定率紅軍主力下井岡山,出擊贛南,開闢新的革命根據地。並指出:在全國的農村、山區都建立了像井岡山這樣的革命根據地,全國的城市解放就不遠了。

第21集

蔣介石部署“會剿”軍 第一、五路追堵朱毛紅軍, 第二、三、四路圍攻井岡山。毛澤東、朱德率紅軍主力初到贛南,屢次陷入險境。進入大余城,遭追剿軍李文彬部猛攻,紅軍倉促應戰,打得很慘烈。在項山圳下村又遭敵人偷襲。在閩粵贛邊界的羅福嶂,毛澤東從報紙看到蔣桂戰爭一觸即發,預見我軍否極泰來的時機就要到了。

第22集

周恩來從報紙得知紅軍主力在贛南受挫,蔣介石要趁機產除紅軍,遂代表中央起草“二月來信”。2月11日,毛澤東率部發起大柏地伏擊戰,激戰一天一夜,取得紅軍主力下井岡山以來第一個大勝仗,扭轉了被動局面。接著北上東固,與李文林部會師,在贛南站住腳根。

第23集

蔣介石得知,追剿軍兩個團在大柏地被殲,氣得摔電話,大罵屬下無能。遂部署蔣桂戰爭,並命令陳立夫在後院消滅共產黨。周恩來造訪楊度,楊度以“願與梅花結後緣”要求加入共產黨。

第24集

蔣桂戰爭爆發,蔣介石藉機抓捕共產黨領袖人物。陳賡、劉鼎處置了出賣李立三的叛徒。彭德懷率紅五軍與紅四軍會合。朱德講述紅四軍轉戰閩西、與張鳳鳴旅激戰,占領長汀,建立閩西第一個紅色政權。彭德懷率紅五軍回湘贛邊界。

第25集

蔣桂戰爭爆發以來,毛澤東率紅軍主力開闢贛南、閩西根據地。在贛南於都、興國、寧都建立革命政權後,再次入閩,奔襲龍巖縣城,全殲陳國輝一個營,攻占永定、再克龍巖,建立永定、龍巖革命政權。5月底,在永定湖雷召開四軍前委會議,劉安恭發難。6月8日毛澤東辭職。

第26集

毛澤東給林彪的信,批評了四軍黨記憶體在的錯誤思想。紅四軍七大,陳毅當選前委書記。毛澤東以前委特派員名義到閩西指導地方工作。中央收到毛澤東的信,通知四軍派主要負責同志到中央匯報。

第27集

朱德、陳毅到上杭見毛澤東,談打破敵人會剿之策和陳毅到中央匯報問題,毛澤東表示不宜分兵。周恩來會見楊度,楊度加入共產黨。白鑫叛變,彭湃、楊殷等五人被捕。

第28集

周恩來指示設法營救彭湃、楊殷等,蔣介石親自到上海,命令立即殺害彭湃、楊殷等四人。澎湃、楊殷等英勇就義。陳毅到上海,周恩來和陳毅交談。

第29集

朱德主持召開紅四軍八大,毛澤東病重,坐擔架去參加會議,但未趕上。周恩來與李立三、陳毅討論給紅四軍覆信,強調朱毛仍留前委,毛澤東仍任前委書記。陳賡、顧順章率領特科處決叛徒白鑫。

第30集

任弼時被捕,楊度幫忙請律師。按周恩來意見,律師把法庭變成伸張正義的舞台。陳毅回到紅四軍,朱德率紅四軍主力發起梅州戰役,幾經反覆,被迫撤出戰鬥。陳毅將中央“九月來信”送毛澤東閱,毛澤東回到紅四軍,毛、朱、陳坦誠交談。

第31集

1929年底召開古田會議,古田會議決議是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系統解決了人民軍隊建設的根本問題。毛澤東明確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必須建立根據地,先和周圍的地主爭地盤,然後再去爭奪小城鎮、中等城市、大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黨的無線電台試驗成功,錢壯飛潛入徐恩曾的黨務調查科。

第32集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周恩來到莫斯科匯報工作,李立三推行左傾冒險政策,指示紅軍“奪取中心城市”。毛澤東、朱德奉命進攻南昌、九江,他們從實際出發,不僅避免了損失,而且紅一軍團發展壯大,並支援紅三軍團。紅一、紅三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

第33集

周恩來回到上海,中共召開六屆三中全會,批評李立三的錯誤,停止組織全國總暴動和進攻中心城市的冒險行動。惲代英被捕。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部署重兵圍剿紅軍,任命江西省主席魯滌平為總指揮。

第34集

毛澤東主持紅一方面軍前委緊急會議,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集中兵力粉碎敵人圍剿。蔣介石限令圍剿部隊以“分進合擊”於新年前剿滅贛南朱毛紅軍。在米夫支持下,王明等密謀奪取中共領導權,羅章龍要改組中央。

第35集

1930年12月下旬,在小布召開反圍剿誓師大會,毛澤東揮毫寫就表達戰略指導思想的對聯。圍剿軍前敵總指揮張輝瓚在東固發布作戰命令,並親自率師部及兩個旅於29日進抵龍岡。

第36集

30日,毛澤東、朱德親自指揮龍岡戰鬥,殲滅張輝瓚師一萬人,活捉師長張輝瓚。乘勝東進,殲滅譚道源半個師。打破敵人第一次圍剿。在米夫的操縱下,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把王明選為政治局委員。

第37集

蔣介石說第一次圍剿失敗是奇恥大辱,立即準備第二次圍剿。王明在黨內搞無情打擊,激化了黨內矛盾。何孟雄等23人被捕遇難。

第38集

錢壯飛巧妙地騙取徐恩曾使用的密碼進行了拍照。陳賡處決了出賣何孟雄等人的叛徒。毛澤東深入實際,分析敵我雙方的形勢和特點,使項英及中央代表放棄不同意見,決定第二次反圍剿堅持“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

第39集

蔣介石完成“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略計畫,發動第二次圍剿。針對敵軍陣勢。毛澤東決定“先打弱敵,由西向東橫掃”。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錢壯飛用徐恩曾的密碼譯出顧順章叛變後武漢發給徐恩曾的6份電報,即派劉杞夫到上海報告周恩來。

第40集

收到錢壯飛情報,周恩來、李克農、陳賡立即部署中共機關、人員轉移。錢壯飛給徐恩曾留下一封信後從容撤離。顧順章被押到南京,由於他的出賣,惲代英被殺害。

第41集

毛澤東同王稼祥談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為創造首戰王金鈺部的戰機,毛朱率部“鑽牛角尖”,秘密穿過兩敵之間25公里的空隙。

第42集

蔣介石調集30萬軍隊,並親自坐鎮廬山指揮第三次圍剿。由於顧順章出賣,蔡和森在香港被捕,英勇就義。

第43集

向忠發被捕叛變,蔣介石命令就地秘密槍斃。周恩來,鄧穎超緊急轉移。

第44集

周恩來支持毛澤東攻打漳州。紅軍指戰員鬥志昂揚,如猛虎下山,取得漳州大捷,紅軍首次占領中等城市。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寧都會議上,毛澤東被剝奪了軍權。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丟掉了中央蘇區和白區陣地,中國革命到了危急關頭!

資料來自: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許鉑岑毛澤東配音 趙嶺
羅憶楠賀子珍
劉勁周恩來配音 劉勁
馬曉偉蔣介石配音 李立宏
鄭萍宋美齡
趙凱朱德
黃俊鵬陳毅
劉岳陳賡配音 張傑
黃薇鄧穎超
姜毅彭德懷
左金珠陳浩
李曉楓顧順章配音 王凱
李吉昌林彪
高源曾志
尹君正羅亦農配音 趙毅
魏鵬任弼時
林毅傑潘漢年
於笑聶榮臻
劉雨航王明
張頁石瞿秋白
張琳向忠發
王梓喬孟慶樹
周彥呈小龍
姜錫濤江華
李槐龍蔡和森

職員表

•總策劃:肖懷遠

•總出品人:胡占凡;成其聖

•總顧問:逄先知;金沖及;王兆海

•出品人:羅明

•出品人:萬克

•總監製:張子揚;趙鴻友

•藝術顧問:李準;仲呈祥;鄭伯農;李碩儒

•歷史顧問:馮蕙;黃允升;廖心文;熊華源

•編劇:王朝柱

•藝術總監:王朝柱;黃如論;陳先義

•監製:翟振江;韓建群;汪恆;楊君毅;王嵐;黃智基;申箭峰

•策劃:孔令泉;黃海濤;申積軍;張西甫;關瑋

•總製片人:倪祖銘;周亞平

•製片人:李西平;張潔;王浩

•導演:張多福;劉娟

•攝影:呂杏武

資料來自:

角色介紹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毛澤東 演員許鉑岑
一代領袖,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賀子珍 演員羅憶楠
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也是傑出的婦女先驅,毛澤東的第二任妻子,在戰場上英勇冷靜,巾幗不讓鬚眉,身為人妻又溫婉賢惠,一直在毛澤東背後默默地付出與支持,是個難得的奇女子。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周恩來 演員劉勁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對新中國貢獻極大。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蔣介石 演員馬曉偉
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1927年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敗退台灣後,歷任“總統”及國民黨總裁。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宋美齡 演員鄭萍
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蔣介石的第四任妻子。有著豐厚的家底,姣好的外貌,出眾的氣質,精通6門外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一生活躍在政治舞台上,是個獨一無二傳奇女性。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尋路[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
朱德 演員趙凱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

獲獎記錄

時間屆次獎項
2014-10-12
第十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暨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
2015-12第三十屆電視劇飛天獎“入圍劇目獎”提名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自1927年“四一二”大屠殺至1932年寧都會議,短短的五年,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複雜、最重要的五年。因為當時的情況複雜,以往的影視作品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基本上是片斷性的,《尋路》力求全景式展現這一艱辛曲折的過程。但是,王朝柱又不想一般地再現尋路歷程,而是緊緊抓住如何突破“國際共運”已有的革命經驗這個焦點,以一種更宏闊的歷史視野,審視探尋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的深刻意義,從哲學層面上打通歷史與現實的內在精神聯繫。這就是王朝柱寫《尋路》的緣起。

拍攝

從籌備到撰寫《尋路》劇本,編劇王朝柱在兩年時間裡付出了巨大心血;導演張多福和劉娟為拍好這部劇,閱讀了大量史料和與這段歷史相關的文學作品。全組上下發揚團隊合作與拼搏精神,每天平均工作14個小時。

在天津拍攝期間,劇組在梁啓超紀念館、西洋美術館、廣東會館、天津利順德飯店、原開灤礦務局、許氏舊宅、天津港客運碼頭、東方公主號、寧河七裏海國家濕地公園、寧河臥牛湖度假村等地拍攝。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播出平台播出時間劇場
2013年6月18日 CCTV-1 20:05 兩集連播 《黃金劇場》

劇集評價

劇情照片 劇情照片

“寫真了歷史,寫活了人物,寫深了思想。”“首先,對歷史的尊重和禮敬是《尋路》可貴的品質;此外,成功塑造一大批血肉豐滿的共產黨人的藝術形象是《尋路》的精彩之處;而寫深了思想則是《尋路》的重要貢獻。該劇角度新穎獨特,主題立意鮮明,劇情起伏跌宕,人物生動鮮活,拍攝製作精良,較好地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的統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和思想藝術價值。”劇中導演和演員的二度創作也非常精彩,“儘管年輕演員居多,但對人物性格和心理把握得比較準確到位,加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和對白,為該劇的藝術呈現增色不少。由於《尋路》主創堅持思想制勝、藝術創新、內容為王,追求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相諧相依,所以該劇播出後受到業內專家好評、贏得全國觀眾喜愛就不難理解了。”( 徐忠志評)

《尋路》不僅很好地表現了艱苦環境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更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黨內的種種矛盾衝突以及偉人領袖們寬大無私的氣度與胸襟。《尋路》第一次把黨內不同路線的交鋒和鬥爭作為貫穿作品的主線,“這不僅是藝術上的一次大膽創新,而且標誌著一次突破禁區的藝術冒險……這是這部戲最為打動人心的部分,也使《尋路》作為一部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作品,有了別樣的風采。”《尋路》不僅在表現內容上有突破,更在拍攝製作中大膽起用新人,給電視劇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尋路》 “不僅對我們重新認識中國革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對迷惘中的中國電視劇藝術有著特別重要的啟示。” (陳先義評)

“《尋路》藝術地再現了一段交織著血與火、激情與信仰、奮鬥與犧牲、苦難與勝利的崢嶸歲月,以其所蘊涵的強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審美魅力,強烈地叩擊著電視螢屏前每一位觀眾的心靈。看尋路,會為時時處處、充盈跳蕩於螢屏畫面中的革命者理想的激情、信念的力量而深深感動。它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和審美享受,洋溢著陽剛之氣、崇高之美,是一部氣勢恢弘、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力作。” (彭程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