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城市記憶

尋找城市記憶

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這座城市的歷史,給城市生活以豐富的文化內涵;為了將散落於城市角落的史料及圖片聚集於圖書館,更好地服務於民眾,使那些正在逐漸消失的歷史記憶和文化遺產能夠重新煥發出它們本應具有的價值,湖南圖書館、星辰線上星辰社區,湖南文化信息網聯合舉辦《尋找城市記憶》系列活動。現發出全城召募令: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尋找城市記憶!活動包括“尋訪城市記憶”活動、“城市記憶”圖片展覽、“印象長沙”書籍等精彩環節。 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因為它有完整的生命歷史。從胚胎、童年、興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這個豐富、多磨而獨特的過程全都默默地記憶在它巨大的城市肌體裡。一代代人創造了它之後紛紛離去,卻把記憶留在了城市中。承載這些記憶的既有物質的遺產,也有口頭的非物質遺產。城市的最大的物質性遺產是一座座建築物,還有成片的歷史街區、遺址、老街、老字號、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種遺產。它們縱向地記憶著城市的史脈與傳衍,橫向地展示著它寬廣而深厚的閱歷,並在這縱橫之間交織出每個城市獨有的個性和身份。我們總說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實最響亮和奪目的“名片”就是城市歷史人文的特徵。

由來

2009年是長沙文夕大火70周年紀念。1938年,燃燒5天之久的大火毀壞了長沙全城街道、90%建築被毀,30萬長沙市民頓成無家可歸的難民,但大火併沒有破壞長沙城的格局,城市靈魂性尚存,僅長沙城區就還有70餘處歷史建築。由於城市的不斷改造與擴大,再加上一些不可抗拒的災難性變故,記憶與忘卻總是如影相隨,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覺的記憶,它需要我們去尋找城市的史脈;去感受城市的年輪與呼吸;去揭開那些淹沒於鋼鐵森林城市背後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去見證城市生命從無到有不斷成長的歷程。

活動內容:與長沙城有關的近現代建築、人文、街區、文化等。

意義

2008年3月23日下午,由星辰線上星辰社區、湖南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尋找城市記憶”活動首輪碰頭會在湖南圖書館二樓會議室舉行。湖南圖書館副館長伍藝、鄒序明及部分活動參與者參加了此次會議。公共服務部主任郭堅向與會者介紹了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即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長沙這座城市的歷史,使它充滿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將散落於長沙市各個角落的史料和圖片挖掘出來,使那些正在逐漸消失的歷史記憶和文化遺產能夠重新煥發出它們本應具有的價值。活動策劃者向網友介紹了活動的初步構想,如尋訪與長沙城有關的近現代建築、人文、街區、古樹、古井和文化等。在討論環節中,鄒序明還表達了“文化強省、文化興市”的活動初衷,並指出“尋找城市記憶”是湖南圖書館提供給社會的一個文化平台,希望通過這個平台,可以有更多的人來關心我們的城市歷史文化。網友也紛紛提出了自己對於此次活動的看法和意見。最後,綜合大家的建議,此次碰頭會順利產生了三個尋找小組,分別是:老街、建築尋訪小組,老人尋訪小組和飲食文化尋訪小組,大家將根據各自不同的尋訪方向開展活動。組員們交換了聯絡方式,並初定時間踏入“尋訪”旅途。

尋訪之路

長沙“尋找城市記憶”尋訪之路

3月23日:“尋找城市記憶”首輪碰頭會

3月30日:尋訪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的馬家巷、孚嘉巷民居

4月6日:“尋找城市記憶”第二次碰頭會

4月7日:尋訪太平街藥王堂,採訪程大安醫生

4月8日:尋訪文昌閣、長沙紅十字會門診部,採訪抗日英雄單先麟老先生和湘雅醫學院退休老教授

4月9日:再次採訪抗日英雄單先麟老先生,尋訪湘雅醫學院

4月13日:尋訪西文廟坪

4月16日:尋訪長沙馬家巷19號陳志英家啟新米廠靖港舊址

4月20日:尋訪湖南抗日名將齊學啟之墓,訪問周本立老人、陶勇老人

4月26日:陳先樞講座:長沙歷史街巷尋蹤

4月27日:訪問俞治平老人

4月28日:訪問楊長林老人、育嬰堂,聖經學院

4月28日:陳先樞講座碰頭會

4日30日:尋訪天心閣及天心閣密道

5月10日:尋訪碧湘街、馬益順巷

5月11日:尋訪吉祥巷、西長街

5月17-18日:尋訪老公館

5月19—21日:黃絲帶行動

5月25日:尋訪裕湘紗廠、長沙船舶廠

5月29日:綠絲帶行動

5月31日:文化尋訪之百年圖書館

6月8日:關於體育主題的碰頭會

6月9日:古長沙宗教舊址尋訪

6日14日:文化遺產日尋訪活動

6月22日:長沙百年校舍尋蹤

6日22日:傳統體育運動會

6月29日:長沙傳統特色餐飲老字號尋訪

7月20日:觀看紀錄片《長沙文夕大火》

8月3日:尋訪船山學社

8月31日: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