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村

尉遲村尉遲村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地理坐標約為東經112°30'49″-31'36″,北緯35°32'43″-33'38″。處於太行山西部沁水盆地丁南邊緣,屬於低山丘陵區,區內第四等黃土發育,覆蓋面積大,厚度在3-15米之間。本村現有耕面積598畝,其中:山地300畝,水地298畝。有村民243戶,總人數662口,其中男345口,婦女317口,60歲以上老人101口。有勞動力440人,基本外出打工人員30人,尉遲村以農業生產為全體村民的生活經濟來源,2008年經濟總收入為5900萬元,人均純收入6895元。尉遲村原名呂窯,為呂姓氏族的聚居地,約在1300多年前,唐將尉遲恭為助秦王李世民建業,躲避李元吉等的迫害,隱居於呂窯村避難。其間教授村民柳編技藝,後為紀念他將村名改為尉遲村。

基本信息

尉遲村  

 尉遲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東南部,北依嘉峰、東沿沁河,南屏陽城縣治的望川村,西接梁圪坨及牛嶺,當為沁水之南大門。地理坐標約為東經112°30'49″-31'36″,北緯35°32'43″-33'38″。處於太行山西部沁水盆地丁南邊緣,屬於低山丘陵區,地表地勢西高東低,最高點為西部山頭,海撥628.2米,最低點為南河邊,海撥516米,相對高差112.2米,區內第四等黃土發育,覆蓋面積大,厚度在3-15米之間。村境西北環山,以磨盤山與梁圪坨分界,西接牛嶺之巔,南與陽城縣治的望川村分界,東對流谷之麓,以沁河與陽城縣治的屯城村分界,東西寬約1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村距沁水縣城74公里,距晉城市40公里,距省城太原390公里,距侯(馬)-月(山)鐵路線2公里,距潤(城)端(氏)一級公路零公里。本村現有耕面積598畝,其中:山地300畝,水地298畝。有村民243戶,總人數662口,其中男345口,婦女317口,60歲以上老人101口。有勞動力440人,基本外出打工人員30人,尉遲村以農業生產為全體村民的生活經濟來源,2008年經濟總收入為5900萬元,人均純收入6895元。尉遲村原名呂窯,為呂姓氏族的聚居地,何時設村建治已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秦將白起在武安屯兵之前本村落就已成型。約在1300多年前,唐將尉遲恭為助秦王李世民建業,躲避李元吉等的迫害,隱居於呂窯村避難。其間教授村民柳編技藝,後為紀念他將村名改為尉遲村。尉遲村在新中國成立前,隸屬於武安村治。1949年10月1日後獨立為常興社,後改為尉遲管理區。1961年起稱生產大隊。1966年至1980年曾一度改稱“革委會”。1984年5月,國家實行機構改革,改稱尉遲村村民委員會。[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