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與晚清變局

本書以晚清督撫這個社會階層為視點,通過清督撫權力結構的變化及其對政局的影響,勾勒出晚清從開關到中興,再到覆亡的歷史過程。 首督撫制度是明清兩代的重要官制,其建立、發展、變化對中國封建社會最後500多年的歷史有重大影響。 依靠這支軍事力量,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得以發跡,湘系將領十幾人先後擔任總督、巡撫要職,地方督撫的權勢迅速膨脹,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於晚清政局影響至深。

內容介紹

至晚清,經過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的打擊,清王朝的中央權威大大衰落,權力重心逐漸向地方督撫傾斜,不僅增加了漢人督撫的數量,而且形成了督撫專制的新體制,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勢力逐漸膨脹的督撫們在相當程度上左右著晚清政局。本書以晚清督撫這個社會階層為視點,通過清督撫權力結構的變化及其對政局的影響,勾勒出晚清從開關到中興,再到覆亡的歷史過程。在推進近代化的過程中,督撫們既無法超越綱常名教,也不能割捨既得利益,因而在情感與理性的衝突中,左支右絀,左顧右盼,儘管步履蹣跚地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但因階級的局限,他們終將無法成為稱職的近代化領導者群體,而逆轉時代潮流。

作者介紹

房德鄰,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主要著作有《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儒學思想研究》《清王朝的覆滅》《清通鑑?道光朝卷》等,並參與翻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1862—1874)》。

作品目錄

卷首
督撫制度是明清兩代的重要官制,其建立、發展、變化對中國封建社會最後500多年的歷史有重大影響。
第一章 睡眼初醒
經過鴉片戰爭的重創,最先領略到西方文明——堅船利炮的東南各省的總督、巡撫們,面對西方文明的挑戰,不能不做出反應,不能不開眼看世界,並在不自覺中產生了朦朧的世界意識。中國人的近代觀念由此發端。
挑戰與回應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第一書
沿海督撫的困惑
“海上蘇武”的悲劇
第二章 起于軍興
湘軍是清王朝鎮壓太平天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其“兵由將選”、“自籌軍餉”的特點使其成為具有一定程度私屬性質的軍隊。依靠這支軍事力量,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得以發跡,湘系將領十幾人先後擔任總督、巡撫要職,地方督撫的權勢迅速膨脹,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於晚清政局影響至深。
曾國藩和湘軍的崛起
李鴻章與淮軍
從“祺祥”到“同治”
尾大不掉
第三章 中興砥柱
如果說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期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主要依靠軍事實力確立了自己的地位,那么他們在同光新政時期則在經濟、軍事、政治、外交、文化各個領域中擴大了勢力和影響。
同光新政
總理衙門和南北洋大臣
清流派——慈禧太后的政治砝碼
甲申樞變與書生典戎
春帆樓的恥辱
第四章 無力回天
戊戌變法、庚子事變、新政、預備立憲,清廷為挽救統治危機而做的種種努力最終都失敗了,究其原因,時代已不再屬於封建地主階級了,滿族親貴和封疆大吏已經無力回天。
戊戌喋血
山東巡撫與義和團運動
東南互保與江楚會奏
炙手可熱的袁世凱
丁未政潮
督撫與立憲
第五章 翻雲覆雨
辛亥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回響,督撫們或逃匿,或“翻手為雲覆手雨”,附和革命,使共和革命獲得廉價勝利,同時也埋下深刻危機。
張之洞“種豆得瓜”
各省易幟
“洹上漁翁”出山
含淚逼宮
從督撫到都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