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東陽金屬有限公司

寶雞市東陽金屬有限公司

軋制複合法是利用壓力加工工藝生產金屬複合板的方法,有冷軋複合和熱軋複合兩種。 用鈦合金製成的高壓容器,能夠耐受2500個大氣壓的高壓。 鈦和鎳組成的合金,被成為“記憶合金”。

基本信息

百度名片

寶雞市東陽金屬有限公司位於華夏始祖炎帝故里、中國周秦文化發祥地、 中國青銅器之鄉、中國優秀文化旅遊城市、陝西省第二大城市——寶雞市。寶雞市東陽金屬有限公司是以生產製造鈦、鎳、鎢、鉬等稀貴金屬材料、非標設備及其複合材料為主導、集非標設備製造、材料經銷、新產品開發為一體的股份制私有綜合性企業。

公司名稱:寶雞市東陽金屬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Baoji Dongyang Metal co.,LTD
公司性質: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控股或私營性質企業控股)
企業文化:至誠無息,博厚悠遠
經營理念:誠信互惠,創新發展
註冊地址:寶雞市渭濱區西寶路506號
經營範圍:有色金屬材料加工、化工設備(壓力容器除外)、機電設備、儀器儀表的加工、銷售;經營本公司生產所需原輔材料的進口業務;經營本公司生產產品的出口業務。(以上經營範圍凡涉及國家有專項專營的規定從其規定)

目錄

產品介紹

鈦鎳:鈦管、鈦棒、鈦板、鈦絲、標準件、鈦方棒、鈦法蘭
複合金屬材料類:鈦鋼複合板、鈦銅複合棒、鋼鋼複合板、不鏽鋼複合板、銅鋼複合
鈦設備鈦換熱器、鎳反應釜、鈦反應釜鈦盤管、列管式
鎢鉬產品:鉬棒、鉬板、鉬箔、鎢絲、鎢坩堝、鉬坩堝、鉬電

產品套用

1.鈦及鈦合金材料生產、套用
一.概況
鈦及鈦合金加工材生產是寶雞東陽金屬有限公司的三大主營業務之一,依託中國鈦城強大的鈦及鈦合金加工材生產線,憑藉中國鈦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依靠雄厚的科技實力,嚴密的質保體系,完善的技術手段,科學的管理方法,為尖端科技和石化建設提供高品質關鍵材料。產品廣泛用於航空、航天、航海、冶金、石化、電子、交通、醫療、海洋工程、製冷工程、建築、體育、旅遊等領域,並遠銷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挪威、瑞典、新加坡、義大利、印度、台灣和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及地區。
二.主要產品
我公司可按服客戶技術標準或按GB、GJB、Q/BS、ASTM、JIS、DMS等標準生產,也可按照用戶的特殊要求組織生產。可為客戶提供符合GB、GJB、Q/BS、ASTM、JIS、DMS和約定條件的Φl~Φ200mm管材、Φ6~Φ250mm棒材、Φ1~Φ6mm絲材、Φ3000×700mm環軋材、0.3~100×(1000~3000)mm板材、0.025~1.0帶箔材。
2.鎳及鎳合金材料生產、套用
一.概況
鎳及鎳合金加工材生產是寶雞東陽金屬有限公司的三大主營業務之一。依託中國鈦城強大的鎳及鎳合金加工材生產線,依靠雄厚的科技實力。嚴密的質保休系,完善的技術手段,科學的管理方法,為尖端科技和石化建設提供高品質關鍵材料。產品廣泛用於航空、航天、航海、冶金、石化、電子、交通、醫療、海洋工程、製冷工程、建築、體育、旅遊等領域,並遠銷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挪威、瑞典、新加坡、義大利、印度、台灣和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及地區。
二.主要產品
我公司可按照客戶技術標準或按GB、GJB、Q/BS、ASTM、JIS、DMS等標準生產,也可按照用戶的特殊要求組織生產。可為客戶提供符合GB、GJB、Q/BS、ASTM、JIS、DMS和約定條件的Φ1~Φ200rnrn管材、φ6~φ250mm棒材、Φ1~Φ6mm絲材、Φ3000×700mm環軋材、0.3~100×(1000~3000)mm板材、0.025~1.0帶箔材。
3.金屬複合材料生產、套用
一.概況
金屬複合材料生產是寶雞東陽金屬的另一主營業務之一,依託中國最早、最大的金屬複合材生產線,已向客戶提供了各種複合板近千噸,形成了規格系列化、性能標準化、年產數千噸的生產能力。目前我公司已形成了三條完整的複合板生產工藝路線,即直接軋制複合綜合技術、爆炸複合、爆炸軋制複合,對不同厚度、不同配比、不同品種、規格、不同要求的複合板,分別採用這三種加工技術分類生產,是複合板品種規格大大增加,可滿足不同用戶、不同行業、不同環境、不同使用條件的各種要求。
二.主要產品
我公司複合材生產線已開發研製的金屬複合材料分為鈦及鈦合金複合板、不鏽鋼/鋼複合板、有色金屬及其合金複合板、難熔金屬複合板、貴金屬複合板、三層金屬複合板等六大系列40多個品種。近年來,我公司加大了複合材產品的開發、生產力度。特別是利用寬板軋機,採取爆炸軋制複合工藝路線,製作的單張複合板表面復層無焊縫面積最大達到25平方米以上,即規格可達到厚度4mm以上,2800mm以下任意寬度,長度10000mm以下的複合板,為設備製造廠家帶來了很大方便。隨著複合材的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多種複合材產品已廣泛用於冶金、石油、化工、製鹽、制鹼等領域的各類設備製造,在化工、防腐工程領域開拓了新的市場。
三.金屬複合板加工方法簡介
金屬複合板是指某種加工方法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性能不同的金屬板材料焊接而成為一體的一種新金屬材料。兩種金屬中能滿足某些特殊用途(如耐蝕、耐熱、耐磨等),較薄的那層金屬稱為復材,一般作為結構用的另一較厚金屬層成為基材。
我公司已形成三條完整的複合板生產工藝路線。即直接軋制複合板(也稱壓力焊或固相焊)、爆炸複合法爆炸焊接軋制綜合技術。對不同厚度、不同配比、不同品種、不同規格、不同要求的複合板,分別採用這三種加工技術,分類生產,使複合板品種規格大大增加,產品外型美觀,質量可靠,可滿足不同用戶、不同行業、不同環境、不同使用條件的各種要求。
軋制複合法
軋制複合法是利用壓力加工工藝生產金屬複合板的方法,有冷軋複合和熱軋複合兩種。其基本原理是將需要複合的兩種金屬按照一定的配比和要求,送入軋機進行軋制,在軋機的強大壓力作用下,或者與熱作用相結合,使複合的兩種金屬板在整個截面上發生塑性變形,促使待覆合表面變形、潔淨、活化,隨之形成平面狀的冶金結合。軋制複合的基本要求是有強大壓力的軋制設備及生產複合板的專業技術。利用此法製造複合板具有如下優點:(1)可以擴大複合板面尺寸(長度和寬度)。(2)生產成本較低,產品在市場具有競爭力。(3)由原材料到成品可連續生產,適合於大批量生產。(4)易於建立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5)復層材料不易被基層材料污染,結合性能好,產品質量穩定。
爆炸複合材(也稱固相焊或高壓焊)
爆炸複合法是利用炸藥做能源,將性能不同的、特別是不相熔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板焊接成為一體的複合板加工新技術。與軋制複合法相比,(1)載入速度快,即載入過程的瞬間性。(2)施加於工件高壓脈衝載荷,載入應力遠高於金屬材料的屈服強度。(3)結合區呈現波狀的冶金結合特徵。(4)難於實現自動化生產,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較高。此法的基本原理是將需要複合兩種金屬板按一定方法安裝,把特製的炸藥置於復層材料上,引爆雷管置於特定位置。當炸藥被引發後,爆炸產生的高壓脈衝載荷作用在復板上,復板在數微秒內被加速到每秒幾百米的速度。從引爆位置開始,復層板依次與基層板形成傾斜碰撞,兩板相撞產生的壓力大大超過金屬的動態屈服極限,在碰撞點鄰近區域內,產生高速而強烈的塑性變形,並伴有一
定的絕熱效應。兩金屬板待結合的表面,在瞬間發生類似於流體一樣的行為,形成兩股運動方向相反的金屬射流,位於碰撞點前的自由射流向未結合區的空間高速噴出,沖刷掉兩金屬板待結合表面上的氧化膜,污染物等,顯露出潔淨的活性表面,為實現焊接提供了必要條件;在碰撞點後的凸角射流,被“凝固”在兩金屬板之間形成了波狀的冶金結合特徵。
爆炸焊接軋制聯合技術
爆炸焊接軋制聯合技術指的是利用爆炸複合焊接技術將需要複合的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板,按一定的厚度配比焊接製成複合板坯,然後再根據不同的條件和要求,熱軋或冷軋成所需厚度規格的複合板。此法是綜合爆炸複合技術和軋制技術各自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聯合技術。其優點在於(1)爆炸複合法制坯,保證了兩層或三層金屬板結合區的焊接質量。(2)摒棄了軋制複合制坯的困難和麻煩。(3)生產效率高,成品率高。(4)複合板產品尺寸精度高,表面質量好。(5)可生產大面積無焊縫和各種類複合板。
4.鈦鎳設備生產、套用
一.概況
設備製造是寶雞東陽金屬有限公司的主要深加工業務之一,產品包括採用有色、黑色、複合材料製造各種標準、非標準設備及鑄造產品,形成了依託工廠多種新型金屬材料優勢,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設備製造體系。
二.主要產品
1.耐腐蝕泵閥產品
公司自行研製開發的鈦及鈦合金、鎳及鎳合金、不鏽鋼等耐蝕材質製造的IT離心泵、HM磁力泵、YT液下泵、GT管道泵及截止閥、節流閥、球閥、鏇塞閥、隔膜閥、蝶閥、止回閥、閘閥等各種中低壓泵閥系列產品,具有性能價格比好,使用壽命長的突出特點,可滿足不同用戶的要求。
2.特種有色金屬制設備
工廠研製開發成功的特種有色金屬制設備被電子網板、橡膠行業使用後,先後替代了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外進口產品,為企業創造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工廠生產的氯鹼行業用的電解槽、鈦陽極及化工行業用的板式換熱器,玻璃行業用的玻璃鍍膜靶材,生產銅箔的鈦陰極輥等特殊產品,均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3.鑄造產品
公司採用金屬型、水溶沙型、機加石墨和石墨搗實成型模鑄造法,通過凝殼爐生產ZTA系列和ZTC4、ZTB3鈦及鈦合金鑄件產品,公司的各類鑄件產品已經在化工、冶金、汽車(機車)、醫療等行業中得到了廣泛套用。

質量保證

公司曾多次被省、市、區政府部門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授予“守契約重信用企業”、“優秀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並通過了IS0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公司本著誠信互惠、創新發展的經營理念,以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服務回報社會各界的關愛,品牌是企業的靈魂,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為了建立產品質量保證體系,本公司將逐漸完善下述產品質量制度:
原輔材料檢查制度 中間工序檢查制度
原輔材料檢查制度 成品、半成品檢查制度
產品質量責任制度 產品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產品質量異議退貨制度 產品質量檢查制度
產品質量統計制度 產品質量反饋制度等
本公司在強化產品質量檢查、監督工作中,抓好原輔材料採購控制程式。產品生產外包控制程式、生產過程管理控制程式,以及編寫產品質量手冊,使產品質量保證體系運行有檔案依據。本公司可委託西北監檢中心對原輔材料、產品的成份、性能進行檢測。

質量檢測

檢測手段齊全,具有各類力學、光譜分析、無損探傷測量設備,公司 從原料進廠到生產製造,工序檢測,成品檢驗,售後服務都有一套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保證了出廠產品的質量。“質量第一,安全可靠,信守契約,用戶滿意”是我們信奉的質量方針。

行銷體系
技術支持

1.鈦金屬手機殼體生產技術
用於手機殼體的金屬材料可供選擇的有不鏽鋼、鋁鎂合金和鈦及其合金。不鏽鋼和鋁鎂合金已經在家電行業得到較為廣泛的套用,具有商業化的殼體在國內外都已有了較為成熟的生產技術。近年來隨著鈦在民用領域中新套用層出不窮,科研人員開始研究鈦金屬手機殼體生產技術。鈦金屬手機殼體製造技術一般採用的方法有澆鑄成形、塑膠射出成形、沖鍛複合成形、連續衝壓成形、焊接的製造技術,衝壓時需要模具。隨著輕金屬材料(鋁、鎂、鈦合金)套用的日益擴大,新近又出現了可取代焊接技術的膠合工藝。台灣在鈦手機殼體製造上頗有研究。如台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具有鈦金屬殼體精密成形、薄板結合及陽極著色處理的系列生產技術。該中心還建立了鈦金屬板厚0.4~0.6㎝的彎曲回彈與拉伸極限的資料庫。沖鍛複合成形技術,也就是沖鍛連續模精密複合成形技術,是國內近來發展的新技術。在連續模內包含了沖孔、彎曲、引伸、刮光等衝壓技術及壓扁、壓印、引縮、擠凸等冷鍛技術。許多電腦、通訊、消費類電子產品及機械組件中原使用焊接結合的構件,現在都可用膠合取代。膠合的優點是強度更高、成本更低。
2.套用前景廣闊的鈦金屬材料
鈦是英國科學家格內戈爾於1791年首先從鈦鐵礦石中發現的,1795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洛特也從金紅石中發現了這一元素,並命名為“鈦”。由於鈦的化學活性高,在它被發現的120年後的1910年才首次提煉出金屬鈦,1940年用鎂還原法製得了海綿鈦,從此奠定了鈦的工業生產方法的基礎。 鈦在地殼中的儲量非常豐富,它僅次於鐵、鋁、鎂,居第四位,比常用金屬銅、鎳、鉛、鋅的總和還多十幾倍。工業上用來生產鈦的礦石有金紅石、鈦鐵礦和鈦磁鐵礦。
金屬鈦具有很多優良的性能:鈦的比重為4.5g/cm3,僅為普通結構鋼的56%,而強度與普通結構鋼相當或更高,在金屬結構材料中,鈦的比強度是最高的。
鈦的熔點為1668℃,比鐵、鎳稍高,比鋁、鎂的熔點高1000℃以上。因此,作為輕金屬結構材料,鈦合金具有比鋁、鎂合金好得多的熱強性,最高使用溫度可達600℃。
鈦在氧化性氣氛中極易在表面與氧形成一層堅固的氧化物薄膜,是其在氧化性酸、鹼、鹽介質,特別是在濕氯氣和海水中,具有優異的抗腐蝕性能。
鈦具有同素異構的結晶構造,885℃以上為密排六方晶格的β相,以下為體心立方晶格的α相。因此,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後,鈦合金可分成α-、β-和α+β三類。鈦的同素異構性使其在加入不同合金元素時能得到性能截然不同的合金和具有大的熱處理效應。
鈦的膨脹係數為8.2×10-6/℃,較一般結構金屬小,在急冷急熱時應力小,適於在溫度變化的環境中使用。
鈦具有好的韌性和抗疲勞性能,焊接性能也很好。鈦的低溫性能好,在-196℃下,也不呈現低溫脆性,這些性能都非常適合結構運用。
鈦的導熱係數小、無磁,某些鈦合金還具有超導性能、記憶性能和貯氫性能等功能。
由於鈦所具有的一系列優良性能,資源又很豐富,鈦的工業生產問世後,立即受到世界普遍高度重視。1947年美國率先實現海綿鈦生產工業化,當年生產2噸海綿鈦,1957年就發展到15000多噸。日本在1952年、前蘇聯在1954年均相繼開始了海綿鈦的生產。中國也於1958年開始了海綿鈦的試生產,現在已形成了完整的鈦工業體系。當前,世界上有鈦工業的國家主要是美國、獨立國協、日本、英國、中國和德國。
鈦的套用首先是從軍工和航空工業開始的。早在1951年美國就將鈦材用於飛機上,到1961年美國用於飛機製造的鈦材達3940噸,占鈦材總用量的77%,如果加上飛彈和空間技術用鈦,占鈦材用量的95%。前蘇聯、英國的鈦材也主要用在軍事和航空工業。進入70年代後,鈦的優良性能逐步在民用工業中得到普遍認識,鈦在冶金、化工、電力等民用工業上的套用逐年增加,用量也穩步增長。現在,美國非宇航用鈦已超過30%,獨立國協為50%,日本由於歷史原因,鈦材幾乎全部用於民用工業。
中國是一個鈦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從鈦礦、海綿鈦、鈦冶煉和鈦材生產、鈦設備製造的整體工業體系。中國的鈦工業同樣是為航空而興起的,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確定了大力推廣鈦材民用的方針,國家又適時地採取了扶持的政策,鈦工業才走上了穩定發展的道路。但是,目前中國鈦工業的規模和鈦材的產量與世界已開發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在民用工業上鈦的用量也還較小,其原因是鈦金屬材料的優越性還沒有被廣泛認識,再加上鈦材料昂貴的價格使很多企業不能承受,直接影響了鈦材料的推廣使用。要使中國的鈦工業得到高速發展,必須大力宣傳和推廣使用鈦金屬材料,使鈦金屬材料的優越性和使用鈦材料可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廣為人知
3.金屬鈦的用途
碳化鈦(TiC)頗象碳化鐵,具有金屬光澤。可它比碳化鐵具有更高的熔點和更高的硬度。所以,它有著實際套用價值。
用鈦制器皿保存的食物,色、香、味經久不衰;鈦制炊具既輕巧,又不會生鏽,最合科學衛生。
用鈦合金製成的高壓容器,能夠耐受2500個大氣壓的高壓。
鈦和鎳組成的合金,被成為“記憶合金”。這種合金製成預先確定的形狀,再經定型處理後,若受外力變形,只要稍微加熱便可恢復原來的面貌。這種合金目前已在不少領域得到套用。如美國阿波羅號飛船上用的天線,就是這種記憶合金;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已將這種記憶合金用於婦女絕育手術中;另外還可用於儀表、電子裝置等領域。
現在,對鈦的廣泛使用最大障礙是鈦很難冶煉。因為鈦的熔點很高,冶煉鈦就要在更高的溫度下進行,而在高溫下鈦的化學性質又變得很活潑,因此冶煉要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還要不使用含氧材料,這就對冶煉設備、工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冶煉的鈦70%左右用在製造飛機、飛彈、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方面。
目前人類對鈦的套用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金屬鈦的前程無量,所以鈦被授予“21世紀金屬”的稱號。
4.金屬鈦的製取方法技術
鈦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耐腐蝕、耐高溫等優異性能。世界鈦工業正經歷著以航空航天為主要市場的單一模式,向冶金、能源、交通、化工、生物醫藥等民用領域為重點發展的多元模式過渡。目前世界上能進行鈦工業化生產的國家只有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少數國家,鈦的世界年總產量僅有幾萬噸。但是由於鈦的重大戰略價值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鈦將成為繼鐵、鋁之後崛起的“第三金屬”,21世紀將是鈦的世紀。 當前鈦的生產方法當前鈦的生產採用金屬熱還原法,其是指利用金屬還原劑(R)與金屬氧化物或氯化物(M X)的反應製備金屬M。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鈦冶金方法為鎂熱還原法(Kroll法)和鈉熱還原法(Hunter法)。因為Hunter法比Kroll法生產成本高,所以目前在工業中廣泛套用的方法只有Kroll法。Kroll法從1948年開發當初就因其成本高、還原效率低而受到批評。半個世紀過去了,該工藝並沒有根本的改變,仍然是間歇式生產,未能實現生產的連續化。
屬鈦生產方法的新動向世界鈦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儘管對Kroll法和Hunter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但它們均是間歇操作,小的改進並不能大幅度降低鈦的價格。因此應開發新的、低成本的連續化工藝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生產成本這一問題。為此,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研究。當前研究的重點有以下幾種方法:電化學還原法為了降低成本,人們對金屬鈦直接除氧進行了研究。國外有人用電化學的方法使鈦中固溶氧的濃度降低到檢出界限(500 ppm)以下。他們認為在電化學除氧的過程中,除氧劑鈣在電解氯化鈣熔鹽時產生,O2-在陽極以CO2或CO的形式析出。這種新型高純化方法,不僅用於鈦的脫氧,而且適用於釔、釹等稀土金屬,並且可使氧含量降低到10ppm。
電化學的方法的工業化實驗的流程是:首先將二氧化鈦粉末用澆注或壓力成形,燒結後作陰極,以石墨為陽極,以CaCl2為熔鹽,在石墨或鈦坩堝中進行電解。所加電壓2.8V~3.2V,低於CaCl2的分解電壓(3.2V~3.3V)。電解一定時間後,陰極由白色變為灰色,在SEM下觀察,0.25μm的TiO2轉變為12μm的海綿鈦。以氯化鈣為熔鹽,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價格低,並且對O2-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使析出的鈦不易被氧化;另外, CaCl2無毒,對環境無污染。
TiCl4熔鹽電解相比,此方法所用原料是氧化物而不是易揮發的氯化物,所以製備過程可以簡化,而且產品質量高;不會發生鈦的各價離子間的氧化還原反應;陽極析出氣體為純氧氣(惰性陽極)或CO、CO2的混合氣體 (石墨陽極),易於控制,無污染。
該法不僅促進了陰極附近的還原反應,同時使還原得到的鈦脫氧。這種方法將氧化物的直接電解還原和電化學脫氧法相結合,是製備鈦的一種新型方法,成為鈦提取工藝中最引人注目的方法。根據2000年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的數據估算,採用該方法,每噸海綿鈦降低生產成本13000美元左右,目前全球五六萬噸的總產量如果改由該電化學方法生產,每年將節省7.7億美元的生產成本。
Armstrong法Amstrong等對Hunter法進行改進,使之成為連續化生產工藝。其流程是:首先將TiCl4氣體注入過量熔融的鈉中,過量的鈉起冷卻還原產物並攜帶產物進入分離工序的作用。除去鈉和鹽即可得到產品鈦粉。產品中氧含量最低為0.2%,達到二級鈦的標準。對工藝略加改進,可生產VTI、AlTi合金。與 Hunter法相比,該方法的具有連續化生產、投資少、產品套用範圍廣、副產物分解為鈉和氯氣可循環利用的優點。
該方法已經接近了工業化生產,但仍然存在幾個問題,如怎樣進一步降低氧含量,產品成本如何等。
TiCl4電解還原法從電解工藝過程角度看,採用TiCl4電解法比Kroll法和Hunter法均具有優越性。因此,從Kroll開發熱還原法當初就有將鈦的冶煉過程轉變為電解法的想法。
TiCl4電解還原法是惟一一種曾經被認為是可能取代Kroll工藝的方法,美國、前蘇聯、日本、法國、義大利、中國等都對其進行了長期和深入的研究。採用TiCl4電解還原法在技術上首先需要將TiCl4轉變位鈦的低價氯化物且使之溶解於熔體中,同時,必須將陰極區和陽極區隔開和使電解槽密封。
義大利有人一直致力於TiCl4電解法的研究,他們通過對氯化法電解數據的分析,發現當溫度在900℃以上,電解液中不存在Ti2+或Ti3+,只有Ti4+和Ti。以此為依據所建立的電解工藝為:TiCl4氣體注入多層電解質中並被吸收。這個多相層由鉀、鈣、鈦、氯、氟的離子以及鉀、鈣等組成,並且把鈦陰極以及石墨陽極分開。在最低層生成的液體鈦沉到熔池底部至帶有水冷的銅坩堝中,形成鑄錠。但是該方法得到的鈦的純度不高,效率低。
展望具有優越性能且資源豐富的鈦從20世紀後半葉起作為理想材料受到關注,但迄今為止都沒有從稀有金屬中擺脫出來,世界鈦的年產量僅有數萬噸。由於Kroll法是以金屬鎂還原四氯化鈦得到海綿狀金屬鈦,再加上流程長、工序多等因素的迭加,導致海綿鈦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了鈦在各行業的套用,使其在許多套用領域中尚未推廣使用。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金屬鈦新的生產工藝開發、生產成本的降低、生產規模的擴大,21世紀將真正成為鈦的世紀。
入到工件表層,形成冶金型牢固結合的沉積層。主機電源放電周期為10-3~10-1秒,高頻率的放電和電極棒(焊條)在工件表面的高速鏇轉掃描,可實現大面積高效率的沉積塗層。
為什麼能實現“冷焊”(熱輸入低)?
這是因為放電時間(Pt)比放電間隔時間(It)短,放電間隔期間熱量迅速擴散到工件的其他部分,因此熱量不會集中在工件的處理部分,實現真正意義的冷焊。
為什麼結合強度高?
電極棒(焊條)瞬間被電弧離子化並轉移到與其接觸的工件上面,同時出與等離子電弧的高溫(8000-10000℃)在工件表層下形成如盤跟錯節般的堅固擴散層,因此結合強度高不會脫落。
精密模具修補冷焊機設備特點:
設備先進可靠,德國本土技術,國際水準大功率氬氣保護,可長時間工作。
¤ 鏇轉式自損電極,沉積、堆焊效率高,冶金結合、塗層質密。
¤ 一機多用,可進行堆焊沉積、表面強化等功能。通過調節設備的放電電壓,和放電頻率,可獲得須求的堆焊或強化塗層的厚度和光潔度。
¤ 操作簡單、低熱輸入,模具修補時無須預熱,堆焊的瞬間過程中無熱輸入,因而模具不變形、不退火、咬邊和殘餘應力,不改變模具或產品金屬組織狀態。
¤ 電極來源廣,經濟實用。
¤ 適用基材廣,包括低碳鋼、中碳鋼、模具鋼、不鏽鋼、工具鋼、鑄鐵、鑄鋼、鑄鋁、鋁合金、銅合金、鎳合金、碳鎢合金等,以及所有可以導電的導電體。
¤ 環保性,工作過程中無任何污染。
¤ 經濟性,可現場線上修復,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時間和費用。
¤ 修復精度高,塗層厚度從幾微米到幾毫米,只須打磨、拋光。也可進行車、銑、刨、磨等各類機械加工,以及電鍍等後期加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