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厚與大愛

內容介紹

編輯推薦:
美國?日本三院士
工學?醫學?藥學?教育學四科博士
點燃學習熱情 開啟心靈之窗 發掘無限潛能
◆ 培養強韌的“芯”
◆ “運用糖果和教鞭到極致”
◆ 向8成“不善於學習的學生”發起挑戰
◆ “讓所謂失敗者走向成功”的獨特教育法
感動教育,感悟人生
擁有夢想,永不放棄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分享“四科博士”陳文權教授的(早稻田)幸福人生課堂!
★ 早稻田大學的華人教授陳文權,從艱辛歷程感悟真理,抒寫獨特的教育哲學,獨創“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
★ 日經商務線上以“用真心創造積極人生”為題,對陳文權教授及其獨特的教育法進行了16回連載報導,在日本教育界和商界引起轟動。連載內容被國內外讀者評為當次及當月“最受讀者歡迎的頭條訊息”,得到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陳教授被媒體譽為“異能人物”。
內容簡介:
教育可以改變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道德品格的培養緊迫而艱巨。
“四科博士”陳文權教授將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以及人生哲學有機結合,獨創了“人才教育法”(被稱為“陳文權法”)。其高尚的人格理念、曲折的經歷以及歷盡艱辛走向輝煌的拼搏人生,啟發和幫助了一批又一批學子,使其在學校和畢業後的工作崗位上自信自強,展現了令人讚嘆的能力和業績,本書是其20年教學實踐經驗的結晶。
陳文權教授在教學中將100%的學生當做教育對象,一個也不放棄,不論其國籍、民族、宗教、經濟、教育背景,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勇於挑戰困難,不斷進步成長。

作者介紹

陳文權教授(外文名:Ken Soetanto),1951年出生於印尼泗水市,祖籍中國福建南安,是旅美、旅日華人,現為早稻田大學國際學術院教授,先後擔任早稻田大學國際部副部長、臨床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他先後取得工學、醫學、藥學和教育學跨越文理的四科博士學位;榮獲美國超音波醫學會院士、美國聲學學會院士、日本超音波醫學會院士的三個院士稱號並屢獲論文獎。
專業領域:創新與發明、臨床教育學、積極?幸福心理學、高等教育學、激勵和領導學、感性科學、人際溝通學、國際文化、傳播學、孔子教育學?哲學、醫用工學、超音波醫學、超音波工學、超音波造影劑、藥物科學、DDS藥品流通體系、電子測量?裝置工學等。
著作:個人著書有《激勵教育法》《感動教育》《為何所謂的“失敗大學生”成了就職寵兒》;共同著書有《被討厭的理工學的樂趣》《超音波造影法的進步》等。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向8成“不善於學習的學生”發起挑戰 1
1. 第一堂課竟以“請大家往前!”開始 2
2. 採用“外部刺激療法”,激發學習興趣 6
3. 用英語上課,進一步激發學生 8
4. 上大學要學習什麼 12
5. 上大學是人生新的起點 16
6. 挑戰自己發展的可能性 18
7. 講台是教師的光榮舞台,“8成不善於學習的學生”
才是重點教學對象 21
8. 演繹自己的人生 24
9. 三行“情書” 25
第二章 果敢挑戰受不良風氣影響的學生 31
1. “充電”和“放電” 32
2. 坐標軸 36
3. 矢量和——怎樣讓學生找到自信,教師方面責任重大 39
4. 渡會的想法 43
5. 從醫療工學聯想到外部刺激 48
6. 機會像小鳥,飛去不回來 52
7. 老師率先改變,會帶動學生和大學的轉變 55
8. 大學教師既是研究者,也是教育者 60
9. 渡會不久之後成為日本著名音樂人 62
第三章 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上大學 65
1. 大學是我感恩的地方 66
2. “鬧鐘的聲音” 68
3. 作為精英,有責任描繪全球的社會藍圖 71
4. 審視自己,清楚自己屬於哪種類型 74
5. 與人打交道,細心觀察生活 77
6. 挑戰精神——用懷疑的眼光看待常識 79
7. 培養獨創性的地方——發現人生的學問 82
8. 大學是一個嚴峻的環境 85
9. 學問就像金字塔一樣——保持隨時發現問題、解決
問題的態度 88
10. 培養“知行合一”的教養 90
11. 鍛鍊心理素質 92
第四章 培養強韌的“芯” 95
1. 為什麼大家都看不到自己——“芯”字 96
2. 品味緊張感之後的充實感和成就感 98
3. “有志者事竟成!” 100
4. “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104
5. “學習熱情”的循環 106
6. 構築穩固的“芯” 108
7.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克服了痛苦之後的
兩分是喜悅 110
8. 找準自己的坐標 112
第五章 我的故事 115
1. 印尼華人的宿命 116
2. 欲速不達 116
3. 吸引孩子們學習的辦法 117
4. 6個孩子的父親的轉變 118
5. 賺錢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120
6. 26歲才上大學一年級 122
7. 兩個博士學位也找不到飯碗 123
8. 東方不亮西方亮 125
9.  重返日本,走上大學講壇 126
10. 越是反對,越要堅持己見 128
第六章 擁有夢想,永不放棄 131
1. 沒有親身體驗就缺乏說服力 132
2. 寬容不等於縱容 134
3. 永不放棄 136
4. 一切從“我也能行”開始 138
5. 瞬間開啟緊閉的心扉的方法 141
6. 拾回“被遺忘的東方哲學思想” 143
7. 我自身已經證明——只要不放棄,肯定有機會 144
8. 提升做事的熱情 148
第七章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朽木不可雕也”的大內章子
成長為大學教員 151
1. 不打不相識 152
2. 考研理由 154
3. 考研後的新障礙 155
4. 一把抓住機會之神的劉海 157
5. “運用糖果和教鞭到極致” 158
6. 自信心的培養 158
7. 另一種自信 160
8. 陳教授研究室的會議 162
9. 參加研究報告會的障礙 163
10. “陳文權效果” 166
11. 夢想成真 167
第八章 一名中國研究生L.Y身上體現的“陳文權效果” 169
1. 這才叫演講 171
2.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172
3. 為什麼我會如此的幸運 173
4. 致尊敬的C老師 175
5. 我們的未來 177
6. 到底什麼才是演講的真諦 177
7. 關於喝酒 179
8. 致陳文權教授的一封信 180
9. 致新生的一封(2009.9.15) 182
10. 成長不易之一 184
11. 成長不易之二 185
12. 隨感 187
附錄A 創造無數奇蹟的臨床教育科學實踐“感動教育”
——訪華裔四科博士早稻田大學陳文權教授 189
1. “不斷的學習者和勇敢的挑戰者”的陳文權 192
2. 創造無數奇蹟的臨床教育科學實踐“感動教育” 195
附錄B 陳文權法 207
附錄C 他人實現 217
附錄D 日本與世界:陳文權教授的挑戰
——引導學生髮揮其最大潛能 2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