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動物園

寧波市動物園

寧波市動物園座落在具有“西子風韻、太湖氣魄”的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內,占地1900畝。匯集動物200餘種,上萬餘只(頭)。全新的設計理念、綺麗的水鄉風光,國內首創的水上觀賞動物游線,讓您飽覽來自全球的珍禽異獸,觀看精彩刺激的動物和民族風情表演。讓您在綠海中漫步、花叢中悠遊、沙灘中戲水、溶洞中歷險。這裡的每一份體驗都將是全新的!寧波市動物園以愛心做支柱,撐一片藍天,織一片綠州。在這歡樂的家園中,您將真切感受到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之美。

基本信息

總體介紹

寧波動物園動物 寧波動物園動物

寧波動物園曾是浙江省第二大動物園。1980年8月動工興建,1984年6月竣工開放。建有猛獸區、小獸區、珍猴館、鳴禽館、鴛鴦湖、海禽區等16座展館。以展現動物進化過程為序,逆時針設定各展館(區),展出東北虎、非洲獅、揚子鱷、金錢豹、丹頂鶴、白頸長尾雉、獐等珍貴動物130餘種1000多隻(頭),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14種99隻(頭),國外珍稀動物8種18隻(頭)。

動物園建園初期,年最高遊客量曾達78萬人次,1989年10月1日,動物園遊客量2.8萬人次,創日遊客量最高記錄。2001年遊客量為53.5萬人,比2000年減少3.5萬人,之後遊客量呈下降趨勢。

繁殖成就

繁殖的主要動物 繁殖的主要動物

 建園20年,動物園繁殖了36種6980隻(頭)動物,其中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東北虎、金錢豹、梅花鹿、白頭葉猴、綠孔雀、白頸長尾雉、丹頂鶴、揚子鱷等等8種662隻(頭),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四川猴、廣西猴、河麂、金貓、棕熊、錦雞、白鷳、亞歷山大鸚鵡、玄鳳鸚鵡、鴛鴦、黑鷳等11種408隻(頭),國外珍稀進口動物則有阿拉伯狒狒、袋鼠和非洲獅等3種8隻;這裡也是中國最大的白頸長尾雉種群地。

園區環境

園中遊樂設施 園中遊樂設施

 動物展區繞湖依地形而設,疏密錯落,北部猴山,設定猛獸、小獸區和珍猴館,環植桃、桔、松、柏綴景。

雞禽館四周植杜鵑、海棠、櫻桃、花紅、翠竹。

飼游禽於鴛鴦湖中,鴛鴦戲水,天鵝婷立。

西部雉科區內,孔雀開屏爭艷,往南為蛇族館。

動物園沿江植有香樟、水杉、黑松、楓楊等;環湖櫚及各種花草,表翠郁蔥。

歷史回顧

發展簡史

《寧波日報》報導動物園開放 《寧波日報》報導動物園開放

1959年,寧波中山公園闢建動物角,占地三畝,展出了黑熊、狐狸和非洲獅共6隻動物,動物園職工只有2名。1962年起,寧波陸續從上海等地引進東北虎和鳥禽類。到1983年,展出品種增加到59個,137隻(不含魚類)。

1964年,中山公園的動物角開始擁有猴面鷹、姣鳳、海狸鼠等21種動物。

1980年10月,寧波動物園在北郊姚江邊開始籌建,工程分兩期,到1983年第一期工程基本結束。

1983年10月,寧波動物園開始對外試展。1984年6月1日,寧波動物園正式對外開放至今。

2004年2月1日起,有20年歷史的寧波動物園閉園,園內1000多隻(頭)動物被轉讓到東錢湖邊由雅戈爾集團投資的動物園。

大事記

1976年8月9日,動物角首次人工繁殖成功非洲獅1隻。

1980年,首次成功繁殖國家一類珍稀保護動物揚子鱷,成活11條,填補了國內空白。

1986年—1989年,白頭葉猴連續繁殖成功,屬華東地區首創;1986年毛冠鹿繁殖成功。

1990年,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一胎5仔,成活4隻,填補了浙江省繁殖東北虎的空白。

1991年,動物園飼養隊獲浙江省“七五”勞模集體。

1991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首次在寧波繁殖成功,成活1隻。

1992年3月8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首次下蛋。

1994年,動物園人工繁殖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種群被專家定為國內外最大的種群基地。

2000年11月4日,經寧波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協、市科委考核批准,動物園被評為寧波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

2000年4月11日,從南寧引進馬來熊4隻、金貓兩隻。同年5月29日,從廣州引進4隻灰大袋鼠。

2001年8月1日,寧波市地震局在寧波動物園設立寧波市地震動物前兆觀測站。

2002年,從上海野生動物園引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金絲猴兩隻。

2003年11月,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一匹斑馬。

主要展區

猛獸區

展出品種:獅子、東北虎、金錢豹、黑豹以及棕熊、黑熊等。

草獸區

展出品種:梅花鹿、塔爾羊、斑馬、袋鼠、小熊貓。

珍猴區

展出品種:黑葉猴、金絲猴、食蟹猴、阿拉伯狒狒等。

鳥園區

展出品種:大紅鸚鵡、大綠鸚鵡、鷯哥、鵜鶘、畫眉、孔雀、錦雞、鴿子、野鴨等。

兩棲爬蟲區

展出品種:揚子鱷、蟒蛇、海龜、玳瑁,以及腹蛇、眼鏡蛇、五步蛇、竹葉青等各種毒蛇和無毒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