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公

寧國公

寧國公,《紅樓夢》中的人物之一。寧國公,其創作原型,來源有二,一是寧國公是指明王朝建立後確立了儒學為國家統治思想,也可以說寧國公是指孔聖人,二是寧國公是指明兵部尚書田樂。

簡介

寧國公,其創作原型,來源有二,一是寧國公是指明王朝建立後確立了儒學為國家統治思想,也可以說寧國公是指孔聖人,二是寧國公是指明兵部尚書田樂。

“寧國軍”的名字最早出現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夏四月(1006年),已經有"寧國軍"存在。(《宋史》本紀第七真宗一 )

“寧國公”出現

原文:《宋史》本紀第十九 徽宗一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諱佶,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欽慈皇后陳氏。元豐五年十月丁巳生於宮中。明年正月賜名,十月授鎮寧軍節度使、封寧國公。哲宗即位,封遂寧郡王。......

大意是:第一任寧國公是宋徽宗。由宋神宗封的。

北宋-神宗在位時間:1068----1088。

神宗第十一子名字叫"趙佶"(即後來的宋徽宗),元豐五年十月丁巳生於宮中。明年正月賜名,十月授鎮寧軍節度使、封寧國公。

宋神宗死後,哲宗即位,宋哲宗在位時間:1088----1101。

把寧國公"趙佶"改封寧郡王。

宋哲宗死後,無子,宋徽宗即位,宋徽宗在位時間:1101----1126。

寧國公和寧郡王自然就都不存在了。

“寧國府”出現

南宋-宋孝宗-幹道二年九月(1166年),"升宣州為寧國府。"(《宋史》本紀第三十三 孝宗一)

大意:把"宣州"改為"寧國府"。"府"比"州"大一級別,所以稱為"升"。

查"宣州"的地理位置:

查古代的《帝?九州之圖》,"宣州"在"太湖"和"池州"的中間位置,和現在的安徽省"宣州市"(或宣城市)位置基本符合。

(基本可定位)

當時屬於"淮西地區",當時南宋對淮東、淮西地區有實際控制權。

(1)孝宗時期:(1166年),"升宣州為寧國府。""寧國府"的第一位"府尹"沒有找到。

(2)孝宗時期:幹道六年七月,"以慶王愷為雄武、保寧軍節度使、判寧國府,進封魏王。"(《宋史》本紀第三十四 孝宗二)

可見慶王曾經管理過寧國府。

(3)寧宗時期:遺旨以皇子竑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濟陽郡王、判寧國府,命子昀嗣皇帝位。

(4)理宗時期:詔吳潛開閫海道,勤勞三年,屢疏求退,仍舊觀文殿大學士、判寧國府、特進、崇國公。

(5)理宗時期:詔知寧國府趙汝禖推行經界,......

(6)瀛國公時期:沿江制置大使趙溍、知鎮江府洪起畏、知寧國府趙與可、知隆興府吳益皆棄城遁。

可見,寧國府在南宋存在了很長時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