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1

本圖集以實用為宗旨,故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兼收並蓄,並取圖文對照形式編排。全書共收載中草藥720餘種,彩圖730餘幅,分三冊出版。第一冊收錄207種,以華南地區常用中藥為主,其中相當部分為該地區習慣用藥,故有一定的地區特色。第二冊收錄230種,全為植物藥,主要是我國南部、東部和中部療效較確切的民間草藥和部分中藥,故該冊對熱心研究民間草藥的人士特別有用。第三冊收錄280種,其中動物藥約80種,礦物藥約40種,並於植物藥中選收我國產名貴中藥近20種以及部分進中藥材。這些內容在通常所見普及性中草藥書藉中尚不多見,故可補其不足。註:*表示左邊是個豕,右邊是個希。

媒體推薦

書評
中醫中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現代醫藥
學的不斷發展,人們日益認識到中醫中藥對人類健康的重要貢獻。中藥是中醫的物質基礎,因
此近年來在防治疾病中,中藥的套用日趨廣泛,對中藥的研究也日趨深入。
正確識別中藥材及其原植(動、礦)物是中藥套用和研究的前提,也是中藥材商品經營的基
本知識。為了方便中藥從業人員、中藥研究人員、各藥科院校師生以及中藥業餘愛好者正確鑒
別和使用中藥,以促進我國傳統醫藥學的發展,我們將歷年在野外對照實物描繪的藥用植(動
、礦)物的彩圖數百幅,輔之以文字說明,編寫成《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一書,分冊陸續出
版。
我國地域廣闊,中藥生產和套用常有明顯的地區特色。編繪者的工作單位在廣東,所以書
中以記載華南地區出產的中草藥為主,而對其它地區的中草藥則反映不夠全面,這無疑是本書
的一個不足之處,尚祈讀者鑑諒。
編者學識有限,書中難免出現錯漏和不妥之處,敬希讀者指正。
編者
1991年8月於廣州

圖書目錄

一、全草類
廣東劉寄奴
廣東絡石藤
廣金錢草
廣藿香
大頭陳
大浮萍
山茨菇
小金牛草
石上藕
石韋
石斛
白花蛇舌草
燈心草
靈香草
雞骨草
卷柏
青天葵
青蒿
苦地膽
金耳環
金黃澤
穿心蓮
孩兒草
鬼羽箭
獨腳金
廣地丁
益母草
淡竹葉
淫羊藿
蒲公英
*薟草
寮刁竹
薄荷
……

文摘

書摘
苦 地 膽
別名 土公英。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地膽頭Elephantopus scaber Linn.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 地膽頭(圖27)為具根狀莖的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粗壯,二歧分枝,密被白色緊貼硬毛。葉大部分基生,近無柄,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5~18厘米,寬2~4厘米,頂端鈍,基部漸狹,邊緣具淺鈍齒,兩面被長硬毛;葉脈羽狀,側脈10對以上,離緣彎拱網結。頭狀花序小,具4朵花,密集成頂生的復頭狀花序,基部圍以3片卵形的葉狀苞片}總苞片2層,長橢圓形,頂端漸狹成刺尖,被短糙毛;花秋冬開,淡紫色,同型,全為兩性管狀花,花冠長約8毫米,檐部擴大成漏斗狀,上端5裂,常1片深裂;花葯基部具鈍耳;花柱枝絲狀,頂端鑽形。瘦果紡錘形,具10縱棱.被短柔毛。冠毛為5條硬刺毛,基部寬扁。
生於路旁、林緣或空曠草地上。分布我國東南至西南部各省區。全世界各熱帶地區均有。
採收加工 春、夏、秋季均可採收。拔取全株,抖淨泥沙,曬乾。
藥材性狀 根狀莖長僅1~2厘米,下端叢生多數黃色鬚根。葉多為根生,近無柄,葉片紙質,皺縮,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通常8~12厘米或過之,灰綠色,疏被白色長硬毛,邊緣具疏齒或近全緣。花莖自葉叢中抽出,高出葉叢之上,直而硬,稍扁,長達25厘米,被硬毛,斷面中空;莖生葉極少。頭狀花序於花莖上頂生,花冠多脫落。以葉多,色灰綠,無花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苦、寒。歸肺、肝經。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感冒,鼻衄,黃疸,腸胃炎,咽喉炎,腎炎。外用治濕疹,疔瘡,蛇蟲咬傷。常用量1 0~15克。
附註 廣東汕頭和梅縣等地所用的地苦膽為本種同屬植物白花地膽頭E.tomentosus Linn.的全草。後者莖多分枝,葉莖生,花白色與本種不同。
金 耳 環
來源 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金耳環Asarum insigne Diels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 金耳環(圖28)為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稍匍匐狀,根密聚叢生,稍肉質,土黃色,直徑2~3毫米,有濃烈的麻辣味。葉膜質,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10~1 6厘米,寬6~ll厘米,頂端漸尖,基部2深裂,後裂片耳形,外展,上面葉脈疏生短柔毛,透光可見小油點;葉柄長6~20厘米。花早春開,單生於莖頂;花梗長2~9.5厘米,常稍彎;花被管鐘形,長1.5~2.5厘米.中部以上擴大成一環突,然後縊縮;裂片3,闊卵形,平展,紫紅色,基部有一半圓形墊狀白色斑塊;雄蕊12,花絲極短。花葯線形,伸出成錐尖或寬舌狀;花柱6,頂端2裂。蒴果長圓形,種子多顆。 ;
生於海拔450~700米林下陰濕地.分布於廣東中部以北、廣西西北部和江西。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挖全草,洗淨,曬乾。
藥材性狀 根狀莖粗短,具節l根簇生於根狀莖下端,細長,繩索狀圓柱形,稍彎曲,長5~12厘米,灰色或土黃色。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粉質.中央有一黃色小木心。葉自根狀莖節上長出,通常為2~4片;葉柄長8~20厘米,葉片灰綠色或棕綠色,常皺縮,展平後呈卵狀三角形至卵形,膜質,長8~16厘米,寬6~10厘米}基部深2裂。裂片叉開,稍尖或鈍圓;兩面無毛或葉脈上疏生短毛,對光透視,可見有許多小油點。花單生,花梗長4~10厘米,花被闊鐘形.管部向上擴大,至近喉部突然縊縮,裂片3瓣,擴展平伸.紫色,基部有一近圓形白色斑塊。氣辛香,有辛竦味,嚼之強烈麻舌,久不消失.稍後有清涼感。以根多而長、葉青綠、味辛竦強烈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辛、微苦,溫。有小毒。祛風散寒,解毒止痛。用於跌打扭傷,毒蛇咬傷,齲齒痛,風寒型咳嗽,支氣管炎。外用治無名腫毒。常用量2~5克。
附註 ①金耳環的主要特點是葉片有油點,根叢生,稍肉質,根和葉嚼之有強烈麻舌感。花被裂片紫紅色而基部有一白色大斑塊,花梗長。根據這些特點可以比較準確地判別金耳環的真偽。②小葉細辛A.ichangensec.Y.cheng et c.s.Yang的根的外形、根和葉的辛竦味都和金耳環有些相似,是否能作金耳環入藥,尚待研究。
金 黃 澤
別名 上樹蝦。
來源 本品為蘭科植物聚石斛Dendrobium lindlcyi SteLldel(D.jenkinsii auet.non Wall.ex Lindl.)和密花石斛D.densiflorum Lindl.的乾燥假鱗莖。
原植物
1.聚石斛(圖29) 為多年生附生草本,莖聚生.有2~5節,膨大呈假鱗莖狀,具4棱,長3~7厘米。葉1枚頂生,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5~9厘米,頂端微凹,基部具短柄。夏季開花。總狀花序有2至多花生於近頂端的節上,花黃色;萼片3,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約l厘米。萼囊近球形;花瓣橢圓形,比萼片寬,唇瓣近扁圓形,長1~2.3厘米,黃色中間橙紅,頂端略凹,邊緣具細緣毛,基部席捲,具爪,唇盤凹陷,被柔毛,合蕊柱極短。果為蒴果。
附生於林中樹幹上或岩石上。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省區。亞洲熱帶地區亦有。
2.密花石斛(圖30) 為多年生附生草本;莖叢生,棒狀或近圓柱狀,長6~80厘米,中部粗達2厘米.基部收狹,乾後常淡褐色.有4棱。葉革質,3~4枚近頂生,長圓狀披針形,長8~17厘米,寬2.5~6厘米,總狀花序生莖的近頂部,具多花,下垂;總花梗基部被2~4枚鞘狀苞片;花黃色,萼片3,長圓形,長約1.7厘米,萼囊近球形;花瓣近圓形,內凹,長約1.5厘米,邊緣齧蝕狀,具爪;唇瓣圓菱形,長1.7厘米,寬1.4厘米,具短爪,唇盤凹陷,上面被絨毛,邊緣具流蘇。
附生於密林中樹上。分布於海南島、廣西、雲南南部和西藏東南部。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地亦有。
採收加工 全年可采,除去根、葉及毛衣,用沸水稍燙後,曬乾或陰乾。
藥材性狀 假鱗莖紡錘狀,有3棱或4棱,長3~7厘米,徑約1.5厘米。表面金黃色,平滑,光亮,全體具3~4節,節處收縮。質堅而體輕,縱向撕開,可見裡面呈疏鬆海綿狀,白色。氣微,味淡。以個大、金黃色有光澤者為佳。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