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旰圖治

出處《明史·羅僑傳》,表示宵衣旰食,勤於政事,設法治理好國家。

基本信息

褒讚之語

“宵旰圖治”是對當政者的褒讚之語,意即忙於政務以至於天未明就起身著衣,天昏黑了還沒有歇下來吃飯

出處

詞見《閱江樓記》(明代宋濂作):“臣不敏,奉旨撰記。欲上推宵旰圖治之功者,勒諸貞珉”。其出處:《舊唐書-劉fen傳》(大和二年對策):“若夫任賢惕厲,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纖佞,進股肱之大臣。”白居易《長慶集》(陳鴻的長恨歌傳):“玄宗在位歲久,倦於旰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於右丞相,深居游宴,以聲色自娛。”
附註:fen--第二聲,原字草頭下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