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錢

宮錢

宮錢,是指古代皇宮內逢節日慶典作裝飾、賞賜用的特製錢幣,多為黃銅鑄造。宮錢本身無實際流通功能,通常用於壓邪攘災和喜慶祈福。

簡介

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
古代的花錢,有一少部分來源於宮廷,這部分花錢被人們稱之為宮錢。

宮錢的使用源於唐代,到了清代,宮錢的發展達到了鼎盛。當時宮錢是用官爐鑄造,主要用於皇宮的節日慶典裝飾,每年臘月負責鑄造宮錢的部門都要把一批精鑄的宮錢送入皇宮,作為宮燈的錢墜。清代宮錢,一般正面是年號,背面是天下太平、八卦圖、或者吉語等等。

宮錢與民間花錢的最大區別在於,宮錢使用的銅質是精黃銅,而且製作也非常精緻。

慈禧六十大壽宮錢

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慈禧六十壽辰,主政戶部寶泉局和工部寶源局(相當於現在的造幣廠)的官員設計鑄造了賀壽宮錢。

該宮錢與普通清代錢幣相似,外圓內方,正面有“萬壽無疆”字樣,背面“大雅”兩字是慈禧太后的御用堂款。錢體厚重,超過明清時期用以流通的制錢十倍有餘,且所用銅質十分細膩,呈金黃色,突出了其作為最高統治者賞玩之物的皇家氣派。

萬壽無疆背大雅宮錢屬宮錢珍品,存世量在十枚左右,2012年3月其中一枚拍賣成交價241500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