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鹹雞

客家鹹雞

客家鹹雞主要原料是嫩母雞1隻(約1300g),粗海鹽150g,沙姜粉1湯匙(15g),香油2湯匙(30ml),蔥絲適量。,該菜製作簡單,味道鮮美,老少皆宜,是一道營養豐富的家常菜。

客家鹹雞簡介

客家鹹雞是傳統的客家菜,深受南方人喜愛,也叫作“外婆雞”。據說很久以前,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一位外婆疼愛外孫,殺雞過年時特地把雞腿留下來,埋在鹽堆里保存,待到節後女兒帶外孫回娘家時,老阿婆就將雞腿取出來款待外孫。沒想到經鹽醃製的雞腿鹹香鮮美,吃過的無不叫好,一道客家風味美食就此誕生了。

原料

母雞1隻(約1300g),粗海鹽150g,沙姜粉1湯匙(15g),香油2湯匙(30ml),蔥絲適量。

做法

1.嫩母雞宰殺後(這一步可請商販代勞),清洗處理乾淨,從雞膝關節處斬去雞爪。
2.將雞身水分抹乾,把粗海鹽均勻地塗抹在雞身上,肚膛內也要抹勻,用保鮮紙將雞整隻包好,放入冰櫃冷藏室內,醃10小時。
3.雞醃好後取出,將鹽分沖洗乾淨,抹乾雞身水分。在深湯鍋內放入足夠水(以沒過雞身為準),大火燒開,將醃好的雞放進鍋中,蓋上鍋蓋,將火力調至最小,令湯水再次燒開後只保持微微沸滾的狀態,燜13分鐘(夏天)至15分鐘(冬天)。
4.至雞熟後,將雞取出,抹乾水分,用小刷子在雞身上塗一層香油,以保持雞皮潤澤。
5.將整雞放至稍晾,斬切成適口小塊,擺入碟中。
6.用沙姜粉、蔥絲和香油混合調成蘸料,再配一碟蒜茸和香油的蘸料,一同上桌蘸食。

貼士

1.粗粒海鹽可以事先碾碎一些,方便均勻地塗在雞身上。
2.鮮雞的選擇非常重要,重約1300g未下過蛋的嫩母雞最好,在廣東俗稱“雞項”。
3.為了色澤更漂亮,還可以最後在雞身上刷調勻的沙姜粉與香油。
4.整雞斬件的方法是:將熟雞從背脊剖開斬成兩半,再卸下兩腿,隨即取下整塊雞脯肉,斬成6.5cm長、1cm寬的條塊,修下的碎雞肉裝在盤當中,
客家鹹雞客家鹹雞
上面鋪蓋整齊的雞脯肉,再將兩隻雞腿用斜刀斬成6.5cm長、1cm寬的條塊,排在雞塊兩邊。當然,如果是自家吃,不必太講究造型,好吃才是第一位的。

營養價值

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