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兩亭

宜兩亭

宜兩亭是位於別有洞天靠左,疊有假山一座。它踞於中園和西園分界的雲牆邊,亭基較高,六面置窗,窗格為梅花圖案。唐代白居易曾與元宗簡結鄰而居,院落中有高大的柳樹探出圍牆,可為兩家共賞。一亭宜兩家,添景更添情,就這樣,一句好詩,一段佳話,造就了一個妙亭,一道風景。

在別有洞天靠左,疊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徑,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於山頂,這就是“宜兩亭”。它踞於中園和西園分界的雲牆邊,亭基較高,六面置窗,窗格為梅花圖案。登上宜兩亭,可以俯瞰中部的山光水色。從中花園觀景,從層層遞進的景色展開後,宜兩亭突出於廊脊之上,使整箇中花園的景色變得綿延不盡,形成非常深遠的景觀空間,這是造園技巧上“鄰借”的典型範例。“宜兩”出自一個有趣的故事。唐代白居易曾與元宗簡結鄰而居,院落中有高大的柳樹探出圍牆,可為兩家共賞。白居易寫詩讚美道:“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以此來比喻鄰裡間的和睦相處。當年,拙政園的中園和西園分屬兩家所有,西園主人不建高樓,而改為堆山築亭。西家可以在亭中觀賞到他十分羨慕的中園景色,而中園主人在中花園亦可眺望亭閣高聳的一番情趣,借亭入景,豐富景觀,豈不妙哉!一亭宜兩家,添景更添情,就這樣,一句好詩,一段佳話,造就了一個妙亭,一道風景。
宜兩亭譯意:適宜於兩家共享春色之亭。
作者:款署“光緒二年(1876)仲冬月吉萼朱煜書於淞水寄壘”。
簡析:額名指出此亭借景之妙。亭在假山之上,亭東一帶雲牆,分隔中、西兩部。自亭不但可俯瞰西部的亭台樓閣,還可東眺中部的湖光山色。因取唐自居易《欲與元宗簡結鄰而居作詩以贈》詩“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句意,“隔牆送過鞦韆影”,觀賞者的眼光盡可突破圍牆的局限,盡收隔牆春色於眼底,這是巧借地勢,如計成所說的“窗戶虛鄰”,借外界廣大空間之“虛”。我們仿佛看到,牆垣沉睡於春色之中,垂楊飄綠,紅杏出牆,梨花送白,亭在覓花尋柳,春色兩家共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