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約

定約

定約是美國的一部喜劇電影,內容是介紹一部關於房屋買賣租賃和房地產經紀人的影片。

基本信息

影片介紹

◎譯名 定約

◎片名 ClosingEscrow

◎年代 2007

◎國家 美國

◎類別 喜劇

◎語言 英語

◎片長 94 Min

◎導演Armen Kaprelian

Kent G. Llewellyn

◎主演April Barnett... Tamika

Rob Brownstein ... Allen

Colleen Crabtree ... Mary

Andrew Friedman ... Tom

Wendi McLendon-Covey ... Hillary

Kirstin Pierce ... Kelly

Ryan Smith ... Richard

Bruce Thomas ... Peter

Patty Wortham... Dawn

CedricYarbrough... Bobby

Jillian Boyd... Mindy Watts (Listing Agent #5)

Cricket the Chihuahua ... Chihuahua

Gabe Estrada... Restaurant Manager

Brian Habicht ... Ernie

Samantha Holt ... Julie

Max ... Max the chihuahua

Leah Price ... Real estate agent

劇情梗概

一部關於房屋買賣租賃和房地產經紀人影片。三個奇怪的家庭為尋找一套合適的房子而各自神傷,雖然各自有代理人,但還是沒有找到令他們滿意的家。直到某天他們同時看上一套房子,這下可考驗了三對夫妻的婚姻以及房產經紀人的能力,三家互不相讓,由此發生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故事,最終誰會得到房子呢?

定約橋牌

以兩人為一對同伴而進行的牌戲的第四代。第一代是惠斯特,繼之是惠斯特橋牌,和競叫橋牌,而定約橋牌是第四代。定約橋牌與前三種牌戲的主要區別在於,只有叫牌所指定的額外墩數的墩分,才能用於計聳是否足夠一局,其餘任何贏墩的分數均不能作為此項計算之用。

定約人叫到並做成100分的墩分,則算做成一局,並成為有局方。成局定約有:3NT(第1墩40分,以後每墩30分);4副高級花色,H和S 每墩均為30分;5副低級花色,D 和C 每墩均為20分。叫牌中的最低一個叫牌是1C ,依次往上是1D、1H、1S、INT,照此類推直到7副花色或7NT。必須注意,副數較高的叫牌總是比副數較低的叫牌為高,雖然副數較低的叫牌的每一墩的墩分,可能比副數較高的叫牌的每一墩的墩分為高。定約可被加倍,以提高獎分和罰分。完成6副或7副定約時另有獎分,這兩種定約分別稱為小滿貫和大滿貫。

如果兩對同伴都是早先組成,則自然成為對抗的的雙方。否則就需要用切牌辦法來決定同伴;而第一個發牌人在這兩種情況下都要由切牌決定。兩對同伴分別自己兩兩相對坐在桌子的四方,並人為地用羅盤指向來表示座向,即南北與東西對抗。由發牌人左方的一個牌手洗牌,洗好後把牌交給發牌人,後者再把牌交給他右方的牌手切牌。一般使用兩副各為52張的撲克牌,由發牌人的同伴洗第二副牌,洗好後把牌放在他自己的右邊,打下一副牌時發牌人就由該處把牌拿起, 並送給上一副牌的發牌人切牌。發牌人按順時針方向輪流地每次發給每人一張牌,由第一張牌發給發牌人立方的牌手開始,直到發牌人得到最後,一張牌為止,這樣其餘3人都在發牌人之前先得到13 張牌。這時牌手開始看自己的牌,叫牌過程也隨之開始。

發牌人有權第一個叫牌,他可以開叫,也可以不叫。在叫牌期間,叫牌應按照統一的方式作出,例如:"不叫"、"1S"、"加倍"等等。對這種標準方式的任何改變,都是不正當的行為,此外任何特殊的手勢、說話、姿態或表情,也都是不正當的行為。叫牌一直進行到在一個叫牌、加倍或再加倍之後,有三個人連續不叫時即告結束。如果一副牌四人都未開叫,則這副牌作廢,由下一個發牌人另行發牌(在芝加哥橋牌中由原發牌人重新發牌)。叫牌結束後,兩同伴中最先叫出最後叫牌里的花色(或無將)的那二個人作為定約人(莊家)。這樣叫牌階段即行完成。

莊家左方的一個牌手有義務進行首攻。在他攻出一張牌後/莊家的同伴就把自己的牌全部牌面向上地攤放在桌上,他的所有牌張都由莊家來打。

打牌一共進行13墩,四人按順時針的正確順序各、打出一張牌構成1墩。在可能時每個牌手都必須打出攻牌人所攻出的花色,如果不可能時,他就可以打出任何其他花色的牌張。如果一墩牌中含有將牌。由最大的將牌贏得此墩。如果不含有將牌, 則由攻出的這個花色中的最大一張牌贏得此墩。每一墩牌的贏得者有權利和義務攻出下一墩牌。

莊家盡力設法完成其定約,也就是要贏得他的最後定約所指定的超過6墩的一定數目的牌墩數。如果他成功,就把他所得到的墩分記在橫線下方,而他可能得到的其他超額贏墩的分數或獎分等,則記在橫線上方。一對同伴所得墩分滿100分時就算做成一局.並成為有局方,接著開始打新的一局。一方先做成兩局,算是贏得一盤,並獲得獎分。

莊家如果未能完成定約,則他每宕1墩都由對方獲得一定分數,並記在橫線之上。如果在叫牌期間這個定約已被加倍或再加倍,則對方所得分數增加。

定約橋牌是從其前身競叫橋牌,通過美國的所謂"定約競叫"和法國子高牌戲兩種方

式演變出來的:在這兩種方式中已引人了只有定約指定的墩數才能得到墩分(用於計算成局)的辦法。但是直到1925年經過哈羅德·范德比爾特的設計和命名,才正式稱為定約橋牌。他在一次由洛杉礬到哈瓦那的海上旅途中,實際試驗和改進了定約橋牌的新的記分方法。在1925年以後的較早的時期中,記分方法雖然多次有過改變,但基本性質沒有改動。

范德比爾特的定約橋牌迅速吸引了大量牌手,但是在好幾年問都沒有正式的橋牌規則,並且在很多俱樂部中,競叫橋牌和定約橋牌都在進行。由美國紐約惠斯特俱樂部比賽委員會所提出的規則,可能是當時使用最廣的規則。這樣就使得早些時候的由R·F·福斯特和克尼克爾波克惠斯特俱樂部所訂立的規則,被紐約惠斯特俱樂提出的規則所代替。

在埃利·克柏森編輯的,於1929年10月出版的《橋牌世界》雜誌創刊號中,提出和公布了定約橋牌國際規則。緊接著美國、英格蘭和法國都派出了代表自己的委員會,經過會議決定,這個第一部定約橋牌國際規則於1932年11月生效施行。

1930年9月埃利·克柏森出版了他所著的《定約橋牌藍書》,此書當時十分暢銷,四年之內每年均修訂重版一次。是克柏森通過他的著作、他的為人、他的講學和他的組織、使得定約橋牌獲得廣泛流行,他對定約橋牌作出了巨大貢獻。由著名的1931年的克柏森-廉茨橋牌比賽,以及1930、1933和1934年的英美橋牌比賽所引起的國際上的注意,使得定約橋牌這一新的牌戲成變成了家喻戶曉的娛樂活動。雖然克柏森叫牌法是最早流行的定約橋牌叫牌方法,但此法已經過時,在它之後出現了為數極多的各種叫牌方法。以計點法為基礎的戈倫叫牌法,於1950年之後成為美國的標準叫牌法,但戈倫叫牌法是在克柏森所創立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