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微言

內容介紹

本書把北宋儒學復興的實質內涵歸結為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在理論創新與方法創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僅擺脫了意識形態的狹窄視野,建立了“大儒學”的概念,而且凸現了儒學的豐富內涵,促使學界對儒學的認識由內容單薄的心性之學或道德形上學轉而關注其所固有的文化歷史功能。 展讀全書,給人最大的感受是新人耳目,有新的思路,新的問題,新的看法,也有新的話語系統。與同類的著作相比較,作者的這種努力,可以說是為儒學研究開拓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介紹

盧國龍,男,1959年1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梅縣,198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分配到中國道教協會工作,承擔隋唐道教史研究任務。1988年調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次年受聘為助理研究員,1994年聘為副研究員,1999年聘為研究員。主要從事道教經史、思想及中國哲學史研究。已出版《道教知識百問》(今日中國出版社1989年)、《中國重玄學》(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郭象評傳》(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道教哲學》(華夏出版社1997年)、《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華夏出版社2001年版)等專著及論文數十篇。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家與道教文化中心主任。200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優秀青年”稱號,所著《道教哲學》獲“胡繩青年學術優秀成果哲學獎”。

作品目錄

緒論 政治變革中的北宋儒學復興
第一章 慶曆學術與慶曆新政
第一節 慶曆學術新氣象
第二節 師古與用今的理論思考
……
第二章 王安石“由是而之焉”的政治哲學
第一節 “祖宗不足法”的變革主張
……
第三章 王?“任理而不任情”的政治哲學
第一節 新學派中的《老》《莊》之學
……
第四章 張載“理一而分殊”的政治哲學
第一節 “名教可樂”問題
……
第五章 程顥程頤“體用一源”的政治哲學
第一節 警告危機 呼籲改革
第二節 對熙寧新法的批評
……
第六章 蘇軾蘇轍“推闡理勢”的政治哲學
第一節 蘇軾蘇轍的人格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