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定國

邦、國其實都是同一意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的治國,就是指治理邦國。自秦統一之後,中國基本上就沒有了分封的概念.所以天下就只剩下一“國”一“家”了,國家就等於天下了。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拼音: ān bāng dìng guó
解釋: 邦:泛指國家。使國家安定鞏固。
出處: ·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我本是安邦定國李存孝,今日個太平不用舊將軍。”
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我這劍要賣與烈士,大則安邦定國,小則禦侮捍身,您孩兒每識個什麼?”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使國家安定

成語例句

示例:
薦賢舉善是吾心,~訪知音。(·無名氏《伐晉興齊》第一折)
造出一根銀尖戟,~正乾坤。(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回)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話說大梁人范雎字叔,有談天說地之能,安邦定國之志。”
詞性:中性成語;古代成語
近義詞:安邦治國濟國安邦、治國安邦
反義詞:禍國殃民暴虐無道
英文:bring peace and stability to the country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